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起刀不落_谁把谁玩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谁把谁玩了 (第2/6页)

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去了。

    汤姆·汉克斯率八人营救组“拯救大兵”但“大兵瑞恩”却不愿按别人的线索选择命运,他拒绝了“拯救”战争与残酷与“大兵”的固执使之付出沉重代价。

    美国大兵为什么要拒绝拯救?中国“大兵”为什么逃避美意?这恐怕是翻山越水的汤姆·汉克斯们要想一想的问题。

    瑞恩说:我的弟兄们还在这儿。他要为一场正义的战争固执下去。

    隋波说:我的父母不能担惊受怕。他不想在无谓的比赛中纠缠下去。

    看来“洋士兵”与“土士兵”之间有些不同。前者用生命澄清了人性的关键,后者却在所谓“清白”的情况下让传闻更加纷飞。

    中国“大兵”逃了,唱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逃了。所以大兵不是英雄“拯救大兵”与“大兵逃跑”本身并没有多高尚的意味,拯救是中国足球的本能,逃向1999后,隋波又从1999逃跑。

    “你说你,想要逃,剩下的空虚要不要?”——王健林说要逃,但他回来了;周建国说要逃,但他也回来了——让人逃跑的是悲哀,让人返回的是诱惑。然而大兵隋波可能一逃不返了,因为这里只剩下“空虚”他能追逐的诱惑只是职称。

    巴顿说:“一场战争对人员能形成形成种感觉,一种是恐惧,一种是诱惑。”“大兵瑞恩”留下来的原因是诱惑,正义的诱惑使他不惜肝脑涂地:“大兵隋波”逃跑的原因是恐惧“比赛的恐惧”让他在被洗得清白之后一逃了之——这不仅仅是心理素质。

    大兵逃跑之后,我只想起两句话:

    鲁迅说:“街市依旧太平,流言耳不忍闻。”

    瑞恩说:这一切都无法抹去——然后他跑在汤姆·汉克斯们的墓前。

    假球与放屁

    这是一间大屋子,大屋子里坐满人。一阵怪异的声响后便充满了怪异的味道。

    “谁放的屁?”如果谁胆敢厉声发问,那他就太蠢了。按世俗的逻辑,心虚的人率先发难。

    因此,通常放屁的人不吱声,至多脸红一红——屁嘛,来无影,去无踪,实不可能当众扒了裤子寻找“证据”的。

    一切尽在不言中。“言”也是游戏规则。

    但事情倒有例外,要是这屁太响(或太臭),引得众人都盯了他看,为了“绝处逢生”也是不妨走一步险棋的——“谁放的屁?!”放屁者率先发难,当年韦小宝便屡试不爽,现今已成为一种时尚——比如说“假球”反击战。

    把“假球”与放屁相提并论实有一种妙趣——

    两者都登不得大雅之堂,而且人人捂鼻厌之;但它们不是原子弹,绝不会带来毁灭性打击(当然,恐龙放屁之毁灭说另当别论)。

    屁不可不放,憋在肚子里会五脏六腑“积怨”甚多,这是生理需要;假球不可不打,一意孤行曲高和寡则树敌太多,这是“国情”需要。

    一屁放之清气升浊气降身体舒泰;一球假之人气升压力降大家发财。

    最重要的是,两者都只闻其臭不查其证,具有“无色、透明”的不可知性——所以,裤子扒不下来“取证”“录音带”更是断然不会公之于众。

    百利一害,自然就有了“精于屁道”的韦小宝,甚至招呼一干拥趸:“好臭,太不像话…”大有凛然之色。既保全了自己又惭愧了对手。

    倘若这屋子里人人都在放屁——场面就蔚壮观了,人人心里有鬼又争先恐后“不言”倒成了把柄。

    这时。“证据”一说完全失灵,因为证据只是一个“屁”罢了,你不可能冒着恶臭的危险高举一把浊气——瞧,这就是“证据”

    一个没放屁的人从屋外走来,冷笑:贼多了,当然就没贼了。满屋子人势必怒目相向:“胡说,这屋子根本没人放屁——你要拿出证据…”众志成城状。

    “假球”多了,自然不假;屁放多了,自然不臭——这是真理。

    幽了一默

    中国足球玩不懂“性感”之后,就只能去玩“幽默”

    据说现在吸引异性的主要还不在长相,在于一种特质魅力,这是一种能把你的心脏弄得怦怦直跳的力量。“性感”者如里奥纳多“幽默”者如德赛斯——那个在《虎口脱险》里又蹦又跳的小老头。

    我们的赛季与别人阴阳颠倒,因此当全世界最“性感”的英超开打时,我们的甲A却在“幽默”中奔向结尾。

    关于“孙继海上场资格风波”就有一种幽默感,平安本在进行捍卫自身利益的悲壮行动,而足协也按着自己的规矩进行辩释,但偏偏中途杀出个“8月1日”还是“7月29日”的争论(据报载)。

    一方是专门负责转会事宜的权威机构,另一方正在为生存权利苦苦拼争,按理应对这条“时间生死线”一目了然,偏偏忽略了——直到那纸传真很幽默地出现(也据报载),平安才陡然发现传真上有一条“天大的线索”

    就像一个警察路边招手只不过想搭个“顺风车”不料却发现驾车之人居然是个酒鬼;或者就像那个保安不过拎了电筒照常巡夜,却照出个意外的惊奇的“WaterGate(水门事件)”

    还有比这更幽默的。龚建平只顾着“发牌”却忘记了数数,结果让孙继海像“ET”般混入人群继续乱跑。我现在终于相信“技术失误”的说法了——而且是“算术失误”但中国足球是一定要亮出点“特质魅力”吸引市场的,既然我们学不来阳光般灿烂的贝帅哥的“性感”就不妨像德赛斯那样来点“噱头”从虎口中脱险。

    比如说很幽默的那一句“3号隋波”就会有很幽默的那一段结尾——录音带里大多是些yin词秽语。

    又比如说很有些“正本清源”意味的“打假行动”居然拖上一条摆不脱“记者采访权利”的硬尾巴,就像会扬起支击的老虎尾巴一样。

    长达20年来,中国足球都在悲剧中挣扎,可能,下一步我们得生存于“喜剧”之中了。

    鲁迅说过,不能嘲弄别人,不妨有时嘲弄自己罢,这才是一个真的现状。

    中国足球说,不能幽默对手,只能幽默自己。这也是一个真的现状。

    因此,性感不了的我们会渐渐变得幽默起来。好比那个长得如搬运工的老歌星对天嘶嚎,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幽了自己一默,引无数美女竞折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