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说译文 (第4/4页)
可是,他在我说话的途中便开始便在摇头。 "我不是伪装成被杀的样子,而是现在才被杀死。"那样说的他拿出了烟斗,点着了烟。淡紫色的烟从他口中吐出,然后他继续说道,"被你所杀。" 我不禁被他所说的话吓了一跳。 "说甚么?为甚么我要杀你?" 但是他并不像在开玩笑。他沉静的说道,"因为,你便是凶手。" "甚么!没有这回事!" "不,你便是凶手,原因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把它倒转过来就可以说明白了。你应该已被杀死,但这时却出现在这里,那是因为你就是凶手。" "胡说!我在甚么时候被杀?" "你刚才不是已说过了么?第二个人、在酒库内。" "在那里被杀的人是你吧。" "不,不是我,是你。若是仍然觉得奇怪的话,再重新把那部份读一遍看看。" "我回溯小说世界,再度重读在酒库发现尸体的那部份。 "怎么样?"四条说道,"我的名字就连一次也没出现过吧。" "可是所说的推理小说专家" "的确,我是推理小说研究家,可是却并非甚么专家。若论专家,除了你天下一以外,不是就已没有别人了么?" "胡说八道!" "再接下去读其他的部份看看。你就连一次也没有再发过言,而且显示你与各人在一起的叙述也没有。很早便已经被杀的你,只是密密地在窥伺着其他人的情况。" "假如是那样的话,"我指着四条的鼻子说道,"你岂非也处于同样的情况么?你也没有发过言,也没有与各人同在一起的证据。称呼推理小说研究家为专家,也不可以说是错的。" 四条苦笑着点头,然后再吸一口烟斗,接续说道,"的确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候,我们任何一人都可以是凶手,是谁都可以说得过去。" "所以你无法不成为凶手了,因为我总算是侦探,而且还是系列角色。" "问题便在这里。"四条回复认真的表情说道,"你虽然是系列的侦探,但却是让今次这故事变得扭曲的最大原因。" "变得扭曲?" "对。尽管这是各人连续被杀的事件,但既不能把悬疑味推至顶峰,也不具有恐怖感,那便是由于你是这篇小说的系列角色侦探的缘故。即使出现了很多在其他小说中曾扮演侦探角色的人物,但最终必定仍然是你担当主角,因此读者知道你必定不会是凶手,也不会被杀死。而且,也已预先知道必是你在最后把谜团解开。你认为这种情况是正常吗?小说真正有趣的地方,便是无法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事情。" "纵然是常常那样说,但即使牺牲所说的这些趣味,从读者的期待来考虑,系列侦探还是必要的吧。" "我也承认读者的期待很重要,但却要适时适地。我也知道有不少是只顾勉强出动系列侦探、而最终则变成了烂作品。而其中的一次,便是今次的这篇故事。明确地说,只有今次你是多余的,是个多余的人物。" "多余的" 在脑海中响起了如同太鼓般的声音,那是我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 "让我抛掉推理小说研究家的头衔,以读者代表的身份来发言吧。"四条冷静地说道,"挽救这篇作品的方法只得一个,那就是把“系列侦探不会被杀,也应该不是凶手”这个读者的先入观,给彻底地推翻。为了这个原因,你便只得成为凶手了。是否这样的想?" 我想不出反驳的话来,脑袋中一片混乱。 多余的人物?这个我?名侦探天下一系列的主人公? "以后便交给你了。"四条说道。 说完之后,他立即开始显露出非常痛楚的神情。拿着的烟斗掉了下来,双手捏着咽喉,然后他便倒下,眼睛瞪大、口中也吐出了白沫。 我把烟斗拾起了来,大概设定是这里被下了毒。 下毒的人便是我吧。 就在那个时候,我在心胸附近产生了异样的感觉。不、正确地说是在上衣的口袋附近。 我把手伸进那里,手触摸到冰冷坚硬的东西。我握着,并把它从口袋中拿出来。右手拿着的,是一枝漆黑发亮的手枪。 为甚么我会持有这个东西?我曾使用它干了些甚么? 我一边在自我发问,手却一边在动着。我把枪口对准了太阳xue,手指则扣在扳机上。 这个时候,我应该拉动扳机吗? 若是这样的话,故事便可以结束了吗? 若是这样的话,本格推理便可以得救了吗? 应该怎么办? 应该怎么办? (原文初发表于"小说现代八月增刊号メフィスト"1995年) (II)杂谈感想 虽然早已知道东野圭吾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推理作家,虽然早在狼报上便已看过了稻叶吹雪的介绍,但在我真正读完这部《名侦探的规条》之前,却还是想不到这推理短篇集竟然会是那么的独特,不但每一短篇都各有不相同的重点主题,而且每一篇的结局,都同样的令人拍案叫绝。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有一种像在观看互动式舞台剧的感觉。天下一大五郎和大河原警部这两位主角拍挡,一方面在扮演着故事中的侦探和警官角色,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会偶尔暂时离开故事的舞台,面对着读者展开像相声般的对话。那些对话不但涉及故事的内容发展,并且也经常借题发挥,说出一些对推理作家、小说、诡计等的个人感想,当中更有不少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推理作家及作品,作出一定程度的讥讽。 然而,尽管说这是一部轻松幽默的谐趣推理小说,但其中所使用的各项诡计,却都绝对并不马虎了事,有好几篇的重点诡计,甚么可以称得上能够媲美其他本格杰作。《使邸宅孤立起来的理由》,是一篇几达满分的"馆"型式推理,突如其来使用叙述性诡计的那一篇,简直就像某些新本格作家神来之笔的现实写照,而作为全书总结的《最后的选择》,则充份显露出对当时推理作品的不满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东野圭吾对突破旧有推理小说模式的愿望和想法。 连载来到这里,已抵达这部《名侦探的规条》的终点,但若果已经迷上了名侦探天下一的话,仍然可以去找东野圭吾于1996年发表的《名侦探的咒缚》来看,那可算是天下一的外传故事。另外,还再有另一部同样以讽刺推理创作为主题的短篇集(并非天下一系列),名叫《超。杀人事件》,是一部冒着被推理协会除名的话题作品(当然,那只不过是出版社的宣传语句!),喜爱这类题材的读者,也不妨找来一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