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金追捕(渡过愤怒的河)熊 (第2/9页)
又小又圆、象冒火一样残酷的眼睛看看树上的幸吉,走了过去。 三个人跑回来后,追踪队立即从牧场出发了。但天色已晚,什么也看不见。直到第二天,才发现了保田的两条小腿。这正是对他徒劳无益的奔跑所做的报偿。 人们只好把他那鲜血淋漓的衣服,和两条小腿一起埋葬了。 猎友会的人在山上转了一个星期,也没有碰到那只金毛熊。 对于保田之死,幸吉并未感到有太大责任。值得谴责的倒是保田一味乱跑这种做法。对于那只把保田倒拖而去的熊,幸吉心中升起一股无比的愤恨。真是残忍的野兽!然而,幸吉还没有产生杀掉金毛熊讨还血债的想法。尽管年轻时他曾打过三只熊,但如今已不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了。 到了第二年冬天,熊的事已经被淡忘了。从那以后,也一直没再看见它。估计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十月份的最后一大,下了初雪。晚上,他从牧场回到家,发现房门破碎,雪花吹进了屋里。一股血腥味夹杂着熊的气味飘出门外。 幸吉大叫着冲进屋里。金毛熊几乎占据了整个外屋,直立着朝幸吉扑来。对于这双烈火般的眼睛,幸吉记忆犹新。他把挂在墙上的厚刃刀拿在手里,心里盘算着,即便打不过它,也要砍伤它的脸。然而不知为什么,金毛熊却撒下幸吉,一溜烟跑了。 幸吉向屋里只一瞥,立刻捂上了眼睛。老婆和女儿双双被咬死在地下,肚子都被吃掉了。女儿即将临月的肚子,只剩下了连着两条腿的骨盆。 当他拿着厚刃刀跑出来时,金毛熊早已消失在大雪之中。 幸吉从此离开了牧场,漫山遍野地去找金毛能。四年之间,他曾多次发现金毛熊的行踪,看到它的粪便、脚印、留在树上的爪痕以及金色的毛,但却一次也没碰上。金毛熊似乎知道幸吉在追踪它,本能地感到辛吉是个危险的对手,因而总是避开他。 枪固然使熊害怕,但顶多也不过是用村田枪。只要没击中要害,对那么个庞然大物是无所谓的。它会猛然反扑过来弄死对手,然后在自己的伤口上塞满草末,止住流血,这样很快就能长好。与其说金毛能怕枪,莫如说它更怕幸吉誓死报仇的坚定意志。也许事实正是如此。 幸吉做好精神准备,只要一碰上金毛熊,不惜端枪和它rou搏,不这样就没有把握打死它。金毛熊好象猜透了幸吉的心思,所以始终戒备。 那只金毛熊偏偏又袭击了牧场的真由美,幸吉内心深处极为震动。他似乎看到了熊把真由美从树上拽下来,剥去衣服,贪婪地吃掉的情景。只有恶魔才能如此残忍。 “我明天开始找它。越冬前,它要竭力寻找食物。错过这个机会,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碰上它啦。” “我也一块去,行吗?” 尽管着急,但看来目前一时跑不出去。呆在小窝棚里,莫如和老人出去找熊,还能分散一下忧虑。 “好吧。” 幸吉点点头。直到现在,他也不想去问杜丘为什么被警察追踪。 想到追踪能的幸吉和被警察困在山里的自己,杜丘感到北海道真是个残忍的地方。不,要说残忍,城市可能比金毛熊更残忍。它会在某一天,转瞬之间把一个人变成逃犯。老人追踪的熊,还能看到它的真面目!而在新宿的闹市上,悄悄地把符号般的外衣罩在杜丘身上的那个鬼怒的真面目,却仍掩藏在黑暗之中。 “可以吸烟吗?” 在神威岳山脚下的索埃马茨河谷休息时,杜丘间道。有许多动物,对香烟的气味很戒备。杜丘知道能、鹿、野猪都是这样。 看到老人点点头,他点着了一支烟。但只吸上两口就熄了。因为在这种地方,香烟是珍贵的东西。 “听说熊喜欢香烟味。” “熊喜欢香烟…” 杜丘刚要问,熊怎么会喜欢香烟,但又停住了。他忽然想起,曾在哪儿还听说过喜欢香烟的动物。当时自己还认为不可能。那是… “是猴子!” 杜丘竟脱口而出。他看看老人,老人正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北海道并没有猴子。 “啊,我想起来猴子吸烟的事。”杜丘苦笑了一下,脸上随即变得冰冷。 朝云忠志养的猴子… 杜丘忽然记起朝云死后,他妻子从乡下回来时那次谈话的情况。 “听说猴子常得病?”杜丘问。 “是的。很长时间以来就不喜欢吃东西,丈夫很担心,请兽医来看过。可什么病也没查出来,也许得了神轻衰弱。” 朝云节子还不到四十岁,戴着眼镜。 “是猴子得的那种神经衰弱吗?” “说是因为总挂着它,引起了荷尔蒙失调。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惟要在它旁边吸烟,它就使劲大口大口地呼吸,好象要把飘过来的烟抓住,吃进肚里去似的。虽然它不会吸烟…” “这真是怪事啊!”杜丘多少懂一些动物知识,他感到有些奇怪。猴子真的是要吸烟吗? “听说,上野动物园的猴子得神经衰弱时,都吃黄土或者揪别的猴子身上的毛吃。” “有这事。”杜丘确曾听人说过。 “因为我们没有孩子,所以丈夫就把猴子当成孩子,几乎是嘴对嘴地喂它香蕉什么的。它不吃东西,丈夫很担心,酒井来的时候,还问过他有没有什么好药呢…” “东邦制药公司的酒井吗?” “是的。” “那么,给药了吗?” “他想了好一阵。对猴子吸烟也没想出该怎么办。” “啊。你们家院子里蜘蛛网挺多啊…”杜丘一边抬头看着挂在树枝上的那些奇形怪状的蜘蛛网,一边随便问道。 “唉,”朝云节子也看看那些蜘蛛网“这是这两三天突然才有的。” “那位酒井和猴子熟悉吗?” “曾和猴子玩过两三次。好象猴子也和他熟了。” “你丈夫和酒井是…” “他是我丈夫到厚生省以后认识的,交往不太深。” “听说他昨晚在这儿呆到将近后半夜三点钟,知道是什么事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