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游戏_感召-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感召-1 (第5/6页)

又太窄的衣服终于可以扔掉,一套新衣已为他准备妥当。

    克乃西特获准进入精英学校后,他的生活层次有了重大改变。他跨出了对自己毕生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事实上并非所有获官方批准进入精英学校的学生都有过对精神召唤的内心经历。“入选”是一种上天的恩赐,或者通俗一点说:交了好运。谁碰上好运,谁就会一生都顺顺当当,恰如谁交了好运总连带着人也会变得心灵手巧一样。大多数青年精英,是的,几乎可以说人人都把自己的入选视作巨大的幸运,视作让人自豪的嘉奖,其中许多人甚至早就热烈渴望这种嘉奖了。但是大多数人选的青年学生从家乡的普通学校来到这所卡斯塔里精英学校,经过一段过渡时间后,常会觉得难以适应,甚至会产生许多意料不到的失望感。这类学生首先是难以割舍对自己宠爱万分的舒适家庭,于是出现了下列情况,为数颇为可观的学生在最初的两个学期之中相继退学,根本原因并非这些学生缺乏才能和不肯努力,而是不能适应这种首先要求他们逐渐日益放弃与家庭、故乡的关联,最终完全信仰和忠于卡斯塔里教育思想的寄宿生活。

    然而另有一些学生却恰恰相反,认为自己获准进入精英学校正是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绝好机会,他们也确乎远离严格的父亲或者讨厌的老师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但是由于他们对改变整个生活的期望过高和过分,结果很快就大失所望。

    即便是真正的模范学生、不断进取者,或者是青年学究,也未必能在卡斯塔里坚持到底。倒不是他们在专业上没有长进,而是因为精英学校的目标不单是培养专业人才,还要求学生们在教育和艺术上有所发展,而这类学生却难以补上这些差距。

    总算还有另外四座精英学校为各种各样的人才设立了许多分科和分支机构,因此每一个有志于数学或者语言学的学生,倘若果真具备成为此类学者的资质,便不必惧怕因缺乏音乐或者哲学才能而没有出路。其实就在那时的卡斯塔里团体里也已存在着一种热衷培植种种专业学科的强烈倾向,而持此类观点的先锋战士们不仅反对和嘲讽培养“幻想家”——也即反对热衷音乐或艺术——而且在持同类观点人士的圈子里排斥一切音乐艺术活动,尤其玻璃球游戏无疑是首当其冲的。

    据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情况,克乃西特的一生大都在卡斯塔里度过,在这个无比宁静而美丽的山区,在这个古时候人们借用诗人歌德创造的“教育区”一词所命名的地方度过的,因此我们不惮冒令读者厌倦的危险,再尽量简短地对这座著名的卡斯塔里学校的性质及其结构作一重复介绍。这些学校——人们都简称为精英学校——都有明智而又富于弹性的制度,令其领导部门(一个“研究咨询委员会”由二十名成员组成,其中十名代表最高教育部门领导当局,十名代表宗教团体)得以顺利行使职权,从全国各地的一切部门和学校中选拔最优秀的人才,经过培训后向宗教团体、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内一切重要职务提供新生力量。全国各地的许多普通学校、中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组织,不论其专业性质是人文抑或理工,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来说,都属未来谋生求职的过渡学校。一待他们通过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他们便会按照指定的学习时间在该大学修毕某一专业课程,也即众所周知的大学标准课程。一般说来,这种高等学校对学生要求严格,总是尽可能筛去缺乏才能的学生。

    与这些学校并行或者还高于这些学校的是精英学校,它的制度规定只接受天份和品格均出众的学生。其招生办法也不是进行考试,而由老师自由选定后向卡斯塔里当局推荐。一位老师会在某一天向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表示,下学期他可能进一座卡斯塔里学校深造,他不妨抽出时间们心自问,是否曾感觉精神召唤和为其所吸引。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后,如果他完全同意,并且也征得双亲的无条件赞成,他便可进入一所精英学校试读。由这些精英学校的校长和水平最高的导师(绝非普通大学教师水平)所组成的“最高教育当局”领导着全国各地的所有教育事务工作和一切文化知识机构。一旦成为精英学生,必得门门功课出众才不至于被遣返普通学校,届时他就不需再为谋生而cao心了,不论是宗教团体还是等级森严的学术组织都会到学校来征求担任教师和高级行政职务的人才,包括十二个学科带头人——也称为“大师”还包括游戏大师——也即玻璃球游戏的总领导。

    一般情况下,修完精英学校的最后课程总在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左右,而且总会被吸收进宗教团体。从此以后,凡是隶属于教会组织和教育部门的所有教育和研究机构全都向他们开放,并为他们进一步开展研究作了准备,一切图书室、档案室、实验室等等,连同大批助理人员,再加上一切进行玻璃球游戏的设备,全都供他们支配使用。倘若哪个学生被公认为在某项学科上有特殊才能,不论是语言、哲学、数学,抑或其他任何学科,这个学生便可在未毕业前选修这一专业的高级课程以求得因才施教的培植。这类学生中的大多数人结束学业后成为公共学校和高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而且他们都将永远是卡斯塔里的成员,即使已经毕业离开,也是宗教团体的终身会员。这意味着他们与一般“普通人”(未在精英学校受过教育的人)有着极严格的区别,除非他们宣布脱离宗教团体,他们也不得担任“普通的”专业工作,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他们得终身遵守团体的规章,既不许拥有私人财产,也不可以结婚,以致一般人常常半怀敬意半是嘲讽地称呼他们为:“清官”

    大多数精英学生便以教师职务结束一生。只有卡斯塔里毕业生中的极少数尖子人物,才得以不受限制地从事自由研究,已替他们准备好一种静静思索的生活条件。

    还有一些天分很高的学生,或因性格不够稳妥,或因身体有某种缺陷,不宜担任教师以及大大小小教育机构里的主管,则往往继续进修和从事资料研究终生,他们从教育当局领取生活费,因此他们的主要贡献大都限于纯学术领域,一部分人在各类辞书编纂委员会、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担任顾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