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梦萦_第二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3/3页)

再说那鼎鼎大名的‘忠烈公’史可法吧,他文人出身而无点滴军事才能,‘势不可为’确为现实。可他督师扬州第一个亮相并不是在行辕中谋划军事,也非在城壕边部署战守,而是召集诸将,策划如何能助他完成大义,在最后关头将他杀死。兵临城下,他想的更多的不是即使打不过,也要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而是怎样摆好他最后忠臣烈士的造型!可以想象,最高统帅的悲观情绪是如何软化了本已惶恐不安的十万御林军的脊梁。既是如此,那他又何必拿着扬州全城几十万百姓身家性命来陪葬。七尺男儿,谁不想做忠臣,谁不愿当孝子,可识天命之有归,知大势之已去,投诚归命,保全亿万生灵,难道不才是真正仁人志士之所为吗?”宛琬的面颊微微颤动,神色痛苦。

    墨濯尘听了她一席话,眼中绽放出炽热的光芒,连握剑的手也抖了一抖,沉默良久,终于道:“所言有理,可国恨家仇不能相忘。”

    “国?何以为国?江山依旧,百姓是国。如今早已不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时。当今皇上文治武功,胸怀天下。那年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可皇上完全不同意,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宛琬见他眼神迷离,不知所思,伸手将坑几上一撂撂堆积如山的文书推落在地。她眉眼眯成一丝月牙般的细缝,又恼又痛:“他清国的皇帝编撰明史都知‘他书或以文章见长,独修史宜直书实事’,你如何就这般糊涂。你心中只记得清兵南进时的残忍屠杀,你有没有想过这几十年来皇上的所做所为呢?秦国一统天下时屠了整个赵国;明成祖诛杀江南文人领袖方孝孺并灭其十族,首开文字狱;万历皇帝25年不上早朝,宦官当道,大学士倒成了太监的干儿子,文人无骨,斯文至此,还有何言?秦隋两朝,疆域广阔,却两世而终。大清皇帝如还不能明白过来,继续残暴无良,那时你再揭杆不迟!可如今天下已定,大清入主中原立朝已逾五十载,当今皇上恩威并重民心早聚。你既拿剑挟持与我,必知你真正想杀的人是何等身份,可你一意孤行,甘为刺客死士。你是否想过天下黎民远离战祸,享受安逸不过数载,你何其忍心再让这方圆百里辛苦得救的他们受到拖累再陷于水火之中?你有没有问过这些百姓,又有几个愿意弃安就危?”她声声道来,直听得墨濯尘一身冷汗,不由望向宛琬。

    一时沉静下来,两人都听得帐外杂沓的脚步声响,胤禛掀帐入内,看向墨濯尘嘴角轻勾抹讽痕。“堂堂男儿,剑架女子。你要找的人是我,大可放下剑来,我素手就擒。”

    烛火跳跃,耀得剑刃烁烁发亮,无知飞蛾迎光扑上,剑刃微抖,闪了开去。

    宛琬眉眼稍动,别有深意,她伸手一指散落满地的河工指要“他才到苏州,马不停蹄,筹措银两,以工代赊,修缮河堤,如此行事你倒要杀了他,为泄私愤实不顾民生国运,真正辱没了你祖师!先秦时,惟有墨家思想可比肩儒家,只是后来世人糊涂不懂现实如已濒临危机,便需别开天地,他们遇见朝代转捩,只讲盲目正统才独尊儒术。千年道德,从来就该是‘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可‘固执’不等于‘择善而固’,忠国不等于忠君!我决不会让你拿着我去威胁他!”宛琬速雷不及掩耳的拔出枕下匕首刺向胸膛,电光火闪间,墨濯尘放下长剑,掐住她纤细素腕。那眨眼的瞬息,胤禛拔下帐壁悬剑刺向墨濯尘,帐外涌入数人团团将其围住。

    胤禛瞧出宛琬眼有不忍,沉吟片刻,最终挥手让人放开了他。

    墨濯尘抿唇不语,剑落鞘内,大步出帐。

    宛琬松下一股气,生起后怕,无力地倒在胤禛身上。

    胤禛紧紧抱住她,长吁出口气,转而又怒火中烧,低头瞅着她的小脑袋瓜,忍不住用力拍了下去。“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脑子,是谁允许你拿匕首刺胸膛的?他如不弃剑救你那时又该怎办?难道我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吗?”

    宛琬环贴着胤禛“我知道,胤禛一定会护我周全的,可我们不是配合得很好吗?他一定会弃剑的,一个连飞蛾都不忍心伤害的人又怎会真下得了手,他只不过是迷于忠孝,没明白过来罢了。”她又开始嘻皮笑颜“可是胤禛怎会放了他呢?难道就不怕纵虎归山?”

    胤禛无奈的苦笑,一扯她嘴颊“你这张嘴在帐外就听得我胆战心惊。”他眼露骄傲“我要让他知道,大清是怎样一个泱泱大国!它不只是拥有辽阔的山河,更有无尽宽广的胸襟!”他用指腹轻抹去她发际渗出的细密的汗珠“宛琬,你要答应我再不可以如刚才这般任意妄动,你要相信我一定会有法子护你周全的。”

    宛琬乖乖颔首,相拥的两人长久地吻着,激烈而缠绵,宛如久别重逢的恋人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