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3页)
第九章 幽静的古庙内,一名和尚面色详和的诵着经,脸上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每到傍晚,西城外以卖蔬菜维生的村妇就会到这里来,可她不是来拜佛,而是来吵闹的, “熙平,求你跟我回去,家里需要你,就算你不为我,也要为那两个孩子想啊!”本名英燕的福晋,在褪去格格的光环后,已变成不起眼的妇女。 为避免她冲进庙内,只要她一来,庙里另外两名小和尚便持木棍在门外挡着。 “熙平,一切都是我的错,请你可怜可怜我,仙人打鼓有时错,只要你回来,我什么都依你,只要你不要丢下我们母女…”她很害怕失去他。 朗朗的诵经声不绝于耳,袅袅檀烟缭绕,那名和尚丝毫不受影响,敲木鱼声并未间断。 “熙平,我不信你什么都放得下!好,你一日不回答,我就天天来,看佛祖忍不忍心看世人这么痛苦!”英燕死不放弃。 “阿弥陀佛,施主,痛是什么?苦是什么?那只是种假相,只要你心里快乐便是快乐,心里痛苦就是痛苦,佛祖无法干涉的。”和尚念完经,诚心的跪拜。 “熙平,你肯见我了!”英燕喜形于色。 和尚步至门前,昂然而立“施主,贫僧法号无念,意指无挂无念。” “你叫熙平也好,无念也罢,都是我朝朝暮暮等待的丈夫。” “我佛慈悲,施主,红尘情缘都是天注定,如今贫僧情缘已断,你也要看破才是。”无念好说歹说,讲完一句话就说句阿弥陀佛。 她无力的瘫在地上,痛心地喊道:“你一定还在气我、怪我,对不对?” “施主,假如你能痛改前非,和睦待人,不再明知故犯,那这世界上就没有人会怨你,就怕你一错再错,不知悔改。”这么简单的道理,人们却把它视成深奥无解的难题。 “我真的改了,请你相信我,我会做给你看!” “施主,只要你问心无愧就好,你能放下欲念回头,贫僧很为你高兴,要知道,一切罪源皆因欲而起啊!”他背过身,往后她会怎么过,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熙平,你不要走,两个孩子病了呀,哭着喊要爹。”那两个孩子自出狱后就大病小病不断。 无念念了声阿弥陀佛“真是造孽,大人造的业,却要小孩来担。贫僧愿意念七七四十九天的经,洗去他们的罪孽。”重新敲起木鱼,心无杂念地念起佛经。 “熙平…”英燕抱住头,她还是求不回他。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因与果息息相扣,希望世上的善果能够超过恶因。” 长吟似地念着:“万两黄金有何贵,一家安乐值更多,功名利禄皆可放,净心淡泊皆可过;杂音诱惑不要听,木鱼回荡还身心,前尘往事化成烟,佛祖渡化贪欲痴…” 繁尘俗世已在身后,太阳下了山,明天太阳还是会升起。 君猷风尘仆仆的来到西湖,此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西湖在雨幕之中烟波袅袅。 青山隐隐,千万点雨花落在湖面上,他看得茫然了。 不知淋了多久,他的衣服全湿,远处一艘淡雅的画舫行来,船小二见到他就道:“客倌,上船吧,喝个茶暖身避雨,顺便瞧瞧西湖的景致。” 他不是来赏景的,但他还是上了船,点了壶热茶。 小二又道:“要不要来些点心?待会儿听曲子时可以边享用?” “看戏?”他摇摇手,不了,他不习惯边听边吃。 “客倌,你是第一次到西湖是吗?咱船上的唱戏唱了八、九年了,凡听过的人无下深受感动的。” 他但笑不语,当这是文人留下的习俗,西湖人一天不听戏就觉得不对劲。 不一会儿,台上的红幕拉下,在场坐无虚席,一个姑娘抱着琵琶坐着,开场取了个合弦,弹了一两个小调,再来个大调,现场响起欢声雷动。 琴声铮铮踪踪,抑扬顿挫,在场的人凝神倾听,莫不被这优美的琴音所感动。 琴音或缓或急,匆高匆低,扣人心弦,使不如意的人因这景观、这音符而怆然泪下。 正当君猷以为这只是纯粹的听曲时,那女子突然开口唱歌。 女子歌声清脆婉转,如黄莺出谷,曲调悠扬,但好戏才要上场。女子的声音陡然转下,既空灵又哀伤,用她全部的感情唱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