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狸长虹_第二章师恩亲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师恩亲情 (第5/11页)

心中微微一凛,暗自忖道:“我若以“清平世界”之招式来化解,必然令其受伤,如若闪避,则不知他的剑法是否已能收发自如?”

    这只是眨眼间事,上清真人心中作了个毅然决定。只见他身形微挫,一条身子离地面也不过寸许,在玉麟的剑幕笼罩下,贴地飘飞出三丈之远。

    这时玉麟也便仗剑落地,只见一大片衣襟,被风吹起,飘向碧落岩下。

    原来在玉麟使出这招“恩怨两清”之时,本以为师父必以剑化解,那时即可相机变招,谁知他的长剑向师父斜肩带背劈到时,师父却疾忙收剑,仅将身形往斜里倾倒。他暗叫一声“不好”!便将劈出的剑势,猛然一撤,饶是如此,上清真人的飘飘衣衫,也被削落一片!

    玉麟身形落地时,看着师父的衣襟,兀自出神,他想不出以师父老人家的身手,何以未能化解这招剑式呢?

    然而,他那里会知道师父之用心!

    以上清真人那种武功己臻化乘之境的身手,况又是面对目己所参悟的剑法,自然不难破解。

    也正因如此,上清真人拚著身受危险,也不愿有伤爱徒,故而未用破解之招竟然闪身走避!

    玉麟怔仲间,只听上清真人哈哈大笑道:“麟儿,适才这一招“恩怨两清”用得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看来你的剑术,已尽得为师心法,再勿须我担心啦!”

    玉麟本以为师会对其斥责,如今反而对他夸奖,心中更觉惴惴不安,随乃叹然答道:“师父赞誉,徒见不敢承当,徒儿在恩师面前,永远是无知而渺小的!适才徒见无礼,剑损师父衣衫,望恩师想罪。”

    上清真人就是喜欢玉麟这种秋虚,乖巧,于是心中更觉受用,面现悦色道:“鳞儿,凡事不必过于歉虚,就凭你这一手,不是我目无余子,纵观当今天下,汝辈中不再作第二人想,就上一辈的人物,据我所知也找不到几个…”

    老人微微一顿,看了看衣衫破碎处,复又笑道:“就凭这一点,师父今天也要认输啦!兵戎相见,此乃常事,徒见何罪之宥?况且以我所知,如非你剑术已至收发自如,此时破碎的恐怕不是衣衫,而是我的这把老骨头啦!”

    以当时情况而论,老人这话确非实言。

    玉麟此时已渐领悟,师父何以未曾破解这招式,今复听师父如此一说,心中更觉感动,随道:“蒙师父爱护,弟子即使粉身碎骨,亦难报师恩万一!”

    上清真人原以为玉麟毫无临敌经验,蓄意考验一番他的机智,并籍以增进其见识。因此,适才一出手的剑势,都凌厉无匹,使玉麟不得不拚出真才实学,以应付其连续抢攻。

    上清真人与玉麟过招剑术,乃是当今江湖上以剑法擅长的各大门派剑术精华绝招,混杂使用,是以玉麟虽则仅是与师父一人对招,实则不啻已与各大门派高手,逐一交锋。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上清真人何许人也!几招过后,便已看出爱徒在剑法上之成就,实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不但化招折式,剑法熟练,且处处均能抢著机先,而将一套“上清奇门创法”参悟出精微独到之妙,每招递出,均使人感到有无比的压力!

    上清真人对徒弟武功,已觉至为满意,如今一听玉麟复又说出其未道破之心事,更觉爱徒无论武功、心性、机智、颖悟,处处超人一等,心下包然乐甚!

    于是他在玉麟话毕,并未答言,只是仰首望天,纵声一阵长笑…

    笑声宛若龙吟,响彻山谷,历久不绝!

    笑声中充满了真情的流露,十四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他已为武林创造了一朵奇葩,已放出灿烂之花!

    玉麟对师父如此的真情激荡,还是破天荒第一次见铁,既不明就里,更不敢发问。

    倏然——

    长笑之声止住,上清真人敛容对玉麟道:“麟儿,我独你的成就,极为满足,总算是我的眼光不错!十四年的心血也有代价了…”

    老人忽然唏嘘一声,又道:“然而你要记住,江湖之上,波谲云诡,险诈百出,单凭个人真实武功,那是不够的。你必须随时随地,提高警觉,害人之心帷不可有,但防人之心绝不可无。

    凡事三思而行,多用机智,少用力取,处处藏拙,不可任意显露,如此立身行事,自必利多害少。”

    玉麟送忙答道:“师父金玉之言,徒儿必当奉为规箴。”

    上清真人又趁机考问了玉麟一番,待人接物,应对进退的各种常识。玉麟均能于日常所学中一一对答如流。

    然后,师徒两人又印证了一回拳掌,玉麟使师父一切都甚感满意。

    上清真人忽然抬头看了一下天色说道:“今日时候还早,趁此我再和你比赛一下轻功如何?”

    玉麟觉得师父今日的兴致特别浓厚,随迭忙应道…

    “徒见遵命。”

    于是师徒两人,各展绝顶轻功,跳涧越峰,一路往前奔去…

    清风岭是劳山的巅峰,岭上生满此松,古树参天,毒虫野兽出没,人迹罕绝。

    这时,正有两条人影,似星飞丸泻般向岭上奔来。

    这两人的轻功造诣,已近乎于御风飞行之境界,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只见前面的那人,抱柚摆摆,葛衣飘飘,犹如一只玄鸟,一掠之间,便是十丈开外。后边紧紧跟随的白衣少年,虽然一纵也是十丈左右,但始终与前面之人保持约七八丈远之距离。

    眨眼间,两人纵上岭巅,前面那人落脚于一块岩石,姿态从容,中气十足,却原是一位六七十岁老者,后面跟踪而来的竟是个十七八箴的少年。

    此时,只见这老者若有所觉的轻咦一声,对来的少年道:“我们到前面林内看看去!”

    未待少年答言,便纵身跃去。

    这老少两人,如影随形般跃入林中,始一落脚,便听到一阵“啯啯”之声,起自前面不远处,于是循声趋上。

    忽的老者拉了少年一把,随即轻轻纵到一株大树身旁。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年少略微一怔!但他即听到那“啯啯”之声,正来自屏身大树的不远处,探头看去,不禁使他几乎警叫出声。

    原来这“啯啯”之声,乃是由一个庞然大物所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