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只有姜明配得上 (第3/5页)
在过几年后,君女就是你的媳妇了!” 姜明红了脸,低声问道:“夫人同意了吗?” “当然,不同意我会和你说吗,傻小子!”姜音笑骂道。 看来,她没猜错,儿子是真的喜欢君女的! 等吃晚食的时候,姜音才和巫主说到这件事情。 巫主闻言,想到那灵气的小丫头,便对姜明说道:“君女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你可要好好的对她!” “是,爷爷,我知道了!”姜明正了面色,一脸严肃的答应。 巫主弯了嘴角,把碗里的汤圆吃完,打算再盛两个来吃。这个叫汤圆的东西挺好吃的。 姜音见状,连忙阻止道:“阿爹,这汤圆夫人说老人家不能吃太多,你已经吃了四个了,不能再吃了。”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是,又因为糯米很难消化,所以老人和小孩不宜吃太多。 巫主闻言,失望的收回了陶碗。 “阿爹,我留了几个,准备明天煮给你吃呢!”姜音哄道。 巫主闻言,这才笑了出来。 姜母从巫主家回去之后,就见姜婐和姜启两个人在院子里追着球羊跑,两个小家伙又叫又笑的,声音大得老远都听见了。 “嘿!嘿!奶奶!”转了个圈,小不点姜启便看见姜母正往回走,便挥着小手大声的打招呼,小嘴咧开,露出红唇下一排整齐的小牙齿。 “阿娘,你回来了!”姜婐跑得小脸红红的,此时也弯了嘴角,露出红唇一下一排整齐的小牙齿。 两人的笑容一模一样!姜婐十足十的小孩模样! 姜母见状,便决定把女儿和明儿订婚了这件事情先不和女儿说,想等她长大了些再说。 “嗯,你们在做什么呀?”姜母笑着问道。 “抓球羊!”姜启小不点大声答道。 姜母和两个小家伙聊了一会儿,便进屋去把女儿和明儿订婚了这件事情就只和姜父说了一遍。 姜父闻言,低头想了好久,最后点头说了句:“明儿这孩子挺好的。” 他也舍不得把女儿嫁到其他部落去,而部落里,也就只有姜明配得上他的女儿! 就这样,姜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父母许了人。 第二天一早,姜母起床,却意外的在院子里看见此时应该还在床上睡觉的宝贝女儿。 “婐儿,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姜母走近,就见女儿在用石磨磨黄色的豆子。 这种黄色豆子的种子是姜母从娘家带来的,这种豆子煮熟了之后,软软糯糯的特别的好吃。 “阿娘,今天我来做早食!”姜婐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牙齿笑着说道。 “是吗,那阿娘来帮你磨这石磨吧!”姜母走近,待看清了从石磨里流出的汁液后,却是一惊,伸出食指指着那白色汁液问道:“婐儿,怎么今天流出来的是白色的汁液了?” “加了水进去就成汁液啦!”姜婐笑着解释道。 姜婐打算做豆浆来喝。现在磨的黄豆是她昨晚放进水里泡了一夜的,所以今天拿来用石磨磨,出来后就成很稠的汁液了! 等把剩下的黄豆都磨好后,姜婐便把用来装磨出来的黄豆汁液的大陶碗端开,再把石磨清洗干净。 “咦,婐儿,这是什么?”姜母端着装着黄豆浆汁液的大陶碗进了厨屋后,就见桌子上也放着一个装满了白色汁液的大陶碗。 “这是我早点的时候用大米磨出来的汁液!”姜婐说道。她打算用这大米磨出来的汁液来做肠粉吃。而这些大米也是她泡了一个晚上才拿去磨的。 先煮豆浆。姜婐拿了一块布把刚磨出来的黄豆汁液过滤了一边,等把里面的渣过滤出来后,再倒进陶锅里煮。 等煮好豆浆后,姜婐才开始做肠粉。 姜婐先在陶锅里加了些水,再把木架子放进去。拿出一个陶盘,在陶盘上面刷了一层油,再把大米磨出来的汁液倒了一些进去,把陶盘顺时针摇晃一下,让里面的汁液平铺开来。 等陶锅里的水煮沸之后,就把倒了大米汁液的陶盘放到陶锅里的木架上,盖上锅盖让它蒸了三分钟后拿出来。 把陶盘拿出来后,姜婐用一把小骨刀把黏在陶盘上那薄薄的一层肠粉铲出来。 照这样的方法,姜婐又蒸了三十根肠粉。家里的人很多,而且姜父他们又是能吃的,姜婐怕不够吃,便做了三十根肠粉。 做好肠粉后,姜婐开始做蘸酱。 把葱、香菇、青菜、猪rou再加一点姜一起都剁碎,加盐先炒一遍,再加些水进去焖一焖。这样蘸酱就做好了。 蘸酱做好后,把它倒到肠粉上面。 最后,姜婐又煮了些鸡蛋,这样早食就煮好了! 把食物端上了餐桌,姜父几人见了肠粉和豆浆这两样从未见过的食物后,都好奇的不得了。 婐儿做的食物虽然都很奇怪,但是每样都好吃到不行! 姜启小不点特别喜欢喝姜婐做的豆浆,一连喝了三碗。要不是姜婐不给他喝了,不然这小不点还能再喝两碗! 豆浆煮好后,姜婐就加了一些她熬制的果糖进去,甜甜的果味豆浆,姜婐也很喜欢喝。 就这样,在这最闲的季节里,姜婐每天都会做些新鲜的食物来吃。 每天都是吃得多,运动量又少,家里的每个人都胖了几斤! 清晨,太阳已照亮大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