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2/3页)
的一句,却让藿香仿佛掉入绝望的深渊。 “可我怎么觉得是女人香呢?” “公子…” 藿香用一种屈服的眼神,看着夏侯旭。 夏侯旭已从藿香眼中看出了答案。 “是真的吗?”他跳起来,瞪问。 藿香几乎不敢看他,却逃离不开他锁住的眼神,屈服而微弱地抗辩“不是…” “哼!瞎说!”他怒然起身离开。 连日来,两人总共对不上十句话。 藿香尽量痹篇他,偶尔忍不住掉头去看他,总会碰到他注视的眼光,要不便是望着河水喝酒发怔,也不来与她说话。 到了山东,却下起雨来,直到夜晚仍下个不停。 藿香穿着蓑衣和斗笠,坐在船头。 一颗石子轻击她的背部,藿香转过头去,夏侯旭坐在船舱里,喊“进来吧,这雨不会停的,小心着凉了。” 藿香没有理会。 他又喊道:“你的伤才刚好,别又恶化了。” 藿香仍没理会。 夏侯旭火了“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说话?” “我喜欢这样。”藿香头也不回地说。 “不识好歹!”夏侯旭装作不理睬,翻身倒头就睡。 本来只准备假寐一阵,结果却真的睡着了。 隔天一早,夏侯旭走出船舱舒展双臂,深吸一口清凉空气。 天空如洗,淡青色的天空令人神清气爽。 藿香倚在船弦边,还在睡。 他走过去摇她“醒来了,放晴了。” 藿香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仰天眯眼看天呆了半晌,才迟顿的脱下蓑衣。 “你的衣服怎么是湿的?快去换上一件,我们沿路不停泊了,早日赶到京城,大家都好过。” 夏侯旭迳自走向船尾,吩咐船夫做饭,自己去掌舵,恨不得船变得像箭一般马上射到北京城。 藿香犹豫了一下,才钻进船舱。 她向外面偷瞧了一眼,从这里隐密地看着舱外夏侯旭的身影,不禁回想起这几天来的相处,夏侯旭看她的眼神变得专注多了,不再是以前随意轻松的瞥视,而是眼神中多添了一种探究、一抹兴趣。 她慨叹口气。 如今,已到达河北境内,她只盼早一刻到达京城。 到了晚上,藿香倚在船畔睡着了,夏侯旭过去摇她起来吃饭。 这一摇,藿香头一垂,竟向一旁无力地倒去。 “藿香!” 夏侯旭连忙接住她倒下的身子,触手所到之处皆是热烫。 船夫拿过灯笼一照,叫说:“哎啊,是不是发烧了,浑身红热呢?” 夏侯旭急忙抱住藿香“到下一个村镇停船找大夫!” 行至数里… “有灯火!要靠岸啦。”船夫忽然叫。 夏侯旭扶起藿香,轻声地哄她“我们去看病啦。” 藿香此时病恹恹的,连答话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用眼直瞧着夏侯旭,手指着一旁的背袋。 夏侯旭向背袋一摸,摸到一包碎银子顺手塞进衣内,然后背起藿香,等船靠近岸边两尺时,纵身一跃跳上岸去,跑向有灯火的人家。 捶门声“砰砰”作响。 夏侯旭依村人的指示,寻到这户人家。 “开门,看病的!” 半晌后,才有人来应门。 夏侯旭把藿香放在椅上,一个约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凑近灯火,来给藿香把脉。 范大夫静默良久,才松开了手“她得了恶寒。” “这病要紧吗?”夏侯旭忙问。 “当然要紧了!幸好即时送来,否则再拖过一晚,元气耗散、高烧不退,就无法治了。”说完,大夫准备了笔墨,至案前写了葯笺。 藿香坐在椅上,看到夏侯旭拿起葯笺,从他手中看到处方内容。 “要是有二气丹…那就更好啦。” “姑娘也懂得医术?”范大夫觉得讶异“好吧,这本来要留给自己用的,剩的两粒,都给你了。” 范大夫给了夏侯旭六包葯,说明了煎煮的方法。 “吃葯后会有出汗现象,千万不能再给冷风吹着,也不能闷在没有气流通风的室内,一定要切记。” “这六包葯吃完就会好了吗?” “依她的体质,哪有这么快?但至少身上的热度会退掉,只是气虚,容易着凉。” 夏侯旭给了银两,又向村里购得一条毛毯,裹住了藿香走出村子。 回到船上,他连忙请船夫帮忙煎葯。 葯一煎好,夏侯旭扶着她喝完了葯,藿香精神才略微清醒些,躺在船舱里静静地看着夏侯旭忙着挂帘幕为她遮风。 “公子…” 夏侯旭忙完后,守在她身旁坐着,瞧她眼中有歉疚之色,遂笑说:“你安心养病,什么事都别说了。” “只是…给你添麻烦了。” “嗯…”他故意地无奈叹一声“你知道就好。” 藿香看到他脸上顽皮的笑容,便知道他是说笑的。 忽然她身上起了一阵冷颤,浑身抖个不停,嘴唇瑟瑟颤抖。 “怎么了?”他问。 “我突然觉得好冷!” 夏侯旭一惊,想也没想便一把抱她入怀,偎着取暖,口中焦急地问:“这样呢?还冷不冷啊?” 藿香怔然地看着他。“不冷了。” 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