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汇聚白于山下 (第2/5页)
败回之后,刘世泽开始感到情势严重,有点心慌了,但因自恃功深力厚,足以傲视武林,故仍强自镇静,极力准备中秋之会。 希望在这一役中,能将各正派制服,收为己用,并将应清华一举击杀,红星教才可安如磐石。 因此,在这中秋将届的时候,红星教更形紧张,各分堂主的主要人物都率众赶返白于山,做缜密的准备。 “我帝崖”上顿成热闹,像是迎接中秋佳节。 但暗地里却紧张万分,正酝酿着空前的情势。 刘世泽和一般老魔头天天在密室商讨,布置安排各种毒辣的计划,以图一举成功,除尽正派高手。这些老魔头们,除刘世泽外,都曾经身受应清华的教训,知道对方的厉害,每次负伤回山,总要花费一段时光疗伤解xue,恢复功力。 所以对这中秋之会,均将希望奇托在刘世泽身上,只愿刘世泽能制住应清华,其他各门派的人,便不放在他们心上。 但“黑水飞魔”和“辣手人魔”的身死,也使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严重的威胁,他们预想到这次再与应清华相逢,如果教主仍无法获胜,则红星教即要瓦解冰消。 故这些魔头们,虽在极力地想法子,谋害应清华等,但在心灵‘深处,仍不时感到恐惧,好像掠过一层死亡的阴影。 中秋前两天,在白于山南面的白家湾,已到了不少正派的武林人物。 首先到达的,是武当的一清道长,率领灵清等十余人。 接着是少林的静修大师和昆仑的紫气真人,各率门徒十余位,先后进镇。找寻寺院道观,安顿食宿。 他们都是武林大团结的发起人,所以对这中秋之会,更表现得热心踊跃,提前赶来,为同道安排各项事宜。 三派掌门人商议一番,便吩咐门人四出找寻宽大的房舍,以充各派的聚会场所,并严禁门人与红星教徒发生冲突。 因为这白家湾距离白于山很近,一切都在红星教监视之下,若不忍耐一点,随时都有与该教徒众交手的可能。 甚至引起那些魔头发狠,不顾武林规矩,先来个会前袭击,各派人士便要先吃大亏,无法抵抗,遭受无妄之灾。 更会促成“小不忍,则乱不谋”之局。 在中秋前一天,各派相继到达,各将徒众安置在附近旅舍外,掌门人都聚在一所大厦中。 这大厦是镇上唯一的宽大建筑,除了有一层楼房大厅外,还有不少厢房,主人一家均在定边城内,经营药材生意,此处只留下一对老家人看守门户。 经过一番交涉,才答应暂时租借数天。 住在此屋的人,是武当少林昆仑华山,和青城峨嵋乞帮江淮帮等掌门人,也还住有少数随侍弟子。 可是,应清华和酒仙等足以和红星教魔头争衡的人,一个也未出现,若以目前的实力而论,各正派仍似端午之会一样,如卵撞石,不堪敌方一击的。 所以各派掌门人,除了一清道长外,均心中暗急,深恐应清华无法如期赶到,造成似端午之会的惨痛失败。 十四的晚上,他们齐集大厅中,询问一清道长,关于应清华的确切消息。 一清道长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安慰他们道:“诸位不用怀疑!应师弟赴豫东之前,确与本人约定在此会面,以其已往之为人做事,如无特殊变故,绝不会有所延误。” 少林静修大师最信服应清华,故对一清所说的话深信无疑。 并向乞帮帮主符仁道:“符施主,依老衲之见,最好请贵帮辛苦一番,探查应施主之行踪,现已抵达何处?” 静修大师的这番提议,果然获得众人赞同,促请符仁速即发令,探查真象。 符仁也一拍蓬松的头顶,自嘲地笑道:“我叫化子真糟!这点小事都想不到,如果不是大师提醒,真有负敝帮跑腿的任务!” 说完,即唤随侍弟子,速即传令,要乞帮弟子展开行动,以最快的方法传递消息。 乞帮弟子刚欲转身辞出,门外响起一阵呵呵大笑道:“魔崽子,你好大胆!竟敢偷偷地溜来,探查各门派的行动,娃娃揍他,试试你跟老和尚学到些什么?让你掌门人辨认一下,你师父究竟是谁?” 厅内的各掌门人,闻声知有前辈高人到来,一齐飞身出迎。 只见门前站着两位老人,在避风灯光的照耀下,很清楚的看出是“酒仙”和“渔隐” 乞帮帮主符仁和峨嵋掌门“浮云逸士”首先趋前行礼,其他各派掌门人,也忙着上前见礼。 “酒仙”又呵呵笑道:“别多礼啦!咱们哥儿俩迟到啦!” 接着,又向少林静修大师道:“大和尚,你看看!我要那娃娃和魔崽子交手,使的可是贵派掌法吗?” 静修大师等闻言转头,只见一位全身黑色劲装的少年,正和一个体型高瘦的红星教徒斗得非常剧烈。 但黑衣少年似是打斗经验不够,缺乏与人喂招的缘故,虽因招式奇特和身法轻灵而占上风,却放过了不少制敌良机。 静修大师注视一会,突然诧异地道:“咦!这果是敝派“大力金刚掌法”怎会出现在这位小施主的身上?” 一清道长接口问道:“贵派此种掌法是否已授予份家弟子?” 静修大师口喧一声佛号,回答道:“敝派这套掌法失传已久,贫僧年幼之时,曾见先师向敝师伯求教过,但先师早逝,敝师伯又行踪不明,以致自贫僧以下,均无法练习此套掌法。” 紫气真人忽有所悟道:“大师,这娃娃可能是令师伯传人!” 静修大师非常同意这种猜想,正欲出声赞誉,却已听得“酒仙”哈哈一笑道:“大和尚,不用怀疑啦!这娃娃是应老弟的表弟,姓郑名清和,据说是家遭惨变,逃入岳麓山中,遇见一位老和尚,收他为记名弟子,上月别师下山时,老和尚交他书信一封,嘱他往嵩山找你。 “其后在豫东遇见他的姊姊,又被‘普渡仙姬’掳去,恰逢老化子和老渔夫路过,顺手将他救出,等会你看完书信,便可明白真象了!” 静修大师听完这番叙述,忙向“酒仙”和“渔隐”稽首行礼,致谢道:“贫僧先此谢谢两位前辈维护之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