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_第226节英国人发疯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节英国人发疯了 (第2/3页)

用的了列强都是一伙的满清的赔款都可以缓着四州说那么点关余乃“盛赏怀的到了内幕消息。急匆匆的匿小晤

    “这有什么很正常。

    只要他们能缓过气就能卷土重来。眼前的损失惨重但是将来可以加倍夺回。英国政府不希望汇丰银行倒下所以动员了大部分的资金入远东。其他列强国家却希望汇丰银行衰弱到一个相当的低度然后失去对华经济命脉的掌控由他们取而代之。”

    “其实这次我们从汇丰银行抢到的东西价值远不止三千万英镑他们要不是为了堵这个窟窿其实只需要数百万英傍就能稳住局面度过眼前的挤兑狂潮就好了。不过我估计挤兑潮几天就会过去因为汇丰银行这几天兑付的巨额资金足以让市场满意它的信誉度。看吧资金还会回流汇丰银行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然后接下来就可以不断的修补窟窿慢慢的把损失填上。弥补这些损失只要几年就可以。”

    李秉衡的一番解说让大家恍然大悟。的确其他遭受损失的外国银行也并不着急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在支持在汇丰银行身上遭受的损失很快就可以弥补而且等汇丰银行缓过劲来这些还可以拿回来。

    “看明天的股市吧我们已经有一些动作了。”

    之前的几天橡胶股票的交易量迅的放大大幅低开后迅上扬然后小跌收盘。

    李秉衡一直留着资金准备作为最后的托盘迷惑英国人让他们继续进行毫无意义的对汇丰银行的拯救。

    伦敦也是如此李秉衡要感谢海底的那条电缆它可以使得伦敦与上海同步而不是像几个年前那样要滞后几个星期。

    英国本土输血输的越多越及时。越是深陷其中。

    第二天的股市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随着有利银行的宣告破产以及资产清算的消息股市开始了之前许多人担心的大崩溃。

    怡和洋行走有利银行的大股东。号称“洋行之王”的怡和这次是彻底的载了。

    香港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控制香港的是港府、汇丰、马会、怡和。”

    可见汇丰银行与怡和洋行地的地位与财力怡和洋行也是英国商品向华倾销的最大黑手当然还有万恶的鸦片贸易这就使得它也成为了李秉衡的目标。

    与汇丰银行牵扯最深的怡和只能放弃有利银行它也无力去拯救这家在香港的总行同样遭受洗劫的下属产业最为明智的抉择便是壮士断腕。

    受到它的影响不仅是橡胶股票。其他有外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股票全线下跌虽然这个时代的股市规模并不大但也颇为壮观。

    当然最壮观的还是一天之内有十七名外国人跳入了黄浦江内成为异国他乡的一缕孤魂。

    最震撼上海滩的事件终于生了。那家所谓的兰格志橡胶公司所有的资产证明与各项合同协议都是假的;就连在苏门答腊与爪哇的橡胶园也被证实只是种植了一些经济作物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橡胶。

    而且其他的数十家橡胶公司大多如此或者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令人充满美妙的幻想他们终于被揭露了美丽的外表露出了最丑陋也最讽刺的真面目。

    当初来上海股市创办橡胶公司的那批人全部的人间蒸不见踪影甚至就像没有在世界出现过。

    德怀斯疯了彻底的疯了任凭是谁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获利出局的那部分人正在哪个地方疯般的大笑吧他们将恶果全部留给了汇丰等银行以及各家金融机构。尤其是后来推出股票抵押业务的那帮蠢蛋们。

    不仅是德怀斯所有在这次股市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的人都快疯了。之前涨到数百两银子的橡胶股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废纸而且他们的资金都在这里面不动产也大部分抵押了出去转眼间他们就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所有头脑清醒的人不约而同的意识到汇丰银行完了而且完蛋的不仅是它还有一大堆的倒霉蛋。

    这次股市热潮投入的资金规模是原本历史上的三倍多也就是说有一亿多两银子的损失将会由倒霉的投机者们分担。

    汇丰银行全部算下来在这次股市中损失的金钱不下于三百万英镑。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当头一棒。

    如果是别的投资失败亏损三百万英镑还能补救但是现在不同了。它的盟友们自身难保接下来的只怕是要向汇丰逼债了。

    “汇丰银行完了彻底的完了。”

    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认识。

    “光华你说的要让我们大一笔那么资金是准备好了你准备如何布局我们都听你的。”在这次股市中收获颇丰的李平书对着李秉衡接下来的手段很是期待。

    “狩猎才刚刚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结尾我却才刚月热完身准备要出手了。”

    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一振又有人要倒霎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到霉。

    既然手中有大笔的资本那么让这些资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