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恭喜公主!贺喜公主!” 门里门外,太监宫女跪倒一片,三呼千岁。 整个朝阳宫内披红挂绿,喜气洋洋。明日正午,昭阳公主凤台选婿,皇上亲临主婚,接受万民朝贺。 “云喜,望春,帮本宫沐浴。”女子低柔的嗓音中透露出些许疲态“其他的人都下去吧。” 来人正是即将大婚的昭阳公主,她乌黑柔亮的青丝挽成桃尖顶髻,耳鬓横着一枚碧玉雕琢的蝴蝶发簪,香腮染赤,耳坠圆润洁白的明珠。她云袖轻摆,裙拖六幅湘江水,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百花仙子。 昭阳公主之美,美在她温婉娴丽的气韵、美在她出尘清雅的灵秀、美在她眉宇间的书卷气。 朝堂民间皆知,当今皇上最宠两人:一为功高显赫、权倾朝野,人称“缁衣宰相”的道衍和尚;一为灵慧无双、博学广闻、贞静明大义的昭阳公主。 娶昭阳,荣焉,即可稳固在朝中的地位,成为继道衍之后的第二宠臣;祸至,她无疑是最好的免死金牌,只要昭阳一句话,定能扭转乾坤。 谁得昭阳?谁主沉浮? “公主,您属意哪家公子当咱们的驸马啊?”望春满脸欢快,在浴池中撒下粉红的花瓣。皇宫中规矩多,处处得小心翼翼,主子虽受皇上疼爱,但从不徇私护短,因此朝阳宫的人比别宫别院更加谨言慎行。公主大婚,她和云喜是贴身侍女,当然也会随着公主陪嫁过去,想到从此不必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望春打心底里欢快起来。 云喜站在昭阳身后替她宽衣,暗地里频频向望春打眼色。今天一大早,皇上就遣三宝公公来将公主唤了过去,直至此时才归,且公主神色之间微现异样,丝毫没有新嫁娘的喜悦羞怯之态。云喜心中有数,公主并不想说大婚的事。 “望春,你认为谁好?本宫听你的。”昭阳莞尔,温热的水让她稍去乏意,精神也振奋了些。 云喜瞪她一眼,摇摇头,望春只好把将出口的话咽进肚里。 “云喜,你就让望春说说看,本宫到如今也拿不定主意,也许望春还能为本宫解决这个难题呢。”她这两个贴身侍女,一个沉静稳重,心细如发;一个天真烂漫、粗枝大叶,两人都对她忠心耿耿,一个为她分劳,一个为她解忧。 “关系到公主一生的幸福,哪容得奴婢们如此轻慢,望春她孩子心性,公主怎能由着她的性儿。”云喜轻柔地将昭阳的发浸湿,慢慢地梳理着,默默松弛昭阳紧绷的神经。公主心里明明不好受,何苦强颜欢笑。 昭阳微微一笑,玉臂轻缓地拨开水中的花瓣, “望春,你别顾忌她,本宫既然允了你,即使你说错了,本宫也不会恼你的。” 有公主撑腰,望春朝云喜做了一个鬼脸, “依奴婢所看,这次参选的公子虽然都出自名门望族,但只有官拜资善大夫、太子少保的姚大人的亲侄子姚泽儒姚公子,解大学士之子解仲尧解公子才有可能当上驸马。”朝堂后宫,谁都看好这两位公子,纷纷下重注在他们身上。他们才德品行颇佳,他们的父辈也都是朝堂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受皇上倚重。 昭阳赞许地点点头,示意望春继续说,望春得意地望了云喜一眼,做势清清嗓子,引来昭阳一阵轻笑。 “可奴婢认为,姚大人虽然和皇上、公主亲厚些,但姚公子太淡泊名利,既不肯入朝为官,又不事农商,偏爱讲经道学,公主嫁过去,少不了要烦心吃苦,皇上如此疼爱公主,一定不舍得公主跟着受累。而解公子却不然,他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又好学进取,以后的成就定然在解大学士之上…” “别再说了!”云喜气恼得涨红了一张粉脸,恨不得堵上望春那张滔滔不绝的小嘴。无论这两位公子有多么的优秀,都不是公主想要的,既然非公主所愿,那无论嫁给谁,公主都不会幸福快乐。 “你何不让望春说完呢?”昭阳轻叹一声,从池水中站起身来,望春赶紧拿来浴巾替她擦拭身上的水珠。看望春一脸委屈,昭阳柔声安慰, “你虽没说完,但本宫明白你的意思,本宫知道你的好。” 望春这才转忧为喜,开始为公主着衣。 云喜从昭阳的里衣内拉出湿漉漉的长发,沉默地擦拭着。 “望春,皇后娘娘一会儿要过来,你去门外候着,到时进来通报。”只有单纯的望春才听不出来有被支走的意思,她想单独和云喜说会儿话。 望春走后,昭阳弯身坐在池边,赤脚浸在水中,上下摇晃着,望着一圈圈晕开的水纹,她思索着该如何启齿, “有些事,望春不懂,你却懂,本宫该怎么办呢?”望春的心思过于单纯,只看到了公主大婚的表面,她所思所想只是一名女子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夫婿,但身为公主,她必须有别的考量。除了姚泽儒、解仲尧以外,安敬唐之子安康的实力也不可小视,何况他还托了他meimei,也就是高炽的妃子安宁来试探她的心意。 安敬唐是允(建文帝)的旧臣,也曾权倾朝野。卸甲归田后,他还有许多门生身居要职,这些人都是归降过来的,四哥为了表示亲厚,先封其女安宁为高炽的侧妃,并下了一道恩旨说日后谁先诞下龙子就封谁为太子正妃。连四哥都生怕委屈了安家人,而现在整个后宫都知道安康倾心于她,他曾放言:若不能娶昭阳,宁可终身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