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_第四十三章帝位下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帝位下三 (第4/4页)

寅…殿下应该认识他罢?”

    赵琦点点头:“胡明仲是宣和三年进士甲科,以前他在太学时我也与他见过几次面…”说着,他悚然一惊“高兄弟,你怎么知道我认识他?…莫非所有与我打过交道的士子官吏,你都探过底?”

    高明光避而不答,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他继续说道:“胡寅与赵鼎素来交好。如今胡寅逃到太学躲避,赵鼎想必也会逃去投奔。”

    “是吗?那就好。无论如何,决不能让他跑掉。如此人才,一定要留下来!”

    “是!”高明光一口答应下来“今晚我出去后,会让人看着的。”

    赵琦点了点头,然支持他登基的官吏不少,但几乎都是些希求幸进的jianian侫,真正有些气节和才能的官员都对他不屑一顾,如赵鼎这样的:收服一两个就算幸运了,现在碰上了,就决不能放过。

    “对了…我府里的人怎么样!”

    “都还好,殿你的府邸没人敢sao扰…也多亏了殿下你离开前下的命令,让府里出面救济太学。现在国子监里的太学生和官员都靠着府内的存粮过活,那种提起筷子吃饭下碗来骂娘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那些士子们对府中的人倒也还算有礼。”

    赵琦听着笑了笑。自从在海新闻中看出赵瑜有引金人南下的意图,赵琦当即命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秘密搜购了数千石粮食存在府中,如今倒派上了用场。

    “既然城内还算安稳,那城外呢?金虏里如何?勤王军又如何?”

    高明光面色然的摇着头:“城南青城寨金虏大营天都有几十具女尸被抛出来,据说连帝姬和太上、今上的嫔妃都有。”

    赵琦不以为意:“亡国之君的场就是这样什么好在意的。他们世受天下奉养,如今不能守土落到这个下场也是理所当然,当年太祖皇帝对花蕊夫人宗皇帝对付起小周后来,还不是一样手段?只可惜那些民女,为那昏君受多少苦…说起来还要多谢高兄弟你啊,若非你将我的妻儿先一步送走,不然恐怕也是一个结果。”

    高明光叹道:“早知有今日,当日绑也要将殿下你绑出东京!”

    “早知有今日,不须你绑,我会自己主动走的。

    ”赵琦苦笑的说着“不过事已至此,正好给我一个逃出牢笼的机会。我可不愿像东京城的那些宗室,被人当猪养着,等到国破家亡,妻女都沦为胡虏的玩物!自己的命自己攥着,我不想交到别人手里!”

    “殿下说的是!”“…勤王军那里怎么样了?”

    “勤王军完全没有动作!”高明光又是摇头,这些天他根本打听不到勤王军的准确情报,唯一知道的就是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勤王军并没有与金人接战。

    “怎么回事?”

    “可能是缺粮,据我所知,这几年,除了开封、陕西外,大宋所有州县的常平仓都空了。开封是国都、陕西是前线,这两个地方都有数年的存粮,但京东京西却没有。二三十万勤王军聚集开封四周,十几天功夫,周围州县的今年刚刚上交的那点秋粮估计已经被吃空了。”

    赵琦压低声音急问道:“那老种还能等到金人过河的时候吗?会不会不战自溃?!”

    “这就不清楚了。”

    “是吗…”赵琦把失望藏在心底,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是金人顺利带着靖康皇帝和宗室们北返,而他以天子的身份盘踞东京,整顿兵马,等待赵瑜的反应。而现在两边僵持着,对他并不是好消息。

    “王兄那里呢?有没有什么动静?”停了一会儿,赵琦再次发问。

    高明光道:“听说天津和旅顺的驻军已经出动,去攻打平州,直抄完颜宗望的后路。”

    赵琦一惊:“消息确实吗?!”

    “应该不大可能!今年天太冷,大约快赶上大观四年【注1】了。这么冷的天气,北方必将暴雪。旅顺、天津都是以步兵为主,都无力大举出兵攻打平州。最多派些骑兵sao扰一下。”

    观四年,几乎是大宋建国以来最冷的一年,那一年,大宋各地州县冻害大起,温州的荔枝全数冻死,而太湖上都结了冰,冰上还可以通车。许多在湖心岛上种柑橘的果农,因为运送粮食的船只无法出动,因此被饿死了不少。而两浙,包括山岛,降雪从前一年的十月一直持续到四月。而今年的情况,比起大观四年也好不了多少。

    “而且…”高明光继续道“这个消息是从淮西传过来的,而不是河北。”

    淮西在东京东南,燕地的消息从那里传来,自然不可能是真事。“是王兄使人散布的吗?!”

    “应该是!”“…王兄的反应好快!”

    “是啊,说不定大王现在已经起兵了!”在高明光记忆里,赵瑜一向深谋远虑,总参谋部作战司的参谋们更是远胜诸葛,当年长生岛一役,将金虏的反应算计得淋漓尽致,远隔万里来援,与完颜娄室进攻的时间只差了三天。能一战全歼近十万,靠得就是战前的谋划。

    赵琦的脸色有些发白,若是赵瑜动作太快,那他的计划根本无从实行,整顿兵马,收拾人心都需要时间。

    狠狠的甩了甩头,把心中的胆怯全都压下去,赵琦问道:“还有其他消息吗?”

    “其实还有一事,据说昨日日落后,有几十骑金兵从西北面进了青城寨。”

    “…这事很重要吗?”赵琦奇怪的问道,才几十人,能说明什么?

    “嗯!”高明光重重的点头“因为一刻钟后,金军全营都起了欢呼声!”

    注1:按照竺可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十二世纪,尤其是北宋末、南宋初这二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冷的几段时间之一。而金人南侵,也与这一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联。(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