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缘 (第1/3页)
第一章 缘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 唐朝是个欣欣向荣的朝代… 首都长安,每年涌入无数异域商贾,带来充满神秘气息的异域香料、美丽奢华的布匹、精工不凡的簪钗环镯贩售给中原的居民,或者交换具有当地特色的物品。 在商言商,以物易物,不同的文化便是这样开始交流的。 随着这种文化的交流,胡语及胡服也渐渐跟着时兴起来,尤其以女子身上的穿着与配饰最为明显。 在大街小巷,好些豆蔻年华的少女穿着仅以深色贴身衣物为底,薄纱为辅的清凉服装,三三两两、成群结伴地谈笑走动着,旁边的路人亦视若平常,并不认为她们的打扮有伤风败俗之嫌。 "啧、啧、啧…"萨多尔看到一个称赞一个,见两个叹一双,事实上,他那双眼珠子瞠得比铜铃还大,简直就快从眼眶里掉出来了。 "你呀…收敛点吧!五弟。"他身边突然传来告诫声,那语调听来不疾不徐。"否则,别人会把你当成登徒子的。" "吱!说的是什么话?世上有我这么英俊的登徒子吗?我岂会是那种下流的人?我只不过是…麻…口水流得比别人多了几滴而已,有那么严重吗?"他赶紧擦着不小心从嘴角流淌出来的液体,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好、好、好,你不是登徒子。"那轻柔好听的男性嗓音居然反过来低声下气的哄着他。"谁不知道咱们楼兰国第五世子萨多尔是个风流而不下流、多情而不专情的好男儿呢!这样总行了吧?" 他那半讽半褒的话,当下教萨多尔无法反驳。 "我说三哥,你也未免太古板了点吧?"萨多尔只能以"男儿本色"这一点来大做文章。"像你这种古董级的观念,姑娘家们才不爱呢! "是吗?"被称为三哥的男子并未因这种挑衅的话语而动气。 "当然是啊!你看看。"萨多尔特地领前跨了两步,朝两名正准备走过他俩面前的小家碧玉微微一笑。 "呀!"两个女孩娇羞又喜悦的惊呼一声,她们哪里见过这么俊俏又好看的异性,而且居然还是来自域外的年轻男子呢!两人都不约而同的以双手捧住自己热烫的羞红脸颊,扭扭促怩地在萨多尔热情有加的目光下依依不舍的离去。 "哼哼哼!"萨多尔嚣张地双手掐腰,一头棕色近淡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三哥,这下子你总算见识到我的魅力了吧? "是是是!"萨辛瑞不以为意的笑了,他是真的佩服起弟弟的魅力无边,"我认输便是了。 于是,兄弟俩并肩走在中原唐土最热闹的商道上。 尽管身处在为数众多的异邦人士中,但这一路上,他们仍然是最受注目的对象。 或许是因为萨辛瑞那头呈现暗金,仍如蜂蜜般发色的关系吧? "公子,要不要买串糖葫芦?包甜的。"一名手提竹篮的中年妇人上前兜售着一串串红红的、甜甜的民间小点心。 "好啊!"萨辛瑞欣然的掏出铜板付钱。 "喂!三哥,你不觉得一个大男人边走路边吃东西很奇怪吗?"萨多尔受不了的嚷嚷起来。 "不会呀!"萨辛瑞丝毫不以为意,咬了一口糖葫芦。"你听过有什么规定说大男人不能吃糖葫芦吗?" "也对!"萨多尔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唔…他完全不能理解这个个性温雅斯文的三哥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不过真奇怪!为什么他突然有一种被三哥反讽的感觉呢? 呃…可能是他想太多了吧! "丝啊…从大食远道而来,最上等的丝喔!" "这种宝石名为玛瑙,包准是公子从来不曾见过的好货色。" "要不要来颗块果子尝尝?这可是域外的珍果哩!" 在道路两旁的摊贩商店,传来各式各样的叫卖声,他们争先恐后地替自己贩卖的商品促销,使得市集里显得热闹非凡。 每一处店子或铺子前面,或多或少都有人在伫足、观看、挑选、购买。 那些穿着气派的员外老爷,买的是古董或珍玩;挽着发髻的大娘,买的是菜蔬rou鱼;至于那种绑着冲天炮的小娃娃们,买的可能就是甜点儿、玩具了。 萨辛瑞踏着悠闲的脚步,享受着闹中取静的安详气氛。 他向来喜欢如此,每当他处在喧嚣之中,他的心灵反而更能沉淀下来,能够思考,并回忆起许多事情。 至于他在想什么呢? 很多很多罗!他会想起远在中原之外的家乡…楼兰;他会想起娘亲的坟,以及那束他临走前放在坟前的白花;他也会想起临行前父王替他选好的未婚妻都儿。 "三哥,既然咱们已经晋见过大唐天子,办完该办的事了,留在这长安城内也没多好玩,不如就早早打道回楼兰吧?啧!我家那七名小妾肯定巴念我得紧哩!"萨多尔叨叨地念着,口水几乎已经淌了一地。 "五弟,你别忘了,这次我俩身负楼兰使者的使命并不只是如此而已,"瞧着弟弟一脸馋嘴的模样,萨辛瑞淡然的一笑。"咱们还必须留到替大唐天子祝贺寿诞之后,以尽楼兰礼节之数,你难道忘了吗?" 大唐天子乃西域之间的"天可汗",是他们楼兰人得罪不起的。 "啊咧…"萨多尔的大掌往自个儿的脑袋瓜上一拍,"你不说,我倒是真的忘得一干二净啦!这么说来,我还得在这长安城内待上两个月?天啊…好长的一段日子啊!"他只能无力的叹息,无奈的让他的宠妾继续独守空闺了。 "怎么?"萨辛瑞询问道:"你不喜欢留在长安城吗?这里可是号称全天下最富庶繁华的都城耶!" 没错!中原在隋代之后,使进入唐代经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