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软体发表会当天,纽约各大报纸的晚报上,纷纷以头版的报导,盛誉“管氏兄弟是“两个臭皮匠”胜过一个“比尔盖兹”、“新一代的科技新贵”等佳评如潮,一夕之间吸引了华尔街上的银行家们,争相登门投资。 夜半醒来,管星野再也睡不着了,也许是昨晚的龙舌兰不够烈,没有将他的脑神经完全麻痹掉,才会在这时候清醒得像一只猫头鹰般瞪着天花板出神。 老天有眼,当年他们兄弟俩自四川重庆踩着一双破鞋踏上飞机,飞往人们嘴里说的梦想国度——美国,凭藉着中国人耐cao耐磨的性格,半工半读又摸对了路子、挑对了行业,终于在白人的世界里尝到成功的甜美果实了。 多亏了老哥的废寝忘食的研发精神,当然自己与生俱来的行销头脑也多少有些贡献,这证明他不是只会装酷耍嘴皮子兼逗逗“meimei”游戏人间而已。 只是他没料想到平时谨言慎行的老哥,竟然会选在新产品发表会上当众宣布与流苏的喜讯,而他——居然事前完全不知情,就像现场的来宾和媒体一样听得目瞪口呆,同事们还以为他的表情是装出来的呢。 亏他们兄弟俩从小就共穿一条裤子长大,当然家里穷没钱买裤子也是原因之一,但是他是老哥唯一的、不可多得的、比孔融让梨还伟大的弟弟啊(因为孔融只是让颗梨子嘛,他让的可是个活生生的美娇娘哪),所以说不论从哪一条天文地理的角度分析,他都有权利比别人早几秒钟知道吧,而且老哥还在宣布之后,立即搂着美娇娘驱车离开会场,狂欢庆祝去了,留下他一人应付那些难搞的记者。 老哥明知道他最不喜欢和媒体打交道的,他非得打个电话去complain不可。 翻过身要去抓床头矮柜上的电话,才发现旁边竟然躺着一个女人,望着那张没有卸妆的花脸,他皱了眉,照例会在心里想着同一个问题。“她是谁?” 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该做的都做了,反正天亮之后,又是一日忙乱的开始,过了几天,谁也不会记得难,这就是典型的纽约都会男女。 横过女人的身体,终于抓到话筒,按了几个号码,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他猜想老哥和流苏狂欢了一夜,差不多也到家了吧。 老哥这个人就是比较死板,虽然身处西方世界,但他仍坚持中国传统的那一套婚嫁制度,绝不搞“同居”那档子事,说是这么做会对不起流苏的父亲,可他就不怕对不起流苏本人。 电话通了。“喂,你好,我是管星宇。”是答录机的留言。 “我是流苏。”没想到流苏的声音也出现在答录机里,充满幸福洋溢的声调。 “我们不在家。”又是哥的声音,两个人交替的甜蜜留言,真要嫉妒死纽约第一美男子的他。 流苏清亮甜美的嗓音,如夜莺鸟啭。“请在听到哔一声之后,留下您的芳名及电话。” 哥的声音浑厚低沉。“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络。” “拜拜!”两人异口同声,果然是“琴瑟和鸣” 流苏的声音已经进驻哥的家里了,看来她的等待可没有白费了,容易满足的她,此刻必然满是喜乐。看着她幸福,他就放心了。 对于一个感情无怨无悔付出的女子,那是她该得的。 “哇,老哥,你们这么甜蜜想腻死人啊!”他的玩世不恭和老哥的正经八百,刚好呈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性格,虽然有部分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流苏,你真要嫁给我哥那个老古板,想清楚一点,趁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对老哥他是打从心里崇拜与尊敬,但是要他恭恭敬敬、正正经经站在哥面前说:“哥,我好崇拜你啊!”这种恶心又rou麻的话,他就是说不出口。 “你们居然无视于我这个纽约第一美男子的存在,结婚的事也没无知会一声,害我当场吓得瞠目结舌,破坏美男子的形象,如果你们知错能改的话,记得物色一个超级美女当伴娘,最好是金发碧眼的,身材嘛,当然是嘿嘿!Youknowmytype,以弥补我的损失。”这样的话符合他在他们心目中的花花公子形象,一个四处猎艳的城市猎人。 来纽约这么些年了,他还是不习惯对着机器讲话,像个自言自语的呆子。 对方的答录机发出“哔”的一声长鸣,留言的时间结束了。 他拿下附在耳边的话筒望着,好像那话筒会跟他对话似的,半天没说半句话,才挂上,又躺回不知名的女人身边,希望能睡得着。 那端答录机的留言灯一闪一灭,屋外面突然传出一声轰然巨响,砰!两车相撞的声音,夜里听来格外惊心动魄。 原来是屋主开车要转进车库时,遭对面的来车拦腰猛撞,现场一片混乱,车子飞冲撞上车库旁的墙壁,破了个大窟窿,墙里的答录机摔得粉碎,留言灯也不再闪了。 住在隔壁的邻居老先生,闻声打开门,出来探望,一见街上车仰人翻,吓得大喊。“Oh,myGod!” 他虽然有点老眼昏花,但还认得被撞进屋墙内的那辆轿车,正是今晚电视新闻里才出现过的科技新贵,也是他的中国邻居啊。 急惶惶地穿过马路,两片嘴唇喃喃不断地道:Sir,areyouallright?” 惊见车内一男一女头破血流鲜血四溅,他拉高嗓门,对着站在家门口的老太太喊叫。“Call911!” 老太太转身冲进屋里要打电话时,坐在驾驶座旁的女孩,似乎想转动脖子探看身旁的人,然而终究无能为力,双唇微张地吐出两个字。““包”…“子”…”便断气了。 同一时间。台湾。 放学时分,一所私立双语幼稚园门口,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了,只剩下读大班的小杰背着偌大书包,黄色的棒球帽前后反戴着,满脸懊恼地蹲坐在楼梯上,等着那个不准自己的儿子叫她妈咪的妈咪来接他回家。 一位外籍男老师走过来,cao着怪腔怪调的中文说道:“小姐(杰),这摸(么)完(晚)了,你害(还)不匪(回)家?” 若不是在课堂上听习惯了外籍老师的怪怪国语,小杰可能会以为老师是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