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5页)
第七章 早晨上班,桌子上一摞报纸、简报之类,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味儿。通过阅读这些东西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是市委秘书的必修课。黄一平习惯于先看内部简报,后看那些公开发行的日报、晚报、都市报。市府办主编的《信息简报》上,一则简讯吸引了黄一平的注意:昨天深夜十一时,市郊国道与省道交界北侧200米处,突发一起汽车自燃事故,一辆海北县牌号尾数为623的出租车当场爆燃,烧得面目全非,烧死二人、伤一人。 看到这则消息,黄一平忽然想起三四个月前,他和组织部长贾大雄赴海北处置检察长选举事宜,听说的出租车司机群体罢工事件。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联系?正思量间,手机响了,是汪若虹表弟的声音:“姐夫,我曾经说过的吧,海北出租汽车的事情不解决,迟早会出大事!你看,现在出事了吧?” 电话那边声音很嘈杂。黄一平问:“你在哪里打电话?怎么这么吵?”“我们在县委门口罢工,这里几个大门全被出租车堵死了。”表弟说。很显然,他作为海北县城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也是罢工者之一。 “那你还给我打电话?”黄一平立即警觉,且神经质般地赶紧关上办公室门。“放心吧,我没有那么傻,他们不知道我在和谁讲话。”表弟说罢,匆匆挂了电话。 事实上,有关出租汽车质量的问题,黄一平没少听表弟说过。过去好多年,海北城乡的出租汽车,品牌、型号很杂,面包车、轿车兼有,外观五颜六色,噪音、尾气污染也很严重。三年前,为了创建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制淘汰、更新这些出租车,累计大概400辆左右。新的出租汽车,按照节能、环保、美观的标准,由县交通局统一采购并设计、装饰,用的是某国产品牌,全套手续办妥大约17万元一辆。根据当初交通局领导的许诺,这批车本来说好是进口发动机,品牌空调、音响。结果,等到办好手续拿到车,有懂行的司机才发现,发动机变成了完全国产的,空调、音响等也是来路不明的杂牌货。为此,有的司机认命,有的司机则不服上访。一年多前,因为少数车辆出现发动机漏油,声音很大,县里为了息事宁人,责令县交通局从有关专项收费中拿出一千万元,每车补贴两万多元。昨夜的这个自燃事故,却将事态推向了高xdx潮。 不一会儿,廖志国的脚步声从电梯口传来。黄一平马上起身迎了出去。“怎么样,北边情况如何?”廖志国情绪很好。很显然,他也知道了海北的事情。黄一平赶紧把刚刚掌握的情况择要说了。“难道真是少数司机寻衅滋事?难道只是一次普通的汽车自燃事件?这背后难道只是正常的产品质量问题?唔?”廖志国盯着黄一平,连发几个问号。 黄一平岂能不明白书记问号背后的深意,马上将平时掌握的相关信息,包括表弟陆续提供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廖志国。黄一平说:“按照于树奎的脾气秉性,此事一定有相当的难言之隐,他才会如此隐忍与遮掩。以此推断,若是真有幕后黑洞,估计不仅与县里领导有直接关系,说不定还会牵扯到上层。否则,一年多前,县里何以会责令交通局拿出一千万来补偿?”“继续说!”廖志国看黄一平欲言又止,鼓励道。 “过去这件事一直被海北方面捂着盖着,市里也不好直接插手过问。现在既然已经酿成重大伤亡事件,事发地又在市区,那就由不得他们了。不过,这件事的背景到底有多深现在还不清楚,万一要是查出的黑洞太大太深,弄得不可收拾了,就很难办。何况,离党代会还有半年多时间,保持基本面的稳定应当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黄一平说。 “查!一定要查!于树奎现在相当嚣张,不收拾到位了势必影响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影响阳城大局的稳定。你刚才说的那个幕后黑洞,倒是值得关注。唉,两难啊!”廖志国叹息道。沉默了一会儿,黄一平揣摩廖志国确实是陷入了两难,这才和盘端出刚刚想到的一条妙计,当即博得书记的喝彩:“好!就这样办!一切由你全权负责。你办事,我放心。” 按照黄一平的计策,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这个调查组的诡异之处在于,表面上看是以处理汽车自燃事故的名义,成员却不单纯是公安交警、汽车质量检测专家,而是抽调了市委纪委审理室、检察院反贪局、公安局经侦支队的精干办案人员;主管者也不是公安、交通、安监这类职能部门,而是纪检委与政法委共同负责,且由政法委书记朱玉、纪检委书记何长来、副秘书长黄一平组成了临时领导班子,具体事务则由黄一平统管。 很快,调查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发生自燃事故的汽车,是由于发动机漏油所致。经查,海北县购置的这批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有程度不同的漏油现象。包括这起自燃事件,同批车辆已经发生过五六次火险,其余所幸发现、扑救及时,才未酿成大祸。经销这批汽车的企业,是在N省城注册登记的东方贸易公司。调查人员上门了解情况,遭到拒绝,且对方态度相当傲慢。无奈,只好折返回来,从当初经办的海北县交通局副局长任潮涌处入手。 任潮涌进了办案点,起初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等到朱玉、何长来两位市委常委露了面,这才感到来头不小,于是悉数交代经办情形:三年前,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更换出租车,任潮涌时任局长助理,奉命协助局长吴少红主办此事。当时,不少出租公司老总和司机提出,应当由各个公司及车主自行选择车型。而按照吴少红和任潮涌的想法,即便统一车型也应实行招标采购,允许多家供应商参与竞争。可是,县领导找到吴少红,交代必须购买东方公司的车辆,且不得在价格方面过于计较。同时据说领导还再三叮嘱,要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至于是怎样的政治任务,吴少红未吐一字。于是,任潮涌受吴少红委托,前去东方公司谈判,甚至连样车都没有认真看,就匆匆签订了合同。事后,东方公司给任潮涌的银行卡上打了两百万元现金,说是回扣。他拒绝未果,马上报告了吴少红,并按后者吩咐,将其中一百万分给了几家出租公司老总,另外一百万作了内部处理。任潮涌办成了这件事,很快就被提拔为交通局副局长,是县委书记于树奎亲自找他谈的话。 而一百万用作“内部处理”的具体情况,办案人员没有问,只是令他写出一份名单,单独交给了黄一平。看了任潮涌列出的名单,黄一平心里一惊,当即以最快的速度向廖书记作了汇报,随后放进了专用保险箱。 于树奎发疯一般寻找着黄一平,甚至动用秘密手段查询了全国所有的进出口岸。 自从主办海北汽车一案后,黄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