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美好憧憬 (第3/3页)
席会议,或者不列席会议,也要坐在会议室门口等。不,不是坐在会议室门口等,而是坐在她办公室里面等,就坐在娃娃头曾经爬在上面睡午觉的那个沙发上等。天涯常客知道,散会之后,娃娃头肯定要回她自己的办公室,即便是为了方便一下也要回办公室,因为在公司的时候,娃娃头从来不去公共厕所方便,因为她是公司的皇帝,是女皇,女皇需要方便,那也是“御便”当然不能与打工的一并处理,所以,娃娃头要方便,肯定是回她自己的办公室,在她自己办公室里面自备的那个小套间里面的小卫生间里方便。 “嗨,是我,天涯常客。”天涯常客说。故意说得异常轻松,神采飞扬。幸亏九月半和叶小舟不在,如果在,他们又要笑话他故作潇洒了。 “啊,好,这样,我正在忙,过一会儿我给你打过去。”娃娃头说。说完,立刻就把电话挂了。 天涯常客的大脑这次倒没有缺氧,所以没有表现为茫然,而是非常清楚,清楚地认识到他现在既不能去工地,也不能去公司,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娃娃头现在到底是在工地还是在公司。从她说话的语气和声音背景判断,娃娃头似乎还不在深圳,而是在外地,在外地的一个什么地方跟什么重要的人物谈重要的问题,所以,天涯常客即便一下子胆子大了,豁出去了,敢去了,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既然都不知道往哪里去,怎么去? 天涯常客现在很想找一个人说说,或者是找一个人咨询一下,问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该怎么办。但是,这样的事情,该找谁商量呢? 天涯常客把自己的朋友检索了一遍,发现不能找九月半和叶小舟,也不能找王主席或程部长,而只能找张正中。 天涯常客喜欢交朋友。在深圳,天涯常客有三圈朋友。一圈是九月半、叶小舟、烟头、右手、八分斋这样的朋友,准确地说是他现在作为自由作家这个圈子里的朋友,另一圈是王主席、程部长还有李书记这样的朋友,准确地说是党政机关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朋友,最后还有张正中、娃娃头、陈小强、徐才江这样的朋友,也就是当初自己做企业时候的朋友。天涯常客懂得待友之道,知道不同圈子的朋友一般情况下不能把他们扯在一起,这就叫人以群分,现在他是为娃娃头的事情找人商量,当然不能找自由作家圈子或党政官员的圈子里的朋友商量,而只能在当初老板圈子里面找,这样一找,就找到了张正中。 关于张正中,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天涯常客把社保关系从娃娃头的公司里迁出来之后放到他那里的那个张正中。关于天涯常客和张正中的关系,这里也就不用介绍了,介绍起来太复杂,有灌水的嫌疑。简单地说,张正中就是《外企经理》当中的那个张启镛。当初《外企经理》出版后,张正中去北京参加财富年会,在亮马河饭店,一个比他更大的老板对他说到这本书,说做老板的都应当看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表面上是写外企经理的,其实是写老板的,起码是写老板与经理人之间关系的,所以当老板的都应该看看,并且问张正中:那里面的张启镛是不是你?张正中当时还没有看到这本书,所以没有立刻答复,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回来之后,让秘书把书买来,一看,发现果然是写他自己的,并且知道老朋友天涯常客居然摇身一变成作家了,于是,打电话给天涯常客,半真半假地说:我要跟你打官司。天涯常客一听,高兴了,说:太感谢了!你已经进入中国富布斯排行榜了,如果你一跟我打官司,我想不出名都不行了。说得张正中哭笑不得。 天涯常客这时候给张正中打电话。是秘书台。天涯常客留言,非常简单:“天涯常客,本机。”不大一会儿,张正中把电话打回来。 俩人先是相互吹捧。并且捧得有水平。所谓有水平,就不是“干捧”而是“湿捧”捧得非常具体。 天涯常客说:前两天一个朋友想贷款,请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信贷部马总吃饭,硬是喊天涯常客作陪。席间,马总说,贷款没问题,需要担保,如果是其他单位担保,比如深圳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受信额度一笔最多一千万,如果你们有本事找到张正中的担保公司担保,一次可以三千万。于是,天涯常客就对张正中说:你牛了。 张正中则说:前两个礼拜参加政协常委会,某领导拉住他,问他是不是认识天涯常客。张正中以为天涯常客犯了什么事,所以不敢说认识还是不认识。领导说你要是认识他就好了,可以让他写写你,写一本《中科智的智慧》,就像《联想想什么》一样,并介绍说天涯常客是专门写老板的,如果需要,这位领导可以帮张正中引见。于是,张正中就对天涯常客说:我见你得通过领导引见了。 吹捧够了,天涯常客把心中的苦说了。 张正中听了,先是一顿笑,然后是祝贺,最后是提出要求,要求等他们结婚的时候,证婚人非他莫属。 天涯常客想都没想就先答应了再说,然后迫不及待地问他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好办,”张正中说“发手机短信呀。” 天涯常客一听,嗨,我怎么没想起来呢!于是,不再多话,赶紧说谢谢,把电话一撂,就忙着给娃娃头发短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