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城市城市 (第3/3页)
好吃的,所有的疲惫都不足一提了。 就在老张掰着手指数年关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老张和几个工友被塌方的煤矿埋在了地下。 等老张被救出来,一同被埋的工友当中有两个由于缺氧已经死掉了,老张在担架上伸了伸胳膊,眼泪终于还是流了下来。 这年春节,老张是借钱过的。老张从山西回来的时候没有拿到一分钱,因为煤矿出事被查封了,煤矿老板被拘,老张眼看要到手的工资也没有影子。 次年春天一变暖,老张又踏上了去往山西的路,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挖煤而是去五台山贩卖药材。 五台山的气温很低,老张就捡白天最热的时候出去,天一变凉就下山,一天下来,多少有些收获。 老张住在山脚下一户老农家里。老农没有妻儿孤身一人。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老张就陪老农说话,老张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惬意,因为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夜里,老张做了一个梦,梦中老张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他用这些钱在城里买了房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屋里玩耍。 9、 就在老张对未来生活满怀乐观之际,一件祸事又降临在了老张头上。 在一次贩卖药材的路上帮人推车时,车轮把老张的腿压断了。当时天非常的冷,等车开走之后,老张才看到自己腿上的鲜血已经凝固了,有些已经结了冰渣。 老张被人背到了山脚下老农那里,草草地包扎之后,空荡的山里就剩下了老张疼痛难耐的呻吟声。 好在有老农照顾,几个月后,老张的腿竟奇迹般愈合了,除了落下阴天腿疼的后遗症之外,其余与以前一样。 老张回到村子里后就不再出去打工了,王雪梅怀孕了。 又过了段日子,王雪梅生下了一个女孩,随着新生命的降生,老张心里对生活的热爱又如烈火般燃烧起熊熊的烈火来。 后来,老张的大儿子出生了。等老张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之后,村子里终于有了第一所小学。王雪梅成了村子里第一任校长。 而此时,老张的一家才算真正意义团聚,他和王雪梅也结束了分居两地的状况。 孩子们陆陆续续的都上学了,老张的父亲也去世了。而老张也开始变得苍老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张老。 老了的老张有些闲不住了,除了打点地里的庄稼外,老张学会了木匠的手艺,隔三差五的就被人请去做木匠活。 老张以为这样平静的日子会一直延续下去,可是这一切因为小儿子考上大学而终结。 小儿子考上了省城的一所著名大学,老张要送他到学校报道。 这是几十年以后,老张首次踏上去往大城市的道路,老张的心随着颠簸的汽车上下起伏,很久以前的画面一幕幕的在脑海里演过,那些远去的记忆在瞬间变得模糊而又鲜活。 老张心底的那个梦又开始复活了。老张仿佛听到了它的不安的躁动的声音。 大城市毕竟是大城市,等老张和小儿子达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老张匆匆地办理了缴费手续,在学校食堂里随便吃了些饭。 天已经黑下来了,老张决定第二天早上再返程,于是老张住进了学校安排的房间里。 那一晚,老张陪小儿子逛遍了校园,校园很大,他们俩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老张和小儿子坐在教学楼前面的空地上,他们眼前不时有人学生走过,老张的眼神就会追随着他们,在他们身上停留片刻。 老张说,全变了。 你说什么?老张的小儿子没有听清楚。 没什么,老张说,老张感觉自己的话很不真实,仿佛是穿过好几十个年代漂了过来,晃晃悠悠的没有分量。 10、 从省城回来,老张的心就不能再平静了。 老张对王雪梅说,雪梅,你还记得我的承诺么,我们总有一天要到城市去生活。 王雪梅的眼神有些迷惑,她问,你打算好了? 老张没有直接回答,他像是自言自语的说,是时候了。 从那以后,王雪梅看出老张的异样来了。她发现老张开始关注起城市的信息来了,在花钱方面,老张也节省了很多,最要命的是,老张竟然跟人学起了打烧饼。 老张所打的这种烧饼城市里压根儿就没有,只是先县城小范围内畅销,从送小儿子回来的路上,老张就已经发现了商机。 老张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他全身上下又洋溢起了年轻时所具有的朝气,他每天早早地起床,生火,和面,打烧饼。 老张变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快乐的小老头。 老张的家人也支持他的想法,率先作出行动的是老张的小儿子,他把老张打的烧饼拿到省城去卖,结果被一抢而空。 既然去城市,首先必须要选择一个城市。经过深思熟虑,老张把眼光投向了保定市。因为,老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保定市里生活。 目标定了,剩下的路就由自己走了。老张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城市里租了个门脸,专门经营烧饼及早点生意。 因为城市里少见,老张的生意很火,引起旁边几家早点店的老板总是怒目相视。老张不予理睬,老张心想做生意靠的是本事,谁有本事谁赚钱,现在讲究和谐社会,我还怕你们怎么着? 老张越来越火爆的生意终于把同行惹火了,一天夜里,老张的店铺被人砸了个稀烂,老张看着满地的狼籍,蹲在屋子中央嚎啕大哭起来。 哭过之后,老张报了警,这件事让老张凉透了心。 十多天过去了,案子依然没有进展。老张不傻,老张知道其中的原委,那天下午,老张在护城河堤上蹲了好久,老张站起来之后,一个决定就已经诞生了。 老张关了店铺,重新回到了村子里,在汽车站等车的时候,老张的泪终于忍不住奔涌而出。 而此刻“城市”彻彻底底成了老张心里一块永远揭不开的伤疤。 2009-10-11中午于廊坊张学璞/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