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破刀开明月环计细述详委 (第4/6页)
客堂中站着一个头盘小辫的瘦小老头,还在打着呵欠。 荆云台一指瘦小老头,朝程明山、荆一凤两人道:“程贤侄、凤儿,快去见过张老前辈。” 程明山目光一抬,就认出瘦小老头就是黄河底卖梨膏糖的张老实,心头不禁又是一怔,暗道:“看来黄河底真是卧虎藏龙,只要看到荆云台对他如此恭敬,这张老实就不是等闲之辈了。” 心中想着,一面朝张老实恭敬的作了个揖,说道:“晚辈程明山见过老前辈。” 张老实嘻的笑道:“咱们见过。” 荆云台道:“程贤侄,这位张老前辈,和令师熟不熟,我不知道,但和嵩黄二老,却是老朋友了。” “熟,熟,嘻嘻!” 张老实笑着耸耸肩道:“你忘了这个姓程的娃儿,还是我小老儿跟你提起来的呢!” 荆一凤也跟着叫了声:“老前辈。” 张老实两颗豆眼骨碌一动,嘻的笑道:“小姑娘,你爹有没有告诉过你,那张紫金面具,就是小老儿送给你的。” 荆一凤一双眼睛一亮,说道:“晚辈记得爹说过,那个紫金面具,是一位武功高不可测的前辈高人送的,我可不知就是你老人家送的咯!” “不高,不高!” 张老实连连摇头道:“小老儿比你小姑娘还低上半个头呢!” 人家说他是高人,他偏缠夹着说比姑娘还矮。 荆一凤道:“我不管,老人家,你一定要教我一招才成。” 张老实朝她挤挤眼,又朝程明山呶呶嘴道:“这娃儿花样多着呢,他会背后丢石子,那才好玩呢,你不会叫他教?” 荆云台道:“凤儿,不许跟张老前辈胡闹。” 张老实嘻的笑道:“其实小老儿却挺喜欢她这样子,几时到黄河底去,小老儿请你吃梨膏糖。” 说到这里,忽然好似想到什么,手搔搔头皮,回头问道:“荆老弟,你巴巴的深更半夜赶来,到底有什么事?” 荆一凤道:“这时候才不过初更呢?” “哈哈!”张老实道:“小老儿太阳下山就睡了,四更天就要起来熬梨膏,在我来说,这时候不是半夜里,还是什么?” 荆云台道:“来找前辈,是想请前辈给咱们三人易个容的…” 张老实问道:“你们三个要易什么样子的容?” 荆云台道:“随便前辈,只要别人认不出来,小女要改扮男的。” “这个容易。” 张老实道:“你们是不是一路走?” “不!”荆云台道:“他们是兄弟,走在一起,我不和他们走在一起。” “那好!”张老实道:“小老儿去拿东西,你们坐一坐。” 转身往屋后走去。 荆一凤问道:“爹,张老前辈是一位前辈高人,那一定不是叫张老实了?” 荆云台道:“这还用说?” 荆一凤问道:“那他叫什么呢?” 荆云台道:“张老前辈没说,为父也不好说了。” 荆一凤想了想,又道:“爹不肯说,那就算了,但女儿有一个疑问,爹一定要回答女儿。” 荆云台摇摇头,蔼然笑道:“你这孩子,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好,你要问什么?” 荆一凤道:“张老前辈既是一位很有名的前辈高人,认识他的人一定很多,他在黄河底卖梨膏糖,那里龙蛇杂处,每天有许多人经过,怎么会没有人认识他老人家呢?他是不是也易了容?” “这还用问?” 荆云台笑了笑道:“不然,为父会带你们来求张老前辈么?” 荆一凤又道:“那么爹怎么会认识张老前辈呢?” 荆云台道:“张老前辈是为父先师叔的至友…” 荆一凤道:“原来爹从小就认识他老人家了。” 荆云台还没答话,张老实已从里间走了出来,嘻嘻笑道:“小老儿认识你爹的时候,比你现在,至少还要小上八九岁呢!” 荆云台也笑道:“前辈说得是,那时,晚辈不过十一、二岁。” “差不多!” 张老实道:“那年好像是冬天,小老儿是一时兴起,上峨嵋山找猴儿酒去的,你爹刚在山上练轻功,还当小老儿是怪物,给小老儿一弹弓,咱们就这样认识了,嗨,你不知道,当年你爹跟你娘结亲的时候,还是小老儿做的大媒呢?” 荆一凤看他手里捧着一只黑黝黝的小木箱,忍不住问道:“老前辈,你这小木箱里放的是什么?” 张老实缩着头,耸耸肩道:“这叫做百宝箱,里面自然是小老儿的法宝了。” 他把小木箱放到一张小桌上,拉过一条木凳坐下,然后打开箱盖,回头朝荆云台问道:“你要改扮一个怎样的人?” 荆云台道:“前辈看如何合适?” 张老实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荆云台道:“晚辈想扮一个相面测字的,就可以到处走走,不致被人起疑。” 张老实点头道:“那就只要普通人就成了,一个平凡的脸孔,就没人注意了。” 说完,从一个小抽屉中,拿出一张比手掌还小,很薄的面具,然后双手掌心,一阵搓动,把那小面具放在掌心,两手合拢,过了一回,才放开双手,用手轻轻的拉着面具,那张小面具,经他一拉,就渐渐拉长,也拉大了许多。 程明山心中暗想:“他双手互搓,一定是把功力运在掌心,才能把小面具化软了。” 张老实一面拉,一面不时的侧脸打量着荆云台的脸型,不多一回,已把面具拉好,伸手拿起小木箱上面的一格,里面放着许多小瓶,他打开两个瓶盖,倾出少些有颜色的粉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