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求灵药误上灵山 (第3/6页)
程明山道:“在下师父道号无名道长,没有门派。” 中年妇人道:“程相公可是不肯说么?” “事无不可对人言。” 程明山道:“在下说的是是真话,家师出家之人,从未在江湖上行走,他老人家自号无名,在下也曾问遇家师,何以取这个道号呢?” 中年妇人道:“你师父怎么说呢?” 程明山道:“家师说,大道无名,连大道都尚且没有名称,我个人何用有名?” 中年妇人笑道:“你师父这话倒也有些道理,哦,程相公,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程明山道:“在下是孤儿,从小由家师扶养长大的。” 中年妇人道:“你…今年多大了?” 程明山道:“二十三。” 中年妇人笑着问道:“成了亲没有?” 程明山笑道:“大婶说笑了,在下初出江湖,江湖人四处奔波飘流,怎敢有家室之想?” 中年妇人没再作声,两人走了十几里路。 程明山忍不住回头问道:“大婶,你家岛主姓什么呢?” 中年妇人奇道:“程相公连我们岛主姓什么也不知道么?” 程明山心中暗道:“我如果知道,还会问你么?” 一面答道:“在下从未听人说过,如何会知道呢?” “程相公说得也是。” 中年妇人道:“我们岛主复姓司空,单名一个靖字。” 程明山道:“那么大婶一定知道昨晚那两个黑衣人的师父是谁了?” “不详细。” 中年妇人道:“你不是说他们师父是岛主的师弟么,我从没听…听说遇。” 程明山问道:“那么你们小姐呢?” 中年妇人道:“小姐就是小姐咯!” 程明山道:“在下是说你们小姐的芳名叫什么呢?” 中年妇人道:“这个我可不敢说,我们小姐脾气不太好,我若是告诉了你,给她知道了,那不要嗔怪我老婆子嘴快了。” 程明山笑道:“大婶年纪并不老,怎么能说老婆子呢?” 中年妇人听得笑道:“程相公这不是说笑么,我们乡下人,过了四十岁,怎么还不老呢?” 两人边说边走,倒也不觉得寂寞,中午时分,在刁村打尖,那只是路边的一个酒面摊子。 中年妇人叫了一碗三丝面,却只吃了半碗,便自停筷。 程明山吃了一大碗大卤面,和四个包子。 中年妇人自己吃好了,却要店伙切了些卤牛rou,剁碎了拌了小半碗白饭,蹲下身子,喂她一直抱在手里的小乌吃饭。 程明山边吃边看,但觉中年妇人喂小乌吃饭的那双手,却生得又白又嫩,十指尖尖,不像是做粗活的人。 饭后,程明山会了帐,两人走出松棚,继续上路。 中年妇人道:“程相公,要你护送我,已经过意不去了,怎么好叫你会帐?” 程明山笑道:“大婶不用客气,区区面钱,何足挂齿?” 傍晚时分,赶到南泉,这里是一个大集。 中年妇人道:“程相公,我们今晚就得在这里落店,再过去,就会找不到宿头了。” 程明山点点头,两人在一条长街上,找到一家客店,程明山要店伙开了两间清静上房,这一晚在平静中过去,第二天一早,程明山回了店帐。 中年妇人却买了一大包卤菜、包子,才继续上路,那是因为从南泉往南,这一路上,只有稀稀落落的人家,中午没地方可以打尖,一直要到塔埠头才有镇集。 两人走了二十来里路,中年妇人叫道:“程相公,我们歇一忽儿再走好吗?” 程明山知道她不会武功,从昨天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走了八十来里路,可能脚走酸了,这就点头应“好”在路旁找了一处大树底下,坐了下来。 过没多久,只见一个身穿黑衣的汉子奔行如飞,从大路上奔掠而过,他从大树经过之时,还回头打量了两人一眼,才朝前赶去。 程明山看他装束,和前晚两个黑衣人相似,心中不觉一动,暗道:“莫非此人就是街着自己两人来的了。” 中年妇人自然也看到了,低声道:“程相公,这人朝我们打量,我看他眼光不善,只怕和前晚两个人一路的呢!” 程明山道:“他们又不认识我们,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了。” 中年妇人道:“那我们就快些走吧,只要赶到灵山卫,就可没事了。” 程明山当然不会把黑衣人放在眼里,但他并没多说,当先站起身来,中年妇人,仍是跟在他后面,继续上路。 又走了十来里路,中年妇人抬头看看日头已直,就在身后叫道:“程相公,日头直啦,咱们该休息了。” 这里正好有一片深林,她走到树林底下,找了一块大石坐下。 程明山把手中一包食物,打开了纸包,放到她身边的大石上。 两人吃着包子,中年妇人放下了小乌,自己一边吃,一边还喂着小乌。 经过两天时间,小乌和程明山也熟悉了,他喂它卤牛rou,它也吃了。 中年妇人笑道:“小乌平日只有小姐喂它才吃,别人喂它,连闻也不闻的,但它居然接受你喂它的东西,那就表示和你程相公有好感了,你抱抱看,看它要不要你抱?” 程明山依言伸出双手去抱它,小乌居然跳到他膝上来了。 程明山高兴的笑道:“小乌果然把我看成它的朋友了。” 一面轻轻摸着它的头,小乌也显出友善之色,用舌头添着他的手。 中年妇人欣然笑道:“这样就好了,还有一半路程,程相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