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4正月东表妹难为双千金 (第3/3页)
”本来伴君如伴虎,太子是未来的帝王,也少不了那帝王心术,若是被他怀疑上了,那赵燕恒还说什么前程,不倒霉就不错了。 如鸳大骇:“奴婢还以为,还以为——” “还以为这对世子是好事?”绮年瞥她一眼“世子用不着一个女内宫替他打听消息,何况太子都有意思把这个缺给别,世子却去谋这个缺,难道是想与太子做对?” 如鸳不由得拍拍胸口:“奴婢没见识,真还当是好事呢,幸好世子妃没听。不过——”她又担心起来“若是清良媛一心想着这事——” “她没有本事把这消息送出来。”绮年想清明应该也不至于傻到随便买通个宫女往外送消息的地步“只要不进宫就无妨。” 正说着,外头脚步声响,赵燕恒已经快步进来,上下打量绮年:“听说东宫今日有些乱,没吓着罢?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还真吓了一跳。”绮年摆手叫如鸳到外头去看着,才小声把清明的事说了一遍“她不会疯到找给送信的地步罢?” “谅来不会。”赵燕恒眉头紧皱“连都不知她究竟想做什么了。做得对,万不可让她往外传这种消息,若被太子知晓,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连都要连累进去!” 绮年松了口气,只要赵燕恒没这个心思那就好办了:“只消没进宫,想来她也没办法。只是她这心思若不打消,恐怕是个麻烦——” 赵燕恒长长叹了口气:“如今她进了宫,们也管不到了。” “怕她疯疯癫癫,最后连累了可怎么好!”绮年本来想再也不见清明,可是现又越想越觉得不踏实“不行还得进宫一趟,要警告她断了这个念头才好。” “且别想这事了。”赵燕恒拉住她“挺着个肚子跑什么,今儿早上车跑得那样急,就担心得不行,万事都等们的孩儿落了地再说。” 说到孩子,绮年不由得摸了摸肚子:“他很乖的,这样也都没怎么闹。话说回来,也不知道太子妃和惠良娣生的是男是女。” 东宫两妃同时生产,隔了一天消息就传了出来,生的全是女儿。 郑氏有几分失望:“都是女儿——”一方面有些遗憾女儿没有生下太子的长子,另一方面却又觉得这样不扎眼,免得遭忌。 吴若铮只得安慰妻子:“来日方长,这时候生下长子未必是好事,倒省得将来卷入夺嫡之争。” 郑氏叹气:“若是太子妃一直没有儿子呢?哪怕生了养太子妃膝下——” “别胡说!”吴若铮低声喝止妻子“那也不是什么好事,留子去母的事多了。”从前他想着女儿能做皇长子正妃,所以也有一搏的心思,但女儿既然没有这个正妃的命,那倒不如将来平平稳稳的过日子了。 郑氏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吴家没有留子去母的事,但别家却是少不了的,只得叹了口气,把话转开去:“不过墨画来报喜,说太子还是喜欢的,还取了个小名叫珠儿。掌上明珠,这名字也好。” 吴若铮晓得妻子是自安慰,也不戳破,只道:“到底是自己骨rou,自然喜欢的。”随即说起了吴知雪的亲事“…就是山东那边的旧同僚,也认得的,提起孔家的一个子弟,算来也是嫡枝的,今年才十七岁,已中了秀才,只是家里清苦些。父亲是早就去了,去年本来要参加春闱的,因母亲又过世要守孝,不然一个举也是稳拿的。” “那不是要嫁到外头去?”郑氏心里舍不得,却又盘算“若说是孔家子弟也好,为何不接进京里来读书?” 吴若铮不以为然:“孔家那边难道还少读书?这也是那孩子的风骨处。若说家里清苦,们多多给雪儿备下嫁妆就是,进了门就当家,没有公婆,不必像当年一样受气…” 郑氏听得眼圈微红:“还亏老爷想着,这也好。”当初她嫁进来,没少受颜氏的气,女儿若不必伺候公婆,那是极实惠的事。 吴若铮叹了口气:“说来,儿女亲事上不如大哥,若不是当初思虑欠佳,也不会让雪儿背了个退亲的名声。幸而那同僚都是知道咱们家里的,又见过雪儿,才一力保了这亲事,不然孔家门也难进。” 二房夫妻两个说着这个,大房那边也说话。吴若钊对妻子道:“今儿皇上问,丁尚书要告老,选谁去接任这个尚书为好?又问愿不愿去。” 李氏心里紧张道:“老爷怎么说?” 吴若钊叹道:“对皇上说,对礼仪之事可称精通,但吏部所管辖非之长,因不曾放过外任官,好些事都不通晓,若论起这些,还不如二弟。” 李氏怔了一会儿,叹道:“老爷说的也是实话。其实如今也就罢了,老爷礼部清闲自,日子是极好的,也不求什么,只要一家和睦也就足够了。” 吴若钊拍了拍妻子的手叹道:“说的是。只也有几分私心,若奏对得当,一者对二弟是个好处,二者皇上心里若赞赏了,对咱们霄儿日后也有好处的。这个年纪,是三品还是二品也无甚大妨碍了,倒是霄儿的路长,要好生谋划一番。” 李氏听得连连点头:“老爷这样的苦心,霄儿必是要好生上进的。” 吴若钊这番奏对还真是大起了作用。二月里丁尚书告老,皇帝按着规矩再三挽留无果,便允了他归田,并大加赏赐了一番。随后,原吏部左侍郎升任吏部尚书,腾出的空缺由行太仆寺少卿吴若铮补上。吴若铮由正四品升为正三品,已与乃兄平级了。 京城中颇有议论,说吴若铮升官乃是因着女儿的缘故,不过很快,吴若钊就升了都察院右都御史,也由正三品变成了正二品,同样是连升两级。且还有一件事众不大注意,就是吴知霄外放山西府通判,而吴知霆从翰林院无品级的庶吉士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