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游侠列传椎二 (第3/4页)
我只是为失去的少女时代感到有点惆怅,今后我是个妇人了,成为一个妇人,没想到是这个滋味。” 她的语气很淡漠,张良急急道:“垢姑!我是情不自禁,不过你放心,我绝不负你。” 薛天垢又婉媚地笑了,笑中又有一种撩人的媚态,低声道:“我不怪你,相反地还很感激你,你使我领略到一个女子生命中真正的意义,难怪有人说,只羡鸳鸯不羡仙,确是有道理的,张大哥!你要不要我?” 张良忙道:“这是什么话,我怎么会不要你。” 薛天垢道:“你要我,天涯海角,我都会跟着你去,你不要我,我就从此遁入深山,找那个方士去。” 张良道:“要!一定要!我在客中,家破国亡,我不能像以前那样择吉迎娶,但我们可以简单地举行一个仪式,确定我们夫妇的名份后,我们就生活在一起。” 薛天垢道:“好!等母亲回来,我们禀明她老人家之后,我就跟你走,跟你到任何地方去。” 张良道:“伯母会答应吗?” “会的!母亲最重节cao,女子从一而终,我已经把身子给你了,她再也不会叫我另事的,你放心好了。” 张良沉吟片刻道:“这不太好吧,伯母是很注重礼仪的人,她对我这种轻薄的行为会谅解吗?” 薛天垢道:“会的!她对我的终身从不予干涉,几年前她就说过了只要我能找到归宿,就可以自己作主,她自己也是个修道的人,需要找她自己的归宿,完全是我跟哥哥把她拖住了,否则她早就远离人世了。” 张良像记起什么似的一拍头道:“对了,垢姑,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了,对你家的事我更该尽心,我们该快点去把你哥哥救出来,他现在也是我的哥哥了。” 薛天垢道:“这一定要等母亲回来。” 话才说完,宅后有人冷冷地接口道:“我已经回来了。” 那是薛夫人的声音,两个人都吓了一跳,薛夫人的声吾又道:“天垢!穿好衣服,到后面来。” 薛天垢匆匆地披上衣服,到后面去了,张良也匆忙地穿好衣服,心里却像十五个吊桶在打水,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等他穿上了衣服,薛夫人进来了,脸上却没有愠色,也没有怒色,只是冷板板地没有表情。 张良十分惶恐地跪了下去道:“小侄该死。” 薛夫人伸手将他扶了起来道:“不必如此,这是孽,也是缘,我知道会有此日,才出去给你们一个机会,只是我忘了关照你一句话,误了天垢的道基,你过来!靠着火,此刻你可受不得风寒,别冻坏了身子。” 语气中充满了慈爱与关切,张良只觉得一阵惭愧,不敢望她的脸,只是低头下拜道: “小侄绝不负垢姑,只望您老人家答应我们,立刻成礼正名。” 薛夫人轻轻一叹道:“不必!张郎!你们今日之缘早有天定,无须拘于形式,虽然你误了她的仙业,但那是她的命,怪不得谁,你是富贵中人,将来仍有一番遇合与不世的事业,可是天垢却不能帮你什么忙,她与尘世无缘,张郎,如果你有心,别贪恋富贵,功成身退,四十年后,仍有相见之日,否则,你是你,她是她,权作春梦一场,各证各的缘,在这四十年中,你可以娶妻生子,不必把天垢放在心上,你们的缘份,要在四十年后。” 张良忙道:“伯母!小侄誓她不娶。” 薛夫人忙叱道:“胡说!那就更增天垢的罪过了,张氏门中仅剩你一人,生儿传宗,她是无能为力,天下没有不忠的神仙,你不能害她。” 张良一怔道:“伯母的玄机太深,小侄不明白。” 薛夫人一叹道:“你不会明白的,天垢生具道骨,仙业有望,只是必须经过一次合体之缘,消去魔劫,她生来就冷漠,不容易动心的,虽与人合体,只要不动心,不坏元贞,反能助其元贞稳固,没想到你竟能使她动了心。” 这些道家的法语,张良听来只有一知半解,但薛夫人也不多作解释,只是道:“你的根骨也是吾道中人,只是你的煞气太重,必须在红尘中历练一番,才能使道心坚定,但愿你不忘根本,将来仍有重聚之日,现在你休息一下,明日一早就叫天垢送你上路,我有一封信给你带去,见到天异,把信交给他,他就会跟你走了。” 张良喜出望外,脱口道:“伯母都知道了?” 说完又觉得不安,因为要利用薛天异做刺客去行刺秦王的事,只是他心中的一个计划,并没有对谁说过。 但薛夫人那一双明澈的眸子,却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中的思想,微微一笑道:“我当然知道,你到东夷的目的,你的计划,没一椿能瞒得过我,那天你在雪地中为群狼所困,我本待不理,听任你葬身狼腹,或许会改变一切,但天垢忍不住冲了出去,可见人力是无法逆天的呀。” 张良为之一凛,没想到心里的事,被人一览无遗,看来这个老妇人确有神通,忍不住又拜道:“请伯母指示迷津,小侄的计划是否行得通。” 薛夫人道:“秦王暴虐,必无善终,强秦必亡,但尚非其时,对未来的事,我只有用句预言,你记住了,将来如有应验,你就知道对自己的取舍了,亡秦刘楚,灭秦者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记住这十六个字,你可能会明白世上没有不朽的霸业,没有百世的富贵,庶几来归。” 张良愕然道:“小侄问的是眼前的计划。” 薛夫人笑道:“这个计划只问该不该行,不必问它是否会成功,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必须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百丈高楼,虽然加上最后一尺才算完工,但没有以前的九百九十九尺,那一尺仍是一尺,你该明白了吗?” 张良道:“小侄愚昧,小侄不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