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一篇檄文引发的血案 (第1/3页)
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发的血案 建安四年十月末,张绣归降。 自此,南阳郡被一分为二,其中自稷县以北,尽归曹cao,占居三分之二,约二十六县。南阳郡共歹个县,刘表坐拥攘县以南“个县,只占居三分之一的面积。 张绣的归降,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动荡。 曹cao此前攻伐宛城,死了一个儿子,一个侄儿。但不计前嫌,依旧接纳了张绣,显示出公私分明的大度。而且,张绣归降之后,曹cao依旧使张绣驻守南阳,拜南阳太守办满宠返回许都,接掌廷尉一职。随后曹cao又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屯兵宛城,还让三子曹植,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此时的曹植,年不过七岁,才思出众,甚得曹cao喜爱。张绣因此,而放下心来。 张绣这一归降,顿时打乱了刘表的计划。 此时,自淮南出访荆襄,请求刘表能够接纳。 刘表在三思之后,并没有反对,甚至还温言宽慰麋些,并让出唐子乡,供麋些一行人驻守。 同时,刘表还让麋些设法和刘备联系。 在信中坦言:你我同是汉室宗亲,本应相互依持。 如今天下大乱,汉室朝纲不振,有jianian贼乱政。所以请玄德看在宗室的情分,前来荆州协助…” 这是一个刘备无法预计到的变数。 在汝南时,他万万没想到,张绣会归顺曹cao。 如今张绣归降,使得许都南面多出一道屏障,同时更打开了荆襄门户,曹cao随时可以进攻荆州办刘表需要一只看门犬,所以便想到了刘备。 若张绣没有归降曹cao的话,刘表断然不会接纳刘备。可现在他即便愿意,似乎也有些来不及了。 刘备已经从青州抵达邯城,并甚得袁绍看重。 而袁绍讨伐曹cao在即,刘备也不会轻易的离开袁绍…” 总之,局面似乎变得复杂起来。 曹cao随即在许都开始了最后一轮布置,命盛霸出兵东平北海两郡,其目的就是要死死牵制住袁谆,令袁谆不能轻举妄动。大河两岸,火药味儿越发浓郁起来,双方的局势,一触即发。 十一月,旗县迎来了建安四年的初雪。 雪势并不算太大,雨雪交加,使得气温陡然间变得极为寒冷。 曹朋随曹汲抵达憔县,欲归宗认祖口不过,归宗认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古人对宗族的看重,是曹朋这个从后世而来之人,根本无法想象。必须要一代一代的对照,生辰,经历,以及过往种种。只有将族谱上的每一代人确认清楚,才算是通过了这归宗的第一关。 而后,宗族还要盘问曹汲的过往经历。 等所有事情都确认下来,则选择多道吉日,归宗认祖。 这还是曹cao督促的结果,否则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曹朋倒也不太着急,反正许都也没什么大事,他大可以放松心情,尽情的游览樵县周遭景致,还不时随曹汲拜访宗族大佬,拉近关系。 曹氏宗族有多大? 很大! 从曹腾那一辈儿算,就有分了三支。 到曹cao这一代,但只是宗房,也就是嫡传子弟,就有十几支;而其他分房,林林总总也有十几房,整个曹氏宗族加起来,单单是曹姓子弟就有上千人,更不要说那盘根错节的亲戚。 曹氐和夏侯氏,有极为亲密的关系。 同时,还与当地另一大宗族华氏,关系密切。 华氏如今并不太显赫,而且论其宗房,也不在樵县本地,属外来户。但扎根旗县,已有多年,其历史甚至还要超过曹氏和夏侯两家。华氏的宗房,在平原郡高唐县,如今最有名的一个,便是前豫章太守,如今在别策府上担任客卿的华歆华子鱼。不过,那关系已经有些疏远,旗县华氏和高唐华氏之间,早已经断绝了往来。 旗县华氏,以行医经商为主,宗族也近千人。 听上去也不差,但是和曹氏、夏侯一比,显然差距甚远。 “你说华坨就是华氏族人?” 曹朋诧异问道。 在他身前,是曹姓的一个子弟,名叫曹融。 他也是宗房子弟,专门负责接待曹汲和曹朋父子。两人坐在酒楼上,聊起了旗县的风土人情,这言语之间,不知不觉便扯到了本地望族之上。 提到望族,自然不能不提及樵县华氏。 “是啊,那老儿医道极为高明。 前两年祖婆生病,还是那老儿出手医治。只是他常年在外,游历四方,并不常在家中停留。 不过年前从涅阳回来之后,就没有再出门。 我听人说,他在家里编撰什么医书,整天闭门谢客,谁也不见。那老儿脾气挺古怪,好端端要写什么医书?以他的本事,在谈县开一个医馆,必然是生意兴隆,偏偏犯了性子,以至于靠族人救济。前些时候,听人说他得罪了族中的大人,所以有意断了他家的月例…” “这么说来,华坨家境不好?” “何止是不好,是非常不好。” 曹朋心里,不由得一动。 他招手示意夏侯兰过来“持我名刺,到华府走一趟,告诉那华坨,问他愿不愿意出任少府太医令。如果愿意,少府所藏医书,他可以随意翻阅后另外,告诉他,张机将赴许都。一在东汉时,医生的地位并不算太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