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真相(下)_5紫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紫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 (第2/3页)

的书信弄得胆战心惊,不呈报皇帝,那是欺君,直接呈报皇帝,那是大不敬。郭世勋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对巴林的书信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将中国全部改成“天朝”中国皇帝改成“天朝大皇帝”两广总督改成“天朝大人”将中国子民改成“天朝国人”将英格兰中所有的狂悖“大英帝国”改成“本国”或者“我国王”郭世勋还自作主张,将使团改成了贡团,礼品改成了贡品。一切都修改好后,跟粤海关监督盛住一起署名,快递到了北京。

    梁栋材从郭世勋的密折抵达北京的时间以及花露给里斯本宫廷密信的时间推断,索德超已经将马戛尔尼使团的一举一动,报告给了澳门葡萄牙市政厅。现在索德超成了大清帝国翻译团成员,罗广祥的直觉告诉梁栋材,索德超可能不是一般翻译人员那么简单,因为索德超跟和珅的关系非常地近。马戛尔尼的北京之行,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搞定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甚至搞掉索德超,将关系到马戛尔尼访问的成败。梁栋材提笔给马戛尔尼写第二封信。

    1793年8月6日,梁栋材的第二封信终于写好了。

    梁栋材找了一名中国年轻人,希望尽快把信件转交到马戛尔尼手上。为梁栋材送信的人一直是个谜。能够准确知道马戛尔尼行踪,并且能将信件送到马戛尔尼使团的人,应该跟帝国军方有关。能够冒险替梁栋材这样的落魄洋人送信,不难看出年轻人对梁栋材的信任,可以判断年轻人是个天主教徒。乾隆皇帝骨子里对天主教存有芥蒂,事实上天主教的势力已经渗透到军方,跟鸦片一样,军方已经洞开了危险的大门。

    马戛尔尼正郁闷呢,7月25日就到了大沽附近,可是在海上转悠了十天,到了8月5日才上岸。当时直隶总督梁肯堂专门从保定府到天津,欢迎马戛尔尼使团的到来。马戛尔尼第一次踏上大清帝国的大城市天津,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8月11日,斯当东推开了马戛尔尼的房门,将年轻人的信件交给了马戛尔尼。马戛尔尼打开一看,又是梁栋材的信件,不过这一次是两封。

    第一封信是5月7日写的,马戛尔尼没想到法国人会如此地谄媚:

    阁下,我已做了一切努力为使团进行最好的宣传。我要立即告诉阁下的是在阁下到达北京之前,切勿将阁下使命的秘密和主要动机告诉任何人。如果阁下收到我的信后,要我做什么事的话,我将不胜荣幸,一定全力为阁下效劳。

    第二封信让马戛尔尼坐立不安。这封信是五天前写的,梁栋材在信中告诉马戛尔尼,朝廷已决定委派葡萄牙籍的传教士索德超担任使团的翻译,这个索德超是个顽固而又愚蠢的葡萄牙人,跟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走得很近,对英格兰人非常不友善的,现在由索德超来做翻译,对英格兰使团很不利。

    马戛尔尼现在终于明白,当初邓达斯万里之外,要将梁栋材当年的信件送给自己,看来邓达斯一定得到了重要情报。没错,情报大国的英格兰,对于一切对手的行动都非常关注,邓达斯已经隐隐约约听到花露密信一事。马戛尔尼甚至猜测,邓达斯已经意识到北京城有花露的情报人员。现在从梁栋材的信件看,这个情报人员跟索德超有莫大的关系。马戛尔尼的猜测,正是梁栋材在信函中要暗示的。

    梁栋材跟马戛尔尼说索德超坏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前面我们提到,1773年7月21日,罗马教宗克莱门十四世颁布敕谕,宣布取缔耶稣会,在东方的传教活动由法国遣使会接手。尽管罗广祥后来快速进入钦天监,并且他每年花费法国大量的白银去收买耶稣会传教士,可是由于葡萄牙籍传教士在北京根基太深,依然受到朝廷的重用,长时间垄断了钦天监一把手的职位。罗马教廷的钦命掌权者罗广祥,卖命地给中国官员装孙子,学习汉语、满语,甚至将满语推向欧洲,依然只是给索德超打下手。

    葡萄牙传教士在北京城自成一派,经常跟葡萄牙澳门市政厅秘密通信,甚至将大清帝国的重要情报传递到里斯本。索德超用鸦片给和珅医治类风湿,就是要将乾隆皇帝最宠信的替死鬼拉下水。尽管朝廷明令贩卖鸦片将被治重罪,因为有葡萄牙传教士在北京城活动,澳门仍成为葡萄牙在远东最大的鸦片销售点。身为澳门总督的花露,当然不愿意看到乾隆皇帝让马戛尔尼如愿,因为那样葡萄牙将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索德超这个时候一定会站在花露一边,搅马戛尔尼的局。

    梁栋材在信中提醒马戛尔尼,要想跟乾隆皇帝取得良好的谈判结果,那就要贿赂帝国官员,包括索德超在北京的靠山和珅,只要礼品送到位,谈判就会顺利。梁栋材在信中再次推销自己:“如果有关英格兰使团的事务像我希望的那样是在北京处理的话,我也就放心了,因为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消除因这个葡萄牙人的冒失话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印象。可是皇帝和朝廷官员现在都在热河,中国政府不叫我,我就无法跟随阁下去热河。因此,我对这个葡萄牙人的行为深感不安。”

    马戛尔尼对梁栋材提供的信息很高兴,尤其是梁栋材提供了一个长长的权贵行贿名单。看来这个一直写信,却没有谋面的法国人消息很灵通,乾隆皇帝以及帝国官员的行踪,他都掌握的一清二楚。马戛尔尼脑子里甚至在琢磨,李雅各十三岁离开中国,汉语都没有学全呢,更别提官场的弯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