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水上擂台笑话百出 (第1/2页)
第二十一章 水上擂台笑话百出 “走,我们投降吧!” 由郑雷领头,大家默默无声的走出路亭。 足步缓慢,心情沉重,刚刚走出不过十丈,忽听一声斥喝道:“站住!” 郑雷首先停了下来,众人显得毫无主意,亦跟着垂首而立。 “帮主有令,你们速速把刀箭放在地上。” 郑雷回首看看大家,走在郑雷身后的蓝衣大汉牵着青儿沉声道:“小哥,我们都完了!” 郑雷摇摇头道:“弓箭钢刀,放在地上。” 众人依言放下,郑雷又道:“你要他们,让妇孺们站起来。”黑衣大汉用劲的叫道:“你们放起我们的老弱妇孺!” 金乌帮的又传言道:“你们先退后五步!” 众人依言而退。 不久,金乌帮的人已经令所有妇孺站起,一个个哭哭啼啼的集中在前面,五六十人会坐在地上,被四五十个执着明晃晃大砍刀的壮汉,团团围住。 金乌帮的人又叫道:“帮主有令,金弓庄主受召进见!” 原来牵着青儿的蓝衣壮汉就是庄主,他向郑雷点点头,仍牵着青儿,缓缓迈进! 郑雷沉声道:“慢着。” 庄主停身回首,惊愕地看着郑雷。 郑雷道:“留下青儿,我同你前去。” 庄主将青儿交与黑衣大汉,牵着郑雷,环视众人,示意稍安毋躁,来后口身,就向金乌帮主走去。 刚刚走到中途,金与帮主的又道:“金弓庄主,你手里牵着的小孩是谁?” 庄主征然停住,望着郑雷,无以为答。 郑雷一身蓝缎紧身劲装,腰紧丝巾,足登一双赭色快靴,梳一个冲天髻,人长得聪明秀丽,英气中略带几分忧色,打扮和模样,全不像本地人士。 庄主想不起该说郑雷是谁? 金乌帮的又叫道:“帮主有令,你如有投降诚意,就先打死这小孩!” 庄主呆了,这大出郑雷意料之外,真想不到金乌帮的眼光如此毒辣! 其实,刚才金乌帮两次石雨攻击,连亭顶一块屋瓦都没有击中,就知亭中必有高人,但他们却想不到是郑雷,不过他们心狠手辣,宁肯错杀三千,亦不肯放松一个可疑人物,郑雷一看,离金乌帮主所在,至少还有二三十丈,离他预计发动突击的距离,已经不远,他轻声的道:“设法继续前进。” 庄主抱着郑雷,大声哭道:“你们是不是人。你们好残忍,他是一个小孩什么也不懂,你们为什么要我打死他?”他用这方法吸引着金乌帮的注意,他一边大步迈进,几句话说完,又前进了三四丈。 金乌帮的高叫道:“放下他,站住!” 庄主道:“我是奉命而来,我们已经缴出武器,你们难道还怕不成?” 这一句话,却意想不到的发生了激将的效力,他们让金弓庄主继续前进,再没有出言阻止。 离金乌帮主不足十丈了,金弓庄主正抱着郑雷低头疾进,忽然眼前刀光一闪,两个执大砍刀的帮徒,用刀从中间一架吼道:“站住!把小孩放下。” 郑雷轻轻用力一挣,金弓庄主知道他要下来,他刚刚把郑雷放下,郑雷哭着:“妈呀!mama!”的叫着,就往被包围着的妇孺奔去。 蓝衣壮汉亦楞了,难道郑雷真是金弓庄的小孩。 被围的妇女,敢情亦是吓花了眼,见有小孩叫着前来,也“儿呀!儿呀!”的乱叫嚷。 守着妇孺的群众,大砍刀一扬道:“不准过来…” 话还未完,郑雷早已凌空飞起“浮光掠影”绕飞一匝,只一瞬间,围守妇孺的四五十个帮众,全无声无息,哼都没哼声,就全倒在地上。 两个执大砍刀的“嗖嗖”两刀就向金弓庄主砍下。在路亭前二三十个金弓庄众,抢回刀箭,就风驰电掣的扑来。 金乌帮主亲自率领众徒就向全体妇孺围攻而至。 这种择弱而噬毫无江湖道义的行为,更为郑雷所不齿。 郑雷正在空际,扭腰展臂,由“浮光掠影”突换“飞龙身法”翻滚如轮,疾行如风,直向金乌帮主一群人冲去。 “小飞龙!” 一声惊呼,金乌帮也吓得只恨爷娘少生两条腿。众人知道郑雷就是新近扬名江湖的“小飞龙”时,郑雷正如龙一样的变化多端,早已不知去向。 他贴着树梢草丛,疾驰而去,所以不易为人发现。 他顺着港湾往里狂奔,他想看看先前那些小船的去处。 他真意料不到,这饶州城外,却如此战云密布,杀伐连连,刚刚才死亡累累,如今他早又看见又是。处人山人海的战场。 在港湾的尽头,筑了一座高台,台近水滨,台上龙飞凤舞写着大字“水上擂台” 从台口延伸约十丈,两岸有数根粗绳栏过水上,绳外挤满了小船,两岸挤满了数不清的人数,只见万头攒动,黑影幢幢。 这时水面上空荡荡的,台上虽时时有人走来走去,但比武尚未开始。郑雷不愿去挤,找一处高地,站在二三十丈外,远远的居高临下,注视场中。 郑雷觉得台柱上的对联怪有意思,反复的看了两三遍,对联是:“粉拳单打美男子,绣腿只踢丑丈夫。” 这两句话,却令郑雷莫名其妙,这明明是女子摆擂,女子摆擂多半为的是把亲,但从这对联看来,这女子恨尽天下男子,不论美丑,似乎都在斩杀之列。 郑雷虽然还是小孩子,但也不禁心感不乐,他倒要看看过女子究竟是什么模样,武功高到如何程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为何竟敢如此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在一声震天爆响的叫好声中,台上出现了一个宫装美女,美得几乎无法形容。 这女子在娇艳中眉梢眼角间,有几分妖荡的春意,看不出她是不是武功超群,更看不出她有何狂妄之气。 她环视两岸和水上,轻轻的拂袖为礼,朱唇微启,声如银铃,语似鸟啼,宛啭而出,传得又远,听得又清晰,内力造诣,实为惊人。 只听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