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6页)
字“越红”、“月红”听起来象在哪个酒家上班的。都是我那个没学问的爸爸害的,我一向憎恨地误我一生。医生深深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认出我来了。他怎会不记得?我是她女儿安海伦的闺中腻友,中学三年,几乎是住在他家里。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帮病人保守秘密是他的职责。“别怕!”安老医生安慰嘉露“只是检查而已。” 嘉露啜泣着,医生叫护士和我分站两边,抓住她的双手。忽然觉得在她十五岁的不幸事件中,我好像是共犯,残忍的共犯。嘉露的眼中露着歇斯底里的光芒。她是真的害怕。安医生亮晃晃的器械还没碰到她,她就尖声怪叫起来。我替外面候诊的病人耽心,听到这垂死逃陟的哀鸣,她们恐怕会马上夺门而逃。 三第二日,检验报告出来了,嘉露哭得更厉害。 一切是她自己瞎疑心。 护士采的那满满一筒血和尿液,检验出一张完整的报告单。她既没有梅毒、B型肝炎,也没有淋病。 她甚至没有怀孕。 没有怀孕却受尽折磨。 但总之还是谢天谢地。 我警告她,这次运气好,可不能担保第二次。 她满口“我知道”其实天晓得。现在的孩子! 安医生特地嘱咐我,她其它还好,但是Candida超量,要定时服葯。 我亲自回医院取回葯丸,可是我知道嘉露必会当耳边风。 她现在又是如假包换的青苹果。 继续快乐嬉游,只剩下我这个傻大姐,眼睛瞄着围绕在她四周的男人们,心中不断怀疑,是这个?还是那个? 我做了个结论:当你发现有小偷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像曾妙来妙去妙过别人的人。 不过我最怀疑的,还是那个华重规。 他看起来贼头贼脑的。 但我可能永远无法证明,这是个永恒的谜团。 我决定搬出孙家。 这是面子问题。 做过那么丢人的事,他们竟能装作不知道。太可怕,也太没人情味了。 其实,一切都是我那卑微的自尊心在作怪。 但,有自尊心总比完全没有要好。 孙国玺对我的离家宣言很诧异:“家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 我想告诉他佣人欺负我,但又怕连累无辜。 “人总是要长大的,不能老跟父母共同歌舞下去。”我解释。 “歌舞?” “我的意思是说我可以独立支配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生活,应该割断脐带做大人。” “我不是你的脐带。”他好笑地说。 “我也不是你们的。”我抱歉地回答他。 “越红,”他站了起来,似乎想抱住我,但他总是没这么做。“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女儿。” “还好不是。” “为什么?” 我显然伤了他的心。 “我若是你女儿,恐怕你受不了我漫无休止的顶撞。” 他微微一笑。 孙国玺这关是通过了,但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我该告诉母亲的,还得亲口跟她说。 毕竟她怀胎十月,我的一切都是她的功劳。 我的错误不算在内。 孙国玺说得对,他非我的脐带,她才是。 心理学家把父母称做心中有小孩的大人。 我们自幼得依靠他们供给身体所需,从他们爱的关怀中得到满足、财产,以及受到全世界欢迎的感觉。 成长后,我们即使能照顾自己,但想从父母身上得到温暖的欲望,却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情感上的脐带不但没有剪断,反而紧紧和父母缠绕在一起,形成解不开的结。某些时候,我们可能反抗父母的旨意,或因他们的疏忽而大哭大闹,但这只是另一种说明我们强而有力的情感仍在父母身边打转。我们在童年的早期反应与情感,和父母所有的作为,以及所有生活的训示与规范,构成我们心中的小孩。 当我们想脱离父母时,父母的童心会感到恐惧、无助,我们的童心为了避免他们童心的反对、忿怒,不自觉地以孩子气的举动,发展出和平共存的方法。 这种拓展相互童心关系的特殊交互作用,称作“歌舞”因为两者都有重复的、韵律的形式…相同的文字、相同的音乐、相同的舞步,会一再地重复出现。 我跟母亲的关系正是如此。 我的十七岁耻辱,不言不语…等等,似乎都跟她脱不了关系。老式的歌舞。 但那是从前,现在我下定决心离开她。 我写了一封信。 信上极尽婉转之能事,尽管我所要讲的不过是一句话…放我一条生路,让我走吧! 我留在这儿,是丢人现眼。 我费了大功夫写信,写完了搁在她梳妆台上。服侍她的林嫂告诉我,她随孙国玺去美国旅游,孙国玺先回来,她还没玩够。 看样子我们同住一个屋檐下,我却又瞎又聋,什么也不知道。 我捆好行李,随时预备走,等了一个礼拜,母亲还没回来。我等得不耐烦,干脆先住在办公室里。 黄百成见我提了行李去上班,嘲笑地说:“咦!这里是难民收容所吗?” 我睡我的桌子关他什么事?一点同胞爱都没有。 “你住进来,别人会说闲话。”他继续杯葛我的行动。 “谁?南茜张?” “她姓张名南茜,不是外国人。” “他们一家不都是外国人?她父亲叫亨利张,母亲叫玛莉张,meimei叫莉莉张。” “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