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逃亡者的生活感想 (第4/4页)
自己的命运,两人横渡人潮,又踢又打、低身闪过攻击、以肘部往后猛敲、夺下对方的警棍狠狠回击。 看得法拉不禁频频咂嘴合计四十次,然而“寡不敌众”乃兵家最高真理,灰色军服群卷起一阵狼紧逼而来,重重的包围与擒拿终于制伏反叛者。虽然有不少人被撞飞或被推开,最后他们仍然成功完成一半的任务。男人被压在地上,女人则有如魔女般敏捷地穿过人墙逃逸无踪。 于是,方修利继前些日子被亚瑟斯·铁达尼亚伯爵捉拿之后,再度遭到其兄哲力胥·铁达尼亚公爵所捕。 Ⅳ 我怎么老是被抓呢?方修利有点佩服自己。这叫倒霉,还是自己太笨?这个问题另有解答,因为铁达尼亚的组织力远超过逃亡者的想象,依照麦佛迪中尉的说法来看,铁达尼亚比反铁达尼亚来得认真多了。 被捕的方修利并没有遭到囚犯般的虐待,但也不可能得到礼遇。他被严密监控着,一群只能以年轻力壮来形容的男子负责看守他,此外脖子还被套上金属项圈,一听说有高压电就不能逞强,只有谨言慎行地与他们好好相处。 多纳德·法拉并没有对囚犯报上姓名,所以方修利不知道他的来历,眼前这姓名不详的铁达尼亚人告知了他的命运。 “哲力胥公爵的母亲气冲冲地说要活活削掉你三十公斤的体重。” “她要帮我减肥吗?” 方修利的回答实在缺乏想象力,铁达尼亚人只有露出怜悯的笑容说明:人类的皮肤总重三十公斤,意思就是哲力胥公爵的母亲要活活剥去方修利全身的皮!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脑筋转弯让方修利脸上的笑意冻结了。 对多纳德·法拉而言,替哲力胥公爵捉拿方修利只是偶一为之的消遣,他最关心的只有选举。 方修利找不到机会逃脱,也无法得知外界状况,就这样连续吃了十五顿饭,菜色不差,却无法提振食欲。 难道我就要像那个铁达尼亚人所讲的一样,被剥皮而死吗?想到那种可笑的死法,方修利升起一股火气。他经常身处与铁达尼亚敌对的际遇,然而这并非出于自愿。在凯贝罗斯会战中大破亚历亚伯特·铁达尼亚是因为他在克尽艾里亚市都市舰队司令官一职,之所以杀了亚瑟斯·铁达尼亚是因为那个变态伯爵害死了莉拉·佛罗伦兹,每次方修利都处于被动,从来不曾主动挑战。 然而方修利并没有将想法化为言语,就算自己是被逼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有种自虐的感觉。逼急了就反击,呵,这不就是草食动物的行动模式吗?并不是说草食动物逊于rou食动物,只是一昧重复相同的防御与反击模式,反而让rou食动物图了个方便。反正身系囹圄什么事也不能做,方修利只有不断沉思。不过无所事事的幽禁生活很快便结束了,而且终点还主动走向他的身边。 那是方修利囚禁于铁达尼亚驻巴格休惑星代表处第六天的事。拘留所的门无声地打开,走进一个身穿灰色军服的中年男子;此人应为铁达尼亚军事组织中级士官,极短的平头加上冷硬的蓝眼珠,为哲力胥·铁达尼亚公爵的幕僚凯兹少校。 “来吧,你可以直接晋见哲力胥·铁达尼亚公爵,真太便宜你了。” “我才不想见他。” 方修利如小孩般冲动的反驳并没有挑起士官一毫克的情绪,他只是露出刻薄一笑走近囚犯,带着不知人权为伺物的态度轻而易举地抓起方修利,方修利被迫飞离地面两公尺,立在下士官筑成的圆圈当中。 接着被迫在灰色墙壁的重重包围下步行移动了八十公尺的距离,转了好几个弯之后,来到一道正面看来大得吓人的门扉。紧接着一阵公式化的应答,门在方修利眼前敞开然后背着他关闭,于几近完美的机械性程序逼使下来到这里,方修利还来不及培养应有的恐惧与不安就被当成货品运到了目的地。 方修利眼前忙着一名在魄力与威严上凌驾他数段以上的男子,毋须报上姓名,硕壮的骨架与厚实的肌rou,这名男子就是“威武”这个名词的拟人表征。此人年龄比方修利少两岁,就外貌与仪表来看,此人显得比较年长。 此人正是哲力胥·铁达尼亚公爵,他凝视着被强行带来的俘虏有十秒半钟的时间,眼神仿佛在观察一只直立步行的熊猫,观察一旦中止他才开口: “不肖之徒方修利就是你吗?” “不是。” “不是?事到如今还想狡辩?” 哲力胥朝俘虏的脸投以侮蔑的视线。 “若你不是方修利,那又是何人?” “他的双胞胎弟弟。” “胡闹!你骗谁啊!”哲力胥的雷喝撞击着耳膜,使方修利花了五秒半的时间才得以重整反击的态势。摇头甩开耳内的残响,他那张硬嘴的引擎才开始发动。 “胡闹的是你们吧!我几时反叛过了?部下或臣子违背主君才叫反叛,我可是从没拿过铁达尼亚的俸禄啊!”“大胆狂徒!” 出乎方修利意料之外,哲力胥并没有动武,只是啐道: “很好,嘴皮很利,再磨亮一点看能不能斗得过我母亲,我没兴趣折磨双手反绑之人,但我母亲可不一样,你要明白,我母亲同时也是亚瑟斯的母亲。” 哲力胥转过身,宽厚的肩膀断然拒绝与方修利持续这毫无意义的对话。方修利这才明白自己在哲力胥眼中有多么微不足道,哲力胥只把方修利视为“母亲次子的仇人”方修利是平息其母内心偏执与盲爱的活道具,而不久就是死道具了。于是方修利下定决心,他已经被逼到死胡同了,所以他决定脱离眼前连草食动物也会反击的困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