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那里您不是在自己的地方亲被 (第6/8页)
;在《河那边》和《树下》,一位陌生人穿过一个酒吧,他长得很丑;海明威这样描写辛格莱·刘易斯(SINCLAIRLEWIS)的丑陋,刘"被这个残酷的描写所深深伤害,在小说发表三个月后去世"。如此这般,诸如此类,从一个告发到一个告发。 小说家从来都要面对这种传记的疯狂而捍卫他们自己,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看来,这一疯狂的典型代表是圣-伯夫以及他的名言:"文学与人的其余一切不是有区别,或至少说,可以分开的。"理解一部作品因而要求首先了解人,也就是,圣-伯夫明确道,知道对一定数量的问题的回答,即使它们"似乎与作品的本质相异:他对宗教如何认识?他怎样受自然场面的影响?他对于女人的问题、钱的问题,如何表现?他或富或穷;他的起居制度,日常生活的方式是什么?他的恶习或弱点是什么?"这种几乎警察式的方法要求批评界,普鲁斯特评论道,"使自己被一切可能的关于作家的情报所包围,核对他的书信、询问凡是认识他的所有人…" 然而,"在所有可能的情报包围下",圣-伯夫(SAINT-BEUVE)①做到了不承认他那个世纪任何一位伟大作家,不承认巴尔扎克,不承认司汤达,不承认波德莱尔;在研究他们的生活过程中,他注定地错失了他们的作品。因为,普鲁斯特说,"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品。与我们表现在我们的习惯中,在社会上,在我们的缺陷中的我不相同","作家的自我仅仅表现在他的书中"。 普鲁斯特与圣-伯夫的论战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强调:普鲁斯特并不谴责圣-伯夫的过分夸张;他不揭露他的方法的局限性;他的评判是绝对的:这一方法对于作者的另一个自我视而不见;对他的美学意愿视而不见;与艺术不相容;反对艺术;厌恶缪斯。② —— ①CHARLESAUGUSTINSAINTE-BEUVE(BOULOGNE-SUR-MER,1804-PARIS,1869),法国作家,文学批评家。 ②MISOMUSE,作者创造的法语中词,由词根MISO派生而成,见《小说的艺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版,113页)。 十二 卡夫卡的作品在法国以四卷成集出版。第二卷:叙事和叙述片断;也就是说:所有卡夫卡在他生前发表过的,加上所有人们在他抽屉里找到的:没有发表的短篇小说,没有完成的素描,第一稿,被取消或放弃的稿本。对所有这些用什么次序排列?出版商遵守两个原则:1)所有的叙事散文,不分其特点、种类、完成的程度,都置于同一水平上;2)按年代顺序排列,也就是说以其产生的年代为顺序。 所以卡夫卡自己编辑并出版的三部短篇小说集(《沉思》,《一位乡村医生》,《一名禁食冠军》)在这四卷书中不是以卡夫卡所赋予的形式被介绍;这些集就这么简单地消失了;组成它们的那些特别的散文被分散在其他的散文中(与素描、片断等等在一起),按照年代顺序;卡夫卡的800页的散文就这样成为一片流水,其中一切都化在一切之中,一片没有形式的流水,如同只有水才可能成为的那样,水流去,随它挟走好与坏,完成与未完成,强与弱,草稿与成品。 布洛德早已声称他对卡夫卡的每一个词都凝聚了"狂热的崇拜"。卡夫卡作品的出版者对于他们的作者所触摸过的一切也表现了同样的绝对崇拜。但是,我们应当理解绝对崇拜之神秘:它同时,而且命中注定,对作者的美学意愿作绝对否定。因为美学意愿既表现在作者所写之中也表现在他所取消之中。发表作者曾经取消的与对于他决定要保留的作新闻检查是同样的强jianian行为。 在一部个别作品的小宇宙中作删节行之有效的,在整体作品的大宇宙中作删节同样有效。这里也同样,在总结的时刻,作者在他的美学要求指引下,经常摈除使他不满意的东西。所以,克洛德·西蒙(CLAUDESIMON)不再允许重印他早期的作品。福克纳明确声称"除去已印出的书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想作为痕迹留下来,换言之,这指那些翻垃圾的人在他去世之后可能找到的任何东西。他所要求的因而是与卡夫卡所要求的同样的东西,而且和前者一样他被遵从的结果是:人们出版了他的所有可能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东西。我买了马勒(MAHLER)的《第一交响乐》,由小泽征尔(SEIJIOZAWA)指挥。这部四乐章交响乐开始时包括五个乐章,但在第一次演奏之后,马勒最终去掉了第二乐章,在任何发表的乐谱中都找不到了。小泽征尔却把它重新并入交响乐;这样每个人便终于可以理解马勒在取消这一乐章时是完全清醒的。我还要往下讲吗?要列的单子没有完。 卡夫卡作品在法国出版的方法并不使任何人震惊;它符合时代的精神:"卡夫卡要从全部来读,出版者解释说,在他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没有一种可以要求比其他种获得更大的尊严。我们作为后人便是这样决定的。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判决,并且应该接受它。有时人们走得更远;人们不仅拒绝在各种类之间的任何等级,而且否认存在着几个种类,申明卡夫卡在所有地方只说一种语言。 总之,到处被寻找或者始终被期望的经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完美巧合将会和他一起实现。" "经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完美巧合"。这仅仅是圣-伯夫口号的一种变调:"文学与作者的不可分离。"这个口号提醒:"生活与作品的统一性"。这使人想起那句错误地归属于歌德的名言:"生活如一件艺术品。"这些有魔法的短句既是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当然,人所做的与他本人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反-真理(不管不可分离与否,创造总是超越生活),抒情老调(生活与作品的统一性永远被寻找和到处被希望),它们表现为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式的状态,失而复得的天堂,尤其暴露了这样的欲望:向艺术拒绝它的自主地位,把它推回到它诞生的地方,回到作者的生活中,把它化在这个生活中,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理由(如果一个生活可成为艺术品,艺术品还有什么用?)人们嘲笑卡夫卡给自己编辑的短篇小说集的顺序,因为唯一有价值的顺序是由生活所规定的那一个。人们对艺术家卡夫卡不屑理会,这个人用它的晦暗不明的美学把我们置于一种难堪之中,因为人们所要的是作为经历与写作相统一的,那个与父亲关系极困难,而且不知道如何对待女人的卡夫卡;海尔曼-布洛赫当别人把他的作品放在与史维沃和霍夫曼斯达尔的小背景下的时候,表示了抗议。可怜的卡夫卡,连这个小背景都没有特许给他。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