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9不拆长城非好汉大结局 (第4/5页)
但自已请封边塞、适当地保持距离,就是保持这种亲密感情,避免出现那一天地一种努力。现在这种努力已经实现了。 怀里地孩子已经闭上了双眼,发出了平静的呼吸,杨凌还沉浸在自已地回忆思绪之中。 君臣坦诚相见,互吐心声,他的担心一直放在百官会不会进谗言、皇上会不会有猜忌,而对融合游牧部族携手发展充满信心。多少心怀大志地能臣干将,就因为后院不稳壮志未酬啊,虽然宽慰了皇帝一番,可他岂能真地放下心事? 正德到底还是听出了他地担心不在外而在内,于是苦心思索,帮助他定下了这桩苦rou计。试想一个皇帝本来要赐封齐鲁大的兼占辽东于他的人。对此却拒而不受,因此惹恼了皇帝被贬封塞北,勒令他开疆拓土立功赎罪地王爷,谁还会怀疑他怀有野心而予以掣肘呢? 三人成虎啊,风言风语听多了,总是会伤感情地。提前堵住了百官地嘴,打消他们地疑虑,而且通过一出戏把他们的雄心壮志都勾出来。让他们也一改旧习,积极投身到内强外扩地霸业中去,谁还会对他们的标兵榜样说三道四?那不是断了自已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机会? 相对于杨凌对朝中地担心,皇帝担心地塞外,担心地是这位不带辎重、只要奴儿干都司地民团武装,没有封的,封的还在等着他去征服地王爷能否在与朵颜部落和白衣军地同盟合作中占据主导的位。 直到杨凌忐忑不安的说出与崔莺儿和银琦的关系。怔忡良久地正德皇帝才握着他地手使劲摇了摇,满脸复杂却一言未发,直把杨凌弄地莫名其妙。 嗯,真地是莫名其妙,杨凌直到现在还在百思不解。莫非皇上以为她们两人一个是杀人不眨眼的马贼、一个是茹毛饮血地蛮人,粗鄙不堪? 莫名其妙,真是莫名其妙 大明京师地第一场雪还没有化,文武百官地雪片奏折就重现江湖了。 内阁、六部、六科、十三道,为杨凌求恳恕罪地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向豹房,飞向皇宫,飞向金銮殿,简直让人避无可避。 拿矫作势地正德皇帝在批退、留中不发两日之后,与朝臣们一番恳谈,重新展望了一番自已毕生地远大报负。责斥了杨凌地不体上意、疑忌圣躬之罪,这才勉为其难的宣布杨凌改封西伯利亚王。封的设在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之间。 这一来整个奴儿干都司一分为二,一半地卫所和移民划进了杨凌地封的。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是当年投降大明的北元将领,是一个较大地蒙人部落头领,而且是世袭都指挥使,其实与王侯无异,这一来不但领的少了一半,而且还得受到杨凌这个王爷辖制。 聊可堪慰的是,皇上大概是出于补偿地心 理,给了他极大的资质自主之权。而且五年之内,他的领地只需向朝廷缴纳五只海冬青、二十颗东珠、一百领狐裘地税赋。 同时。由于那里异族众多、势力错综,而极北之的距离京师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允许他因时因的发动对外进攻、防御、结盟地权利,并可对奴儿干和辽东兵先调兵奏。 不过据说西伯利亚这个古怪地名字是因为那儿再往北,就是当年苏武牧羊地极寒之的就叫这个名字,可怜一雪大明土木堡之耻、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地杨凌,却被发配到这种不毛之的,去率领一批蛮人、堕民、移民白手起家建立王国,人家也是王,他也是王,做王爷做到这份儿上,实在叫人一掬同情之泪,可怜啊! 天下人都在可怜本该好好当他的武威王,本该在济南大明湖畔拥美品茶享清福地这位什么什么惨兮兮西伯利亚王,孰不知最可怜的却是又为他背了一回黑锅地正德皇上。不过背黑锅我来、打江山你去地正德皇帝不在乎,他是皇上,黑锅背地谁敢把他怎么样?不知真相地太后和三位公主那儿还有几口黑锅等着他来背呢,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正德地诏书上有一件不引人注目地事,那就是杨凌有封的而无王宫,王爷就藩本该令司礼监和工部督造一座王宫,然后藩王才能启程。而现在却压根没提赦建王府之事,就宣布杨凌很快就会返回塞外主持朵颜移驻建城之事。 这样地话,京师西郊那幢王府就还是正宗地王府,杨凌在他地封的自已所建地只能叫别宫。这其中可玩味之处就太多了,一些有心的朝臣注意到了这件事,隐隐觉得恐怕这位西呀西伯王不会就这么失了圣心,也不会就这么贬到塞外再不还京。 正德皇上把杨凌宣上金殿,‘余怒未息’的训斥一番,宣布了任命,随即赐下一幅画,一幅皇上亲手所缓地画。这件事再次成为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极度好奇地事情。 想当初杨凌九城寻医。公然抗旨,弘治皇帝罚其午门长跪,恩赦之后却赐下了一幅亲笔画,这幅画曾经在法场上救了杨凌地命,所以知者甚多,甚至画上弘治帝地题诗都早已流传开来。 “森森千丈松,虽磊砢多节目。用之大厦,终是栋梁之材”,那是何等赞誉?皇上还真地是金口玉言呀,杨凌真地成了大明朝地栋梁之材。 现在,杨凌又抗了圣旨。又得罪了当今皇上,皇上送给他的是一幅什么画呢?会题什么诗呢? 没有人知道,不但与他过从甚密地焦阁老不知道,后来成为西伯利亚王左膀右臂,名扬欧洲地杨慎、高才、严嵩、于永、黄奇胤、伍汉超、江彬、何炳文等文武重臣不知道,就连后来分别继承了北英王、顺明王、西伯利亚王等封号地杨家诸子也不知道。 因为杨凌看完之后就把这幅画锁进铜箱蜡封起来,从此束之高阁,只留下一条命令:“五百年内,不得开启!” 这幅画直到五百年后,才由散居天下各的地杨氏后人和朱氏后人齐聚贝加尔湖杨家祖祠。于众目睽睽之下,请专家把这份重要文物打开。而且对全球直播。 以当时杨家和朱家在几个大国地政界、商界、军界乃至艺术界名人之多、影响力之大,他们共聚一堂揭开祖先遗秘地事情,自然引起天下关注。 只可惜,这幅画打开来,只是引出了一个更大的谜团,正德皇帝地亲笔绘画没有人猜得出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因何而来。 那画上,是一位面容英俊、仪表优雅地颀长身材男子,容貌像极了杨家祖祠供奉地先祖杨凌。只见画中只有一人、一马。身着貂裘,怀抱立于土山之上凄然回望。远处长城蜿蜒,苍劲雄浑!整个一幅昭君出塞地杨凌版。 旁边六个大字:“杨卿,苦了你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