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七辽朝纵谈 (第2/2页)
皇宫议事大殿。双方礼毕,刘通朗声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受宋国国主的委派,出使贵国,继续加强二国关系,同时商谈贸易事宜,请皇帝陛下圣裁。”宋向辽称臣纳贡,只能自称宋国国主,不能称为宋皇。辽天祚皇帝四十一岁,方脸朗目,眉毛浓密,胡须甚粗,神情略现憔悴。 辽皇:“你是宋国宫中待制刘通刘中明?” 刘通:“正是。” 辽皇:“你年纪甚轻,却能担任使节,朕看你少年老成哪。” 刘通:“多谢陛下夸奖。” 辽皇:“我大辽所提上半年交清今年的贡银,你朝可曾办妥?” 刘通:“正在办理。” 辽皇:“此事可要抓紧。” 刘通:“陛下的旨意,一定转告我主。” 辽皇:“二国加大互市的事情,你朝有何看法?” 刘通:“加大互市,对双方有利,那是好事。细节方面,还需深入探讨为宜。” 辽皇:“细节你跟朝中大臣去谈,朕跟你谈些别的。” 刘通:“请陛下明示。” 辽皇:“我大辽使节回来禀告,你对大辽事务知之甚深,见事明快,朕想问你,你对辽东女真如何看待?” 刘通:“陛下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辽皇一下来了精神,身子前倾,问道:“真话如何,假话如何?” 刘通:“真话听来逆耳,假话听来顺耳。” 辽皇:“真话、假话,你都说说。” 刘通:“我且斗胆言之。要是乐观的说法,辽国立足二百余年,根深叶茂,幅员辽阔,英雄辈出,女真偏远小族,一时竞起二心,有如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王师东向,逆贼不日授首,行将化为齑粉。此为顺耳之言,然实情并非完全如此,想必陛下心中亦有明断。” 辽皇:“你且说说实情如何。” 刘通:“辽国承平已久,战意比之开国初有所下降;辽东官吏,不察民情、不恤民意,激起民变,女真一族趁势作乱;该族原以狩猎为生,民风骠悍,善于骑射,一旦叛逆,不宜拾掇;酋长完颜阿骨打识得一些用兵之道,有一、二下蛮力,依附于他的辽东乱民恐怕还是有的。以我观之,平定女真之乱,乃是持久战,而非速决战,宜作长期的打算。” 辽皇忽地站起,满脸怒容:“贼子占我疆土,杀我臣民,恨不能早日将其碎尸万段。剿灭乱贼,宜早不宜迟!” 朝臣嗡声四起,耶律淳说道:“使节大人过于高看女真小贼,谅他山野小民,能成什么气候?” 耶律淳,五十四岁,辽兴宗之孙,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1122年他在耶律大石等人的拥立下,登上皇位,向金乞为附庸,可惜当年病故。 萧成贵说道:“女真祸乱辽东,系因前期将帅轻敌,不久必为王师扑灭。” 其余大臣或驳斥,或沉默;或愤慨,或沉思。陈韬见状有些着急,刘通心中笃定,视如不见。他们如此急躁,不听忠告,只有死得更快。 群臣声讨之际,却听殿外黄门长声宣道:“秋燕郡主求见。”话音还没落下,耶律秋燕已经闯进殿来。 她一边向辽皇行礼,一边说:“皇上,臣妹找皇上不到,只好来这里找了。” 天祚帝对她一向较厚,这几个月来,被她缠得没法,近来干脆避而不见。辽朝的封建礼制不如宋朝严重,辽人对女子并不象宋人那样看得低贱,辽国历史上也曾有太后、妃子执政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