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4/8页)
小姐的自由之身,倒是轻易恢复了,与王老六的好梦却仍难圆。因为王一亭的家教甚严,认为儿子败坏了他的门风,尤其是怕人家说他做了“善棍”得的报应——社会上一直有这样一种伪君子,借行善为名,到处募捐,饱入私囊;尤其是有些人施恩不望报,用“无名氏”的名义捐出巨款,便更是为此辈大开财源。他们的行径与棍骗无异,因而赐以“善棍”之名。善棍的不义之财积得多了,加以他们的伪面具,往往在子女面前,失去了作父亲的尊严,因而常会出不服父亲管教挥霍无度的败家子,为世人笑骂,说是“现世报”王一亭倒是真心行善,但王老六的风流韵事,会破坏了他的美好形象,所以在一顿痛责以后下令软禁。彭小姐想跟王老六通个信都办不到,只好死了这条心。 寂寞芳心的彭小姐,有个闺中密友,人称“七姑太太”她是王克敏胞妹,王克敏的父亲叫叶存善,是个候补道,在前清的广东官场中,是有名的能员;王克敏的兄妹,家学渊源,多善于交际,手腕非常灵活。“七姑太太”虽是杭州人,却久居上海;夹袋中有一批年轻貌美的“交际花”军政要员,微服闲行,只要经有面子的人介绍,都可以从她那里获得临时伴侣。在于七姑太太的好处,打场牌赌一场沙蟹、牌九,抽个几千元的头,是小意思;最大的好处,是施展美人计,完成军阀朝秦暮楚的政治交易,那笔酬劳便动辄以十万计了。 有一天彭小姐去看七姑太太,她说要带她到一个地方去玩;这个地方便是杜月笙在华格臬路新起的华屋。在那里认识了一个陈师长。问起来才知道是上海滩上新崛起的豪客,卢永祥手下的大将,第四师师长陈乐山。 陈乐山是河南罗山人,字耀珊,行伍出身,由于卢永祥的提拔,当到师长,防区在江浙交界的松江、枫径一带,这里是鸦片走私最猖撅的地区,陈乐山经张啸林的拉拢,与杜月笙合作,财源茂盛,阔绰非凡。此人好色,一见彭小姐,惊为天人;而彭小姐既爱他师长的头衔,亦爱他手上黄豆大的钻戒,更爱他雄伟的身材,因此,干柴烈火,一下子打得火热。 陈乐山对彭小姐言听计从,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彭小姐提出结婚的要求,陈乐山便立刻要跟他已生了子女的发妻离异。事为卢永祥所闻,将陈乐山找了去劝他,说:“糟糠之妻不下堂,你要玩尽管玩,不可以这样子对待跟你吃过苦的元配。”陈乐山表面唯唯称是,暗底下还是花了一笔大钱,将他的发妻“休”掉了。 在彭小姐,得嫁陈乐山亦已心满意足。第一,享用豪奢,入浴一次,耗费上百大洋,因为浴池中要加牛奶与法国香水;第二,陈乐山呵护备至,敬如天神;第三,她之行动脱轨,原是为了报复盛老五,这个心愿,由陈乐山替她达成了。“师长太太”的头衔,倒底比“盛五奶奶”来得响亮。最使她得意的是“示威”可以示到盛家,因为她以“陈太太”的身分,随着陈乐山到盛家去参加赌局,盛老五是无法饷以闭门羹。好在盛家子弟对这方面都是气量宽宏的,所以当彭小姐偎依着新夫大表媚态而斜睨故夫时,盛老五对她视若无睹。 因此晶报上有人做了一首“羞”字韵的诗说:“离燕归来坐旧楼,画梁咕语足温柔;谁知比翼已非昨,哪识人间尚有羞?” 陈乐山本是卢永祥所部的主力,但当齐卢战争爆发后,陈乐山的锐气在彭小姐的身上销磨殆尽。因此,导致了卢永祥的通电下野。 不过所谓“齐卢战争”卢败却并不表示齐胜,真正的大赢家是由福建入浙的孙传芳,而且名为孙齐夹击,事实上赶走卢永祥的是孙传芳,因此齐燮元虽因上海这个地盘面兵戎相见,及至上海到手,却不敢攘为己有。在孙传芳,此一役中不但接收了整个浙江,而且收编了卢永祥的四个师,一个混成旅,收获异常丰富,不便再公然占领上海;因而顺水推舟地送了一个人情给吴佩孚——二次直奉战争前的吴佩孚,特派湖北的一个混成旅长张允明,率部支援齐燮元,而张允明的目的,是想当淞沪护军使;同时对这个职务有兴趣的是齐燮元的部下,第六师师长宫邦铎与十九师师长朱熙,但以齐燮元硬不起来,孙传芳便支持张允明充任上海守备司令,一方面笼络张允明,另一方面也是讨好吴佩孚。 不过宫邦铎是齐燮元以前的江苏督军李纯的旧部,在北洋的资格亦很老,所以辗转营谋,又适逢时会,终于还是弄到了一个淞沪护军使的名义,与张允明隔着租界分治南北。 及至卢永祥由张宗昌护送甫下,准备来接收江苏的地盘,蛰居在租界的陈乐山认为老长官复起,自己的机会也到了,就在齐燮元离开南京,来到上海,以避张宗昌的那天,自称奉执政府秘书厅的密令,复任第四师师长;孙传芳所派的第四师师长夏兆韩,为陈乐山在第四师的心腹逐回杭州。 这一回的夺权,干得很漂亮,但正像黄膺白的“首都革命”一样,顾前不顾后,结果就像一蓬烟火,异彩纷呈,但转瞬之间,烟飞火灭。陈乐山的第四师师长做得不到十天,就让孙传芳另行派军,攻入松江,陈乐山复又仓皇逃回上海。 另外一蓬烟火是齐燮元所放,他到了上海以后,便运动宫邦铎的部下“造反”齐燮元带兵的特长是善于笼络中级军官,因此,他指挥作战不灵光,但制造分裂,策动叛变,却常能成功;宫邦铎既然无法指挥部下,只有乖乖儿辞职。齐燮元便联络孙传芳在松江的部队,联合攻击张允明;张军大溃,张允明逃入租界。齐燮元遂即自封为“淞沪联军第一路总司令”以孙传芳为第二路总司令,联名宣言占领上海,拒绝奉军南下。 此役发生于民国十四年一月十一日,时论称之为“上海事变”上海总商会在虞洽卿及李平书的策划之下,乘宫邦铎、张允明被逐的机会,宣布上海不设军职、不驻军队及将兵工厂迁移他处,以期永免兵祸。孙传芳见机而作表示支持;段祺瑞则将孙传芳与齐燮元分别处理,奖励孙传芳的军队退回浙江,而对齐燮元则下令查办。于是所谓“淞沪联军”昙花一现,旋归沉寂。 当张宗昌到上海时“淞沪护军使”这个多少人艳羡的职称,已经执政府明令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