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十四 (第4/4页)
、寻阳太守,假节、仁武将军、新州刺史资、监理江州政事的职务依旧担任。周迪谋反,派他哥哥的儿子率领武装的士兵埋伏在船中,伪称是商人,企图在湓城袭击华皎。尚未举事,事情已被华皎觉察,华皎派人先袭击他们,全部缴获了他们的船只和兵器。这年,华皎随都督吴明彻征伐周迪,周迪被平定后,因为功劳任命华皎为散骑常侍、平南将军、临川太守,进封为侯爵,增加食邑和以前封给的共五百户。尚未就任,调入朝廷,于是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散骑常侍、平南将军的职务依旧担任。 华皎从地位低微的小吏起家,善于经营产业,湘川一带地方有多种土特产,所得都送入朝廷,粮食竹木,运送非常多;至于油蜜脯菜之类,没有不经营办理的。又征伐川洞,缴获许多铜鼓、俘虏,都送于京师。废帝登位,给华皎晋级号称安南将军,改封为重安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文帝因为湘州生产杉木造的船只,派华皎建造大型舰船金翅等二百余艘,以及许多水战用的器具,企图以此攻入汉和峡中。 垄王直被杀后,茎堕自己心中不安,整治钟甲聚集徒众,优厚地礼遇所属的地方官。高宗频繁地命令茎堕送上大型舰船金翅等,茎堕推托拖延不送到。光大元年,秘密上书朝廷请求镇守广蛆,以此观察当朝君主的心意,高宗假装答应他,然而韶书没有发出。华皎亦派使者勾引北周出兵,又崇奉萧崭为君主,军马非常多。高宗下诏令任用吴明彻为周刺史,实际是要用轻兵袭击华皎。这时担心华皎先出兵,于是先派吴明彻率领部众三万,乘坐大舰金翅直接前往郢州,又派抚军大将军淳于量率领部众五万,乘坐大型舰船随后前往,又命令假节、冠武将军杨文通另外从安成的小路步行出茶陵,又命令巴山太守黄法慧另外从宜阳出澧陵,前往袭击,出其不意,并和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等人共同谋划征讨叛贼。 逭时萧岗派水军声援华皎。周武帝又派他的弟弟卫国公宇文直率领部众驻在鲁山,又派他的柱国长胡公拓跋定的三万人马,围攻郢州。萧归任命华皎为司空,巴州刺史戴僧朔,衡阳内史任蛮奴,巴陵内史潘智虔,岳阳太守章昭裕,桂阳太守曹宣,湘东太守钱明,都隶属于华皎。又长沙太守曹庆等人本来隶属于华皎之下,因此为他使用。废帝担心长江上游的地方官都为华皎煽动迷惑,于是下韶书说:“叛贼华皎是出身于舆人皂隶这种地位低微的人,衹是遇到奖赏提拔,官至藩镇这种一州之长的地位,他本应当报恩,却背弃这些培养,带头设计jianian谋,树立萧氏为君主,他们的盟约已经明显败露,存心像鸩毒一样险恶,目的是要危害宗庙和社稷,煽动结合徒众在边境,驱赶逼迫士人和百姓,像蚁群一样聚集在巴、湘一带,像猪奔突一般在鄢、郢一带流窜侵扰,逆天反地,使得入神忿恨。征南将军淳于量、安南将军吴明彻、坚刺史担玺选,接受法令专程征讨,用心尽力,抚劳勇捷雄壮的军队,水军一同前进,忠义节烈之士争先奋进,凶恶叛贼正在奔逃消灭之中,各地献上的捷报彼此可以看到,重重凶气覆盖上空,言谈间思念哀怜罪人,考虑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可根据特殊情况赦免泅、旦二州:凡是为叛贼所逼迫,参与凶党的,一律都不问罪;叛贼的主帅和他们调度管束的将领,都准许给予恩惠让他们自首,一同给予自由。” 此前,韶令又派司空徐度和杨文通等人率军从塞处步行出,以袭击茎篮的背后。当时茎堕布阵于旦业的皇墨,排列大小船艋和朝廷的军队相互对峙尚未决战。到听说徐度前往湘州,华皎于是率兵从巴、郢藉助顺风而下开战。淳于量、吴明彻等募集军中小船,多赏金银,命令先行出发抵挡叛贼的大艋,承受贼舰投掷武器的攻击。贼舰投掷武器都发射完了,然后朝廷军队用大舰上的投掷武器攻击他们,贼舰都被击碎,沉没于中流。贼又用大舰装上干柴,藉助顺风放火,一会儿风向转变把自己烧了,贼军大败。华皎于是和戴僧朔乘坐一条船逃走,经过巴陵,不敢上岸进城,直接逃奔江陵。拓跋定等没有船用来渡江,步行前往巴陵,巴陵城邑已被朝廷军队所占据,于是改向湘州而去。到水口,不能渡江,而且粮食吃完了,前往朝廷军队中请求投降。俘获的敌兵有一万多人,马四千多匹,送于京师。华皎的党羽曹庆、钱明、潘智虔、鲁闲、席慧略等四十多人都被杀,祇有任蛮奴、章昭裕、曹宣、刘广业获得赦免。 戴僧朔,吴郡钱塘人。四肢有力,勇敢健捷善于战斗,同族的兄长右将军戴僧锡非常喜爱他。戴僧锡年老,征讨时总是派戴僧朔率领部众。戴僧朔在平定王琳中有功劳。戴僧锡去世后,他便代理南丹阳太守,镇守采石。随从征讨留异时,侯安都从桃支岭岩下出战,被贼用刀斧砍伤,戴僧朔一人提刀徒步前往援救。因为功劳任命为壮武将军、北江州刺史,领南陵太守。又随从征讨周迪有功,升任巴州刺史,假节、将军的职务依旧担任。到这时同华皎一起叛逆,受死刑于江陵。 曹庆本是王琳的将领,在萧庄伪朝廷中任左卫将军、吴州刺史,率领的部众少于潘纯陁。王琳失败,文帝把他配属给华皎,官做到长沙太守。钱明,本是高祖的主帅,后来历任湘州等地的郡守。潘智虔,纯陁的儿子,少年时就有志气,年纪二十岁时任巴陵内史。鲁闲,吴郡钱塘人。席慧略,安定人。鲁闲本是张彪的主帅,席慧略是王琳的部下,文帝把他们都配属给华皎,官做到郡守。一起被杀。 章昭裕,章昭达的弟弟;刘广业,刘广德的弟弟;曹宣,高祖的老臣;任蛮奴曾秘密上书给朝廷;因此都获得赦免。 史臣曰:韩子高、华皎虽是瓶筲小器,地位低微的人,文帝鉴于古代得到人才的经验,为拯救现在危急的时弊,出于聪明的办法,安定黎民团结部众的需要,把他们任用为亲信,不计较出身门第是否颢贵。华皎早就成为文帝宠信的人,曾经一起同甘共苦,文帝知道他没有隐私,对他全力辅佐给予奖赏,有信任他的诚心,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华皎据有长江上游,忠于文帝。到处垩、韩王直也没有不合于大臣cao守的过失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