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孝武本纪 (第6/8页)
。到中山时,天气晴热,有黄云覆盖。有一麃经过,皇上亲自射获,就用它来祭祀。回到长安时,公卿大夫纷纷议论请求尊奉宝鼎。天子说:“近来黄河泛滥,已有好几年谷物收成不好,所以我巡视各地祭祀后土,为百姓祈求丰收。今年丰收了尚未报祭,鼎为什么出现呢?”主管官员都说:“听说从前太帝造一个神鼎,一表示一统,意思是天地万物归终于一。黄帝造三个宝鼎,象征天、地、人。大禹收集九州的金属,铸成九个鼎,这些鼎都曾经烹饪牲牢而祭祀上帝和鬼神。逢圣世鼎才出现,以后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社稷亡后,鼎就埋没隐藏而不见了。《周颂》所谓‘察看自堂上到门墙的祭器有否洗濯,检查自羊到牛的祭牲是否肥壮,审视大鼎和小鼎里外是否洁净,不喧哗,不傲慢,虔敬地祭祀,就能得到福禄和长寿’。现在鼎到了甘泉,光辉和润,有如飞龙变幻,承受的吉祥会无穷无尽。这与在中山时出现的黄白祥云相合,车盖上空的黄白云气,形如兽,实为祥瑞,又大弓四箭射中潏兽,都集中在祭坛下,为报谢天恩陈列丰盛的祭品。只有受命统治天下的帝王,才能心知天意,所做的事情合于上天的德行,这个鼎应进献于宗庙的祖先,藏于甘泉天帝之廷,以符合明显的瑞应。”天子下诏说:“可。” 往海中寻求蓬莱的人,都说蓬莱不远,而不能到达的原因,大概是因不曾看见岛上的云气,皇上于是派望气的官员观察云气出现。 这年秋天,皇上到雍县,将要举行郊祭。有人说“五帝是泰一的辅佐,应该立泰一祠,由皇上亲自郊祭”皇上迟疑不决。齐人公孙卿说:“今年得宝鼎,冬天辛已日初一早晨冬至,这和黄帝得宝鼎的时间相同。”卿有木简书,上面说:“黄帝得宝鼎于宛朐,问鬼臾区。区回答说:‘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在己西年初一早晨冬至,得到天象来纪元,它是终而复始的。’于是黄帝计算未来的日子,用算策推算朔望,以后大概每二十年得初一早晨冬至,总共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升天。”公孙卿想通过所忠的关系上奏皇上,但所忠看他的书荒诞不经,疑心是他胡乱写成的,婉言谢绝说:“关于宝鼎的事,早已解决了,这书还有什么用呢?”公孙卿又托皇上的宠爱小臣奏上,皇上大为喜悦,召见公孙卿询问。公孙卿回答说:“我从申功那里得到此书,他已经死了。”皇上问:“申功是什么人?”公孙卿说:“申功是齐人,和安期生有往来,亲受黄帝面教,这没有记载,只有这个鼎有记载。上面说:‘汉朝兴起,又相当于黄帝得鼎之际。汉代圣君应在高祖的孙子或曾孙。宝鼎出土时就能和神人交往,要举行封禅。以前封禅的有七十二王,只有黄帝能上泰山封禅。’申功说:汉皇帝也应上泰山封禅,上去封禅就能成仙升天。黄帝时有一万诸侯,神灵得封的占七千。天下名山有八座,而三座在蛮夷境内,五座在中国。中国的五座是华山、首山、太室、泰山和东莱山,都是黄帝时常游息和神仙相会的地方。黄帝一面作战一面学神仙的道术。恐怕百姓反对他的神仙之道,所以坚决斩杀反对鬼神的人。一百多岁后,才得与神仙相通。黄帝到雍县郊祀上帝,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号大鸿,死后葬在雍县,所以鸿家就是他的墓。以后黄帝在明廷迎接上万的神灵。明廷就是现在的甘泉。寒门就是现在的谷口。黄帝开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后,有垂着须髯的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后,群臣和后宫后妃跟着骑上龙的有七十余人,龙即飞上天去。其余的小臣不能上,都抓着龙须不放,龙须被拔落,黄帝的弓也掉下来。百姓们仰望着黄帝已经上天,就抱着弓和龙须号陶大哭,所以后世把那个地方叫做鼎湖,那张弓叫乌号。’”于是天子说:“唉!如果我能像黄帝那样,我看离开妻子像脱鞋一样容易。”于是拜公孙卿为郎官,叫他往东去,在太室山等候神仙。 皇上接着去雍县郊祀上帝,到了陇西,再西行登上空桐山,然后到甘泉。命祠官宽舒等筹建泰一祠坛,仿照薄忌泰一坛的形式,坛有三层。五帝坛环列在泰一坛的下面,各自依照它们所属方位,黄帝在西南,修筑八条鬼神通道。泰一所用的祭品,和雍地的一个畤相同,再加甜酒、枣子、干rou一类的东西,杀一头牦牛,作为俎豆牢具礼器中盛着的祭品,而五帝只有用俎豆盛着进献的祭品和甜酒,五帝坛下面四周的地方,连续祭礼随从的群神和北斗。祭毕后,剩余的供祭祀用的rou全部用柴焚烧。祭祀用的牛是白色的,鹿放在牛的肚中,猪又放在鹿的肚中,浸泡在水里。祭日用牛,祭月用羊或猪,只用一牲。祭祀泰一的司祭官员穿紫衣和绣花的衣服,祭祀五帝穿着每帝所代表的颜色的衣服,祭日穿赤色衣,祭月穿白色衣。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冬至,黎明时,天子开始郊祭泰一。早晨祭日,夜晚祭月,行拱手礼;而祭拜泰一则如同雍的郊祀礼。祭祀的祝词说:“上天开始将宝鼎神策授与皇帝,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终而复始,皇帝恭敬地拜见。”祭服是黄色的。祭祠时火炬排列满坛,坛旁放着烹炊用具。主管官员说“祠坛上有光芒”公卿们说“皇帝开始在云阳宫郊祀祭拜泰一,主管官员捧上六寸的大壁,献上肥壮的牛,供众神享用。那天夜晚有美丽的光彩,到了白天,有黄色云气上升,与天空连成一片”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说:“神灵显示的美丽的光彩,是保佑多福的征兆,应该在这光彩照耀的区域内建立泰畤坛,作为天降祥瑞的明显应验。命令太祝掌管秋天和腊月间祭祀。三年天子郊祭一次。” 这年秋天,为了征伐南越,向泰一祷告,用牡荆做旗柄,在长条形的旗子上画日月北斗飞龙,象征天一三星,为祭祀泰一的前导旗帜,称之为“灵旗”为兵事而祷告时,太史手捧灵旗指向所要征伐的国家。五利将军的使者不敢入海,往泰山祭祀,皇上派人暗中尾随检察,实际上没见到什么。五利谎称见到他的老师,他的方术已穷尽,多数不能应验。皇上于是杀了五利。 这年冬天,公孙卿在河南等候神灵,在缑氏城上看到仙人的脚印,有一种像野鸡的动物,在城上走来走去。天子亲自到缑氏城察看脚印。问公孙卿:“你该不会仿效文成、五利吧?”公孙卿说:“仙人不是有求于人主,而是人主有求于他。求仙人之道如果不稍为放宽延长些时日,神仙是不会来的。谈神仙这种事,事情好像很迂阔荒诞,要好几年的时间才可请来。”于是各郡国都修筑街道,修建宫观和名山上的神祠,期望天子驾临。 这年,已经消灭了南越,皇上的宠臣李延年以美妙的音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