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大佛耳秘传消息 (第1/4页)
第七章 大佛耳秘传消息 程明山不敢耽搁,依照荆一凤说的路径,穿出花廊,走没多速,就是东园园门,这一路,他没遇上人,也许暗中有人,他现在是钱管事的身份,自然没人会来问他。 出了东园两扇园门,门外才看到站立着两个身穿青色劲装,腰跨钢刀的堡丁,他们看到出来的是钱管事,还一齐折腰为礼。 程明山没理他们,再折而向左,顺着一条石板路,走了一箭来远,便是一条巷道,尽头处,果然有一道边门。 两扇厚重的木门关着,门旁有一个小房间,敢情听到程明山的脚步声,立即有一名青衣堡丁从房中走出,看到程明山,急忙躬身道:“小的见过钱管事,你老要出去?” 程明山一手托着下巴“唔”了一声,装出尖沙声者,咳呛着道:“是济南来的安老师傅出了事,我非赶去不可。” 那堡丁道:“你老可要套车?” 程明山道:“来不及了,时间匆促,我还要赶回来,总管晚饭后,还找我有事。” 那堡丁不疑有他,应了声“是”急忙替他开启了边门。 程明山装作匆忙的样子,急匆匆走了。出了九里堡,他依然不敢稍停,一路奔行,也许路旁有堡中的暗椿,但他是钱管事,就没人查询。 这样一直奔行了三里多路,程明山眼看身后不见有人跟踪,才闪身入林,到了树林深处,方始停住,从身边取出林秀娟递给自己的小纸包,打了开来,裹面包着一颗算盘子大小的蜜色药丸,是易容药物的洗脸剂,祗须涂在掌心,轻轻往脸上一抹,即可把易容药物洗去。 程明山拿起药丸,忽然发现纸上有字,定睛看去,纸上用眉笔写着:“盛情至感,今后切勿再问愚姐妹事,并垦托于明日清晨,日出前至云龙山兴国寺大佛右耳内,以木炭在壁上书:“『安眉』二字,则感激不尽矣。” 字迹很潦草,但很娟秀,显然是匆促书就,下面虽没有具名,但这字条分明是林秀娟写的了。 程明山心中暗暗觉得奇怪,她要自己切勿再过问她们的事,她们有什么事呢? 如此看来,莫非她们是有意混进九里堡去的了。 她托自己在明天日出前,到云龙山兴国寺大佛右耳壁上,用木炭写“安眉”二字,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好在自己就住在兴国寺,受人之托,明天就到大佛右耳上写两个字便了。 他把字条收入怀中,然后把蜜色药丸涂在掌心,在脸上拭抹了一阵,再取出手帕,擦乾净了,就穿林走出。 这时已是万家灯火,程明山在街上找了一家面馆,要了一碗面和五个rou包子,匆匆吃罢,一脚赶到城南云龙山。 兴国寺两扇大门,依然敞开着,远望过去,寺中灯火通明,许多和尚,分别站在两廊之间,好像在等候什么贵宾一般! 程明山心中暗暗奇怪,时间已经不早了,还有什么贵宾到山上来呢? 他从右首一道边门,转入右一条走廊,刚跨入月洞门,就见平日收拾客房的一名和尚从裹面走出。 那和尚看到程明山,急忙合十道:“施主回来了。” 程明山道:“昨天我去看一个朋友,强被他留着住了一晚,所以没有回来。” 他解释着昨晚没有回来的缘故,一面问道:“师父,今晚宝刹有什么事么?” 那和尚道:“原来施主还不知道,今晚是少林寺方丈要到本寺卓锡,和少林方丈同来的还有两位贵宾,一位是六合门的掌门人徐大侠,一位是八卦门的掌门人封道长,他们都是给九里堡戚老施主祝寿来的。” 程明山道:“原来如此。” 那和尚道:“施主回来了,小僧给你提茶水去。” 说着匆匆走了。 程明山想起昨晚在双环镖局曾听徽帮的曹凤台说过,好像八卦门和形意门两派约期比板,日期已经不远,那么少林方丈今晚和六合门、八卦门的掌门人同来,必是有意替两派排解来的了。 他跨入回廊,走孙自己住的房间,推门而入,点起了灯烛,就在窗口一张木椅上坐下。 这是兴国寺的客房,房中陈设简单,除了一床、一桌、和两把木椅,一个洗脸架,就别无他物。 他坐下之后,不禁想起师父临行时交代自己到徐州来。自己曾问师父到徐州来有什么事? 师父祗笑着说:徐州卧虎藏龙,人文营萃,你初出江湖,不妨去看看。 自己就这样来了徐州。最初觉得自己到了徐州,实在无所事事。 后来遇上刘二麻子,接着他又神秘失踪,自己才有去九里堡一探的念头。 如今,好像事情越来越多了! 听荆一凤的口气,好像最近江湖上发生了许多事故,都似乎和九里堡有关,九里堡的东园,住了不少神秘人物,连荆一凤是九里堡主的甥女,都一无所知,她竟要自己协助她。 那么师父要自己到徐州来,是不是为了这些事呢? 荆一凤要自己明天以贺客的身份前去,她会给自己安排,自己去了,该如何协助她呢? 正在思忖之间,祗听一阵脚步声,及门而止,接着房门开处,那和尚提着一壶开水走入,在茶壶中沏好了茶,一面说道:“施主,刚才少林寺方丈已经到了,同来的只有六合门的徐大侠,那八卦门掌门人封道长没有来。” 程明山问道:“少林寺方丈年纪大不大?” 那和尚道:“这个小僧没有看见,小僧只是听说,他们是从八卦坛(八卦门所在地河南淮阳县)来的,没找到封道长。” 程明山道:“那是八卦门的人,都已经出来了。” 那和尚道:“对,对,小僧听说他们和什么门约期比武。” 程明山道:“是和形意门。” 那和尚连连点头笑道:“是形意门,施主读书人,也知道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真是一点不错。” 程明山笑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祗不知他们在什么地方比辟?” 那和尚道:“小僧听说两派约闻的地方,好像十分秘密,那是为了怕别的门派去替他们调解…” 他说到这裹,忽然“啊”了一声,急忙说道:“小僧今晚管理茶水,小僧要走了。” 程明山道:“多谢师父。” 那和尚道:“不用谢。” 提着水壶,匆匆的走了。 程明山起身掩上门,取起茶壶,倒了一盅茶,缓缓的喝了一口,心中依然想着荆一凤,她对自己情有所钟,还留自己在她房中,住过一晚,这份深情,自己要如何报答她呢? 想到荆一凤,不禁使他又想起林秀宜来,自己和她虽然祗见过两次面,虽然一共也没说过几句话,但她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只是不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