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3页)
真地表示自己不知情,想来是他的秘书自作主张了。 “算了,丧礼已过,说什么都来不及。” “她怎么死的?” “胃癌。大哥,你是不是知道…不,没事了。”想起方雅沁信上的交代,卫梁宣赶忙停止追问。 卫琉?P无语地凝视卫梁宣那憔悴的脸庞,在他解读起来,那是失去情人的痛。 他真的那么爱方雅沁吗? “既然没事,我要先上楼休息。”自从一个月前见到卫梁宣后,他满心都是他,可惜对方显然已不在乎了。 两人的交集中断这么久,卫梁宣怎可能继续爱着自己? “大哥,你还恨着雅沁吗?”他希望能让方雅沁不带遗憾地离开。 卫琉?P背对卫梁宣回答:“人都死了,还有什么恨不恨的?” “那你恨我吗?”卫梁宣又追问。 离开这么久,他不希冀卫琉?P心底还有他的存在,只是他仍抱持最后一丝希望。或许最自私的人是他吧!一直霸占着他对自己的好,却未曾设身处地为他着想。 恨?不恨? 卫琉?P很想说出自己的心声,却又担心会再度失去卫梁宣,这种患得患失的爱,他无法狠心切断,只好选择什么都不说。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影,卫梁宣晓得他犹豫了,因为既恨又爱,所以让他难以抉择是吗? 那么,他会替他做出决定的。 *** 隔天早上,卫琉?P下楼来时,卫梁宣则刚好把早餐准备好。 “因为前一阵子徐妈也忙累了,所以早餐一直都是由我自己负责。” 卫琉?P不语地吃着桌上的早餐,都是他爱吃的菜,看得出煮的人花了心思,但现在才表现不嫌做作吗? “我已经吃惯徐妈做的菜了。” 卫梁宣脸上毫无尴尬的表情,微微一笑。“我知道,不过徐妈说你很少回来,有时候一个月才回来一趟。或许你会认为她是你请回来的,但她终究是老人家,会怕寂寞的,公事不忙的话,你就多回来陪陪她和张伯吧!” 卫琉?P默默吃着早餐,心底却浮现不安。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你放心,我不算是卫家的人,自然没资格住在这里,待会儿就会离开。” 明明在商场上已练出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但才听见卫梁宣说要离开,卫琉?P猛然抬头,神情有一丝不悦。 卫梁宣却没看见,或许该说他是故意避开的吧,分离的时候总是特别伤感,如今他更能体会当时方雅沁为何不要有亲人送行:因为走的人痛苦,被留下来的人也难过。 “以前嘴巴硬,老是不爱承认心中已认定的事实,现在确实有几分后悔,不管将来如何演变,你跟爸永远都是我的家人,谢谢你们对我的好,我会永远记住。” 梁宣又要离开自己了吗?为何他就不能好好留在他身边?既然知道对不起他,为什么就不能学着补偿,而是一味地逃避? “我搭的是十点的飞机,所以…我该走了,那…”卫梁宣顿了顿,等着卫琉?P开口,但时间一分一秒流失,却仍不见有善意回应,他终于死心了。“你好好保重,再见了,大哥。” 最后一声大哥,也代表他们的关系将要结束。 卫琉?P默默不语,卫梁宣起身走到玄关处提起行李,转头又多看一眼后,穿上鞋子离开。 听见门开了又关上的声音,终于敲碎卫琉?P心底的防线。 他站起来冲至大门前,刚把门打开就看见卫梁宣仍站在门口。 那一瞬间,卫琉?P并不觉得难堪,而是觉得相当庆幸——因为卫梁宣还没走。 卫梁宣愣了愣,他没想到卫琉?P会冲出来,原本想敲门的手便放了下来。 “我知道我真的对你很抱歉,可在我走之前,仍想听听你的心里话,倘若你要我走,我会离开,只要你开口。”这是他最后一丝希望了。 如果可以,他愿意一辈子偿还卫琉?P的情,但他若不要,他也不能留下来。 “你欠我很多、很多。”卫琉?P眼眸藏着深情地说。 “我明白,也想补偿你。” “这辈子你还得完吗?” 卫琉?P问出这句话后便转身回到屋内,留下还站在门前的卫梁宣思索这句话的真实意义。 是留?是赶? 卫梁宣无法明白,于是他走进屋里,见到卫琉?P坐回饭桌前,正想开口追问时,卫琉?P早他一步回答。 “这个家只剩我们两个了,我不想再继续四分五裂下去。”这一句话道出卫琉?P心中的真正意思。 “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维持这个家吧!” 往后,他们就只是家人而已!卫梁宣有些哀伤地想。 *** 卫梁宣重新回到卫宅住,他不再以二少爷的身分自居,而是希望徐妈与张伯都将他当作晚辈就好。 早上,张伯会载卫琉?P去上班,卫梁宣则待在家里帮卫梁宣打扫屋子。 由于卫琉?P不喜欢有太多人在屋子里,因此只有聘用徐妈,但徐妈已五十多岁,卫梁宣为免她太过劳累都会帮着做事。 久而久之,徐妈就真的把他当作儿子。 “阿宣,最近我发觉先生比较会笑了呢!” 正在切菜的卫梁宣停下手,回头问:“有吗?”卫琉?P在他面前总是板着睑。 “连老张都这么说,他说先生坐车子的时候,不再专心看公文,有时候都会望着窗外露出傻笑呢!”徐妈眉开眼笑地说,她待在卫家也好几年了,多少也把他当成自己人看待。 傻笑?“喔。”卫梁宣没有亲眼见到,无法反驳徐妈的话,只好随便应了声。 假使卫琉?P真的有笑,却不在他面前表现,可见仍对他有顾虑,无法交出真心,若是如此,他亦无话可说。 “而且老张还说先生每天往返台北高雄上班,可能是因为你的缘故吧?既然十几年没见了,先生恐怕也惦记着兄弟感情,才会这样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