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六江淮粮队 (第1/2页)
六六 江淮粮队 张遇率军顺江东下。丁进兵发寿春,出淮南(安徽淮南),下庐州(安徽合肥),约会张遇在江宁取齐,再夺真州(江苏仪征),而后进取镇江。 同年十二月,易州,西北军会议。吕将、岳飞、张克戬等人赴易州与会,北面的蔚州、南面的保州、东面的济南暂由徐徽言、姚雄、公孙胜代理军务。 刘通首先发言:“我军东征以来,战果显著。鹏举在山东也不负众望,打开了局面,粘住了完颜宗辅,让他进又进不了,走也走不了。粘罕的名字要改一改了,他那个金国左帅的位置要让鹏举来当才合适呵。”众人一笑,会场气氛轻松起来。 “金军吃了这么多亏,他们心有不甘。不久前,完颜晟在上京朝议,为了跟我们较劲,狠心割rou,全力笼络西域诸部,还跟臭老九抛眉眼,妄图动摇我西北根本之地,将东进河北的西北儿郎困在太行山以西、黄河以北。如何打破女真的图谋,继续光复大业,特请大伙前来商议。” 吕将:“女真从辽东搬兵,近期内燕京的金军还会增加,西夏李乾顺复聚重兵犯我疆界。康王也在蠢蠢欲动,只是眼下忙于招集人马,剿灭乱军,一时还缓不出手,必然先打我们粮道的主意。等他喘匀了气,就要举兵来犯了。” 岳飞:“现时有二件急务,一是挫败李乾顺的西夏军,二是筹措粮草,保障粮道通畅。” 刘锜:“唐大人(唐重)坐镇西线,以北、中、南三路应对夏军。吴统领(吴玠)固守熙河兰湟,老种经略(种师中)从北边九原(内蒙古包头)南下,威胁兴庆(宁夏银川),中路从延安、大同分兵西进池州(宁夏盐池),李乾顺无能为也。” 孙昂:“唐大人西进,河南叛军抑或康王遣一军从潼关而入,偷袭长安,何以挡之?种经略自九原南下,耶律大石会不会趁虚而入?” 岳飞:“康王势力所在,遍布乱军叛贼,没有个一年半载是理不清的,自顾眼前尚且为难,已无余力觊觎西北。河南的乱军乃乌合之众,我以偏师镇守潼关,足以挡之。耶律大石兵微将寡,还在荒野大漠招集残部,二、三年内不足为患。” 耶律大石此时还在蒙古高原和新疆一带游动,招揽鞑靼部落以及原辽国在西域的屯军和各藩部落。 吕将:“粮草运输,需有专门的护粮队,一支出海,一支从陆路下江淮,以购粮、护粮作旗号。康王部属若是不来捣乱便罢,要是缠夹不清,可得好好招待他们一下。” 刘通:“咱们有多少水军?” 岳飞:“梁山水泊有张荣的水军一千余人,莱州、胶州的海面各有水军七、八百人,水军共计二千余人。” 刘通:“张荣现任何职?” 岳飞:“现为水军统制,隶属晁盖。” 【史上,梁山起义遭到镇压后,流散的义军继续以梁山泊为据点,坚持战斗。金军南侵,中原沦陷,以张荣为首的水军,形成为一支强劲的抗金队伍。】 吕将:“江南原有一些水军,近期康王又在扩建,咱们那一丁点水军实在寒碜。来日对辽东作战,或下江南,都需借助水军之力。” 刘通:“当年孙刘联军以精锐水师击败曹cao大军,以弱胜强,水师功不可没。水军是争霸天下的利器,将来出东瀛,下西洋,扬我中华国威,传播中原文明,都离不开水军。自即日起,着手扩大水军建制,先组建五千人的水师,以张荣出任水军统领,购置舰船,招募船工、水手,一边训练水师,一边巡弋海道。火器优先供给水军,汪国机大人新近试制了一些火炮,虽说威力有限,但比起火箭来,却是强多了。” 众人交头接耳,都相见识一下这火炮是个啥样子。李逵:“元帅,俺也去当水军,那火炮俺先用用看。” 刘通:“你是铁牛,不是水牛,你会水么?” 李逵:“这个是不会,能不能先给我一点试用?” 刘通:“粮道是我们的生命线,现在火炮太少,必须先给水军使用。以后再造出火炮,第一个就给铁牛,怎么样?”李逵连声道好。 刘通:“凌统领。” 凌振:“末将在。” “你先去协助张荣训练水军,教他们火箭、火炮的用法,过一阵再回来,三个月够不够?” 凌振:“三个月紧了些,五六个月更稳当。” 刘通:“那就半年吧,半年之后回大营。”凌振应诺。 刘通续道:“晁盖、吴用领一万人南下,专门负责粮草军需。咱们再用半年的时间作准备,半年之内先解决中山、真定之敌,半年之后向燕京发起总攻。那时老九也该来了。” 张荣、凌振带着梁山的水军弟兄和火器营将士,出胶东,筹备水师去了。晁盖、吴用从征东军和岳飞的东路军中抽调人马,在徐州集结,而后南下江淮。 山东民众的抗争精神不亚于江浙摩尼教众,自徽宗朝以来,河朔之民对宋庭已经失去希望,各地的叛乱此起彼伏。以晁盖、吴用的山东士卒为前驱,此时南下与赵构争锋,是最佳选择。 晁盖进兵江淮,不久抵达宿迁城下。京东路宿迁守将不让过境,李民率众杀了城守,迎晁盖入城。【宋史本纪:1128年冬,京东贼李民诣行在(赵构行营)请降,王渊歼其众,留民为将。】 有李民作向导,晁盖领兵下淮安、高邮,楚州(淮安)守军不敢撄锋,让道而行,承州(高邮)守臣赵士瑗弃城而走。在义军配合下,晁部继续向扬州进发。 西北军南下江淮之际,赵构对江淮防御作了一些调整。金军既已北去,警报解除了,宗泽又年迈患病,遂以范讷为东京留守,杜充转任江宁留守,张琼、马忠出任扬州,分驻扬州、江都。另以王渊、张俊、韩世忠、钱盖、张所等人统合诸路兵马,以一部向长江一线移动,以其余征讨各地叛军。 淮北空虚而淮南坚实,是以晁盖孤军深入,却能直插扬州。越靠近长江,局势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