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七星剑阵 (第5/11页)
…一定是的,不然,七星峰上防守得何等严密,他怎会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三元观,窃经行凶之后,从容遁走? 玄真道长脑际中电似的掠过这些想定,一边吩咐九名弟子,掘土掩了师弟清真道长与三名门人,一边向兀自发楞的疯侠说道:“老疯子还在那里装什么蒜?妖人既已逃走,今日之局,至此暂罢,不过,你们少林派既然插手管事,那么这笔血债,就须由少林派偿还。” 言毕,也不待疯侠还腔,把手一摆,率领著九名弟子,头也不回,转身而去。 疯侠给神算子秦大川敷药之后,见“了因”也只足肌rou受伤,并未死去,顺手拍活了他的xue道,包扎妥当,由两人搀扶著,缓缓的朝开封城里走去。 他们仍然回到“东台客栈”住了“了因”秦大川两人,经疯侠的少林“金创药”之治疗,几日之后,便已痊愈。 疯侠回想当时情况,情知徐玉麟之突然失踪,绝非如玄真通长所言,使用什么妖术逃走,其中必大有文章,但在此久等,也并非办法。三人计议之下,决定先赴嵩山,由疯侠面见净心大师,说明一切,倘获少林派之谅解,便留山等候几日,如徐玉麟依然未至,则再设法寻找,或返飞云堡去,与紫阳玉女共商良策。 这里暂时按下疯侠等三人,准备动身前往器出不提,且说:玄真道长率领九名门下弟子,不日返回武当山三元观,见了掌门师兄青虚道长,禀明经过。 青虚道长是武当派十二代掌门人,年已古稀,虽为二清门下弟子,但嗔念甚炽,好胜争强之心颇重。当下一听玄真所说,便因清真之死,悲愤填膺,须发俱张,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玄真见掌门师兄如此震怒,随缓言观道:“掌门师兄,请暂息怒,以保重身体。本教所受耻辱,固须湔雪,但此事既牵扯少林派之掌门师兄,我们必须从长计议…” 青虚道长倏地目露杀机,把面前几案重重一击,霍然站起,道:“一国不存二君,一山难容二虎。少林派领袖天下武林,为时已不算短,净小老和尚自鸣清高,表面上不问江湖之事,暗下里却由门人与邪教妖人为伍,其用心如何,不问可知?今既证据确凿,我们就趁此机会,尽起门中高手,向净小老和尚要妖人飞云堡主,倘彼交人不出,干脆来个血洗少林寺,岂不师出有名,两天下武林领袖地位,亦将由本派取而代之。” 这番话可以说是青虚的由衷之言,他自接掌掌门以来,已早有此雄心,只是时机未至,而少林派行事又素极稳重,未有把柄被他抓住,故乃隐忍于怀,未敢轻举妄动。今既有此大好时机与借口,怎肯错过。 玄真道长虽较为深算持重,但亦雄心勃勃,是以青虚道长心语一出,不谋而合。 他微作凝思,灵机转动,缓缓说道:“掌门师兄雄图,师弟甚为赞成,我们武当派剑术冠绝武林,高手辈出,那一件比不上少林和尚,为何不与之一争雄长?不过…” 稍停,继又接道:“以本派贵力来说,眼下与少林仅在伯仲之间,倘若要使此举马到成功,万无一失的话,以师弟愚见,不若将妖人飞云堡主在三元观中所为,公诸武林同道,以激众怒,然后以师兄武当掌门之尊,具发英雄帖,联合峨嵋、青城、昆仑十点苍各大门派,声讨包庇妖人的少林寺僧,彼时,少林派孤掌难鸣,必俯首就范,而我更进而由妖人飞云堡主手中,夺获‘紫玉狸’,寻求‘玄天秘笈’,则领袖武林之位定矣。” 青虚道长听罢玄真这篇雄图谋略,怒气已息,不由拂髯笑道:“师弟向以机智过人见称,此番宏论尤有见地,令愚师兄甚为佩服,尔后运筹帷幄,全仗师弟啦!事不宜迟,吾立即具发英雄帖,分派门人赴各大门派,并以专函,向被邀门派,揭发少林寺与妖人飞云堡主勾结逞凶之事,订于十二月十五日,齐集嵩山少室峰下,共襄义举。不知师弟还有什么高见?” 玄真道长道:“蒙掌门师兄器重,师弟愚鲁之才,诚恐难负所望,不过为了本派威望,师弟自当勉竭惊骀,戮力以赴。” 青虚道长笑道:“师弟何必过于自谦,这事就如此决定,现下你可先去妥为筹划,谋定而动,自为善策,本派距离嵩山最近,以待向各大门派投帖之人返回,立即行动。” 于是玄真道长辞出,分别筹谋去了。 午夜。 少林寺。 这座建于高达三千尺,林泉清幽,岩壑深遽,中岳少室峰上的北魏古刹,自达摩祖师东来,卓锡于此,收徒传艺,创派上宗,成为、国国术之正统,数百年来,执武林牛耳,被江湖中人视若泰山北斗。 时下,月色蒙胧,山风呼啸中,不时的传来几声巡更梆铃之声,震破寂静的夜空,余音缭绕山际,回荡不绝。 显然,这所武林重地,自从庄经楼事发之后,已经加强了戒备与警觉。 突地—— 大雄殿的屋脊上黑影一闪而没,但在此一闪之间,已经惊动了手中一名高手。 淡淡的月光下,只见红影微晃,直向大雄般的屋脊掠去。 当那红影停落之时,那一闪而没的黑影又出现殿角,然在眨眼之间,直如一缕轻烟似的,向少林寺外飘渺而游! 那红影原是位身披红色架裟的僧人,他望着那黑影纵去,并未追赶,仅是“咦”了声,便飘落殿前。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身著红色架裟的僧人,由大雄般的另一角上旋出。 两个红衣僧人见面之下,都不由面现惊讶! 但见后来的红衣僧人,向四周瞧了一眼,说道:“大师兄谅必也看到那黑衣人了吧?” 原来这被称为大师兄的和尚,正是“四金刚”中的禅心大师,后来的和尚则是禅同。 禅心大师沉吟片晌,答道:“看是看到了,但在当世武林中,我实在想不出这人是谁,竟然有如此超人轻功?…”竟自闭目凝思起来。 禅同大师道:“这人曾至庄经楼,师弟就是由那边追来,但晃眼便不见了…” 他说到这里,稍微一停,接道:“程师叔已经向师父解释过,本寺失经杀人之事,绝非飞云堡主徐玉麟所为,师父犹在半信半疑中,以师弟看来,今夜莅寺之人,很可能就是正凶,因为此人轻功路数,以及衣著,都与徐玉麟大不相同,若然,这人是谁?” 禅心大师僧地双目精光电射,向禅同道:“师弟,你既奉师命看守庄经楼,职责重大,请即速回,莫要看了歹人调虎离山之计!” 禅同答道:“庄经楼上,尚有‘参’辈中四个弟子,我想还不致出什么岔子的。” “还是小心一些好!”禅心轻喟一声道:“我们少林派近年以来,甚少牵入江湖事非漩涡,实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