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 (第1/2页)
第一折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 大唐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初春 一 青城跟随侍女灵珰穿过汝阳王府广阔的后庭。隔着淡烟漠漠的春水和碧意深深的古木,衬着油画般绚烂的苍穹,夕照中的一楼一台都因为她的存在而传递出脉脉情意。“你住在哪一处呢?真希望能遇见你。”青城的心绪难以言说,欣悦里夹着淡淡的伤感。 灵珰卷起帘子“先生请进,阿家在里面呢。” 宫禁中称呼公主为“阿家”,青城清楚这规矩,他的呼吸急促起来。那么,从马上摔下来的不是汝阳王,而是她了,汝阳王的女儿永乐公主!他望向内室,视线却被一架六曲屏风阻住。贴嵌在螺钿漆屏上的夜光贝和金银片镶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洛神赋图,在夕阳下闪着滟滟的珠光。青城的心像曹子建一样怦然而动“我,也要见到我的洛神了。” 屏风后响起一个柔而脆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怡然还穿着浅紫色的骑马服,斜靠在大方枕上。她的发髻解开了,云一般铺满了卧榻。青城低头不敢看她,只怕自己克制不住拥抱她的念头。“公主哪里受伤了?”自觉声音发抖,不知是痛惜还是狂喜。 灵珰横了他一眼。这是哪儿来的野小子?太医署一个从九品的按摩师,见到公主却不懂行礼。 怡然不知他的失礼,合着眼道:“左脚脚踝。” 灵珰慢慢褪下怡然的罗袜,心中隐隐觉得不妥。太医署怎么派了这样年轻的按摩师来啊? 青城用目光爱抚着她赤裸的脚,只觉热血直冲头顶,耳中轰然作响。真美啊!从不接触阳光的皮肤并不苍白,而是羊脂玉一样光润的莹白,透出淡蓝色的静脉血管。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她脚踝上……这样柔滑这样美好的触感,他幻想过无数次,却都抵不过这一刻。他握着她盈盈不堪一握的脚踝,再难释手。 灵珰急躁地催促:“阿家的伤到底如何?请快点治疗吧。” “是扭伤,需要正骨,非常痛,公主受得了吗?” 太医的声音低沉而悦耳,像幽远的音乐。怡然睁开眼睛,心忽然一颤。他的眼中有火烈烈燃烧,灼人皮肤,这使她觉得被冒犯。小公主恼了“你必须给我治好,不准有一点痛。” "痛是免不了的。" 她撇撇嘴“你不是太医吗?” 说话间,他的手突然加力,喀的一声,错位的骨接上了。怡然居然忍住没叫,——身为皇族的一份子,坚忍是生存的第一要件。她面色发白,遍体冷汗,却哼都没哼一声。青城并不吃惊,自从两年前在西明寺一见,他就用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和手段来追寻她、了解她。他知道,这位以温和柔润著称的皇族之花,其实有着最强硬的个性、最暴烈的脾气。 青城在伤处敷上药膏,娴熟地用白布缠好。这是他从少林寺带来的伤药,宫中的灵药也比不上。脚踝上一阵冰凉,痛楚渐轻,怡然缓过一口气来,愠怒地道:“你这个笨太医,弄得我痛死了。” 青城微笑不答。晚风送来春夜的芬芳,暗香浮动,玉人在侧,他怎么说得出话来。 怡然惑于青城坦然自信的态度,不禁偏过头来打量他。浅褐色的肌肤,漆黑的头发,脸部轮廓很深,眼睛就像秋日又高又蓝的天空。“咦,你是胡人啊?” “我父亲是嵩山的和尚,我母亲是波斯舞姬。”青城说这话时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惭。事实本就如此,没什么不能启齿的。 “你的眼睛很好看,像你mama吧?我喜欢这种颜色的眼睛。”说这话并不是要挑逗他,她还不太懂得男女情事呢。 青城的欲望像火山岩浆一样快要喷发,却因她清清淡淡的一句话而冷却下来。她说话时的表情、声调有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让他的人像穿行在月夜,既心醉神迷,又清凉安静。 一位二十六七岁的青年风似的冲了进来,手里还握着马鞭,汗透重衣,是从远处赶回来的。“阿九,你没事儿吧?”正是汝阳王的内侄,齐国公崔宗之。 “只是扭伤,哥哥别担心。” 宗之轻轻抚摸着她头发“没事儿就好。”他转过头,斜睨青城“这是谁?杵在这里干什么?” 灵珰嗫嚅道:“回五郎,他是……是太医署的按摩师。” 宗之瞅瞅meimei的脚踝,瞅瞅青城,深吸了口气“你让他给你包扎?”他背着怡然,不让她看到他眼角眉梢藏不住的怒意。 怡然觉出了哥哥的不高兴,困惑地扬着眉“他弄得很好啊,我现在已经不太痛了。” “灵珰,带他走。”宗之不耐烦地挥挥手。 青城转身离开,记起了宫里的流言:齐国公对永乐公主的爱是异乎寻常的。是啊,哥哥疼meimei怎么会到这种程度?他眼中的暴怒和狂妒,确实是太异乎寻常了。 怡然不安地道:“哥哥你怎么了?你脸色很难看呢。” 宗之蹙着眉“我没事,你没事我就没事。” “哥哥……”怡然心底涌起恬淡的喜悦,像童年时的怡然一样,拉着哥哥的手贴在自己面颊上。宗之的手一颤,似乎想缩回来。他凝望着她,终于,像少年时的宗之一样,拍了拍她面颊。他的手指在她雁翎般的乌眉上轻轻滑过。在他手指滑过她唇畔时,她微一偏头,咬着了他。这本是小时候常玩的游戏,他每次都躲了过去,等她恼了,又来哄她,这次竟让她得逞了。怡然愣了一下,脸上笑吟吟地忽如春花怒放“宗之哥哥今天钝钝的。” 啊,她那么开心。宗之低下头看着自己食指,指上牙印宛然。 指上的牙印终有一刻会褪去,心上的印子呢? 二 平康坊东北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