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_弟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弟兄 (第3/3页)

但自己的头却还觉得昏昏的,梦的断片,也同时闪闪烁烁地浮出:

    ——靖甫也正是这样地躺着,但却是一个死尸。他忙着收殓,独自背了一口棺材,从大门外一径背到堂屋里去。地方仿佛是在家里,看见许多熟识的人们在旁边交口赞颂…。

    ——他命令康儿和两个弟妹进学校去了;却还有两个孩子哭嚷着要跟去。他已经被哭嚷的声音缠得发烦,但同时也觉得自己有了最高的威权和极大的力。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向荷生的脸上一掌批过去…。

    他因为这些梦迹的袭击,怕得想站起来,走出房外去,但终于没有动。也想将这些梦迹压下,忘却,但这些却像搅在水里的鹅毛一般,转了几个围,终于非浮上来不可:

    ——荷生满脸是血,哭着进来了。他跳在神堂〔5〕上…。那孩子后面还跟着一群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他知道他们是都来攻击他的…。

    ——“我决不至于昧了良心。你们不要受孩子的诳话的骗…。”他听得自己这样说。

    ——荷生就在他身边,他又举起了手掌…。

    他忽而清醒了,觉得很疲劳,背上似乎还有些冷。靖甫静静地躺在对面,呼吸虽然急促,却是很调匀。桌上的闹钟似乎更用了大声札札地作响。

    他旋转身子去,对了书桌,只见蒙着一层尘,再转脸去看纸窗,挂着的日历上,写着两个漆黑的隶书:廿七。

    伙计送药进来了,还拿着一包书。

    “什么?”靖甫睁开了眼睛,问。

    “药。”他也从惝恍中觉醒,回答说。

    “不,那一包。”

    “先不管它。吃药罢。”他给靖甫服了药,这才拿起那包书来看,道“索士寄来的。一定是你向他去借的那一本:《SesameandLilies》〔6〕。”

    靖甫伸手要过书去,但只将书面一看,书脊上的金字一摩,便放在枕边,默默地合上眼睛了。过了一会,高兴地低声说:

    “等我好起来,译一点寄到文化书馆去卖几个钱,不知道他们可要…。”

    这一天,沛君到公益局比平日迟得多,将要下午了;办公室里已经充满了秦益堂的水烟的烟雾。汪月生远远地望见,便迎出来。

    “嚯!来了。令弟全愈了罢?我想,这是不要紧的;时症年年有,没有什么要紧。我和益翁正惦记着呢;都说:怎么还不见来?现在来了,好了!但是,你看,你脸上的气色,多少…。是的,和昨天多少两样。”

    沛君也仿佛觉得这办公室和同事都和昨天有些两样,生疏了。虽然一切也还是他曾经看惯的东西:断了的衣钩,缺口的唾壶,杂乱而尘封的案卷,折足的破躺椅,坐在躺椅上捧着水烟筒咳嗽而且摇头叹气的秦益堂…。

    “他们也还是一直从堂屋打到大门口…。”

    “所以呀,”月生一面回答他“我说你该将沛兄的事讲给他们,教他们学学他。要不然,真要把你老头儿气死了…。”

    “老三说,老五折在公债票上的钱是不能算公用的,应该…应该…。”益堂咳得弯下腰去了。

    “真是‘人心不同’…。”月生说着,便转脸向了沛君,

    “那么,令弟没有什么?”

    “没有什么。医生说是疹子。”

    “疹子?是呵,现在外面孩子们正闹着疹子。我的同院住着的三个孩子也都出了疹子了。那是毫不要紧的。但你看,你昨天竟急得那么样,叫旁人看了也不能不感动,这真所谓‘兄弟怡怡’。”〔7〕

    “昨天局长到局了没有?”

    “还是‘杳如黄鹤’。你去簿子上补画上一个‘到’就是了。”

    “说是应该自己赔。”益堂自言自语地说。“这公债票也真害人,我是一点也莫名其妙。你一沾手就上当。到昨天,到晚上,也还是从堂屋一直打到大门口。老三多两个孩子上学,老五也说他多用了公众的钱,气不过…。”

    “这真是愈加闹不清了!”月生失望似的说。“所以看见你们弟兄,沛君,我真是‘五体投地’。是的,我敢说,这决不是当面恭维的话。”

    沛君不开口,望见听差的送进一件公文来,便迎上去接在手里。月生也跟过去,就在他手里看着,念道:

    “‘公民郝上善等呈:东郊倒毙无名男尸一具请饬分局速行拨棺抬埋以资卫生而重公益由’。我来办。你还是早点回去罢,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你们真是‘鶺鸰在原’〔8〕…。”

    “不!”他不放手“我来办。”

    月生也就不再去抢着办了。沛君便十分安心似的沉静地走到自己的桌前,看着呈文,一面伸手去揭开了绿锈斑斓的墨盒盖。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二月十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三期。

    〔2〕打茶围旧时对去妓院喝茶、胡调一类行为的俗称。

    〔3〕义庄以慈善、公益名义供人寄存灵柩的地方。

    〔4〕“先帝爷,在白帝城”京剧《失街亭》中诸葛亮的一句唱词。先帝爷指刘备,他在彝陵战役中被吴国的陆逊战败,死于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

    〔5〕神堂供奉祖先牌位或画像的地方,也称神龛,一般设在堂屋的正面。

    〔6〕《SesameandLilies》《芝麻和百合》,英国政论家和艺术批评家罗斯金(.JRuskin.1819—1900)的演讲论文集。

    〔7〕“兄弟怡怡”语见《论语·子路》。怡怡,和气、亲切的样子。

    〔8〕“鶺鸰在原”语见《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鶺鸰,原作脊令,据《毛诗正义》,这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当它困处高原时,就飞鸣寻求同类;诗中以此比喻兄弟在急难中,也要互相救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