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3回门表妹难为百味杂陈 (第2/3页)
嘻嘻道:“是从世子爷那里挖来的,我亦不知是哪朝哪代之物,只觉得二舅舅用了合适,便拿来了。” 郑氏不由得笑道:“你这丫头,怎好如此。”心里却羡慕得紧。外甥女张口便叫世子爷,显然夫妻二人极是亲切,连哪朝哪代之物都未问就拿来做回门礼,可见世子对其之纵容。想起吴知霞在宫中一言一行都要守着规矩,且又是侧妃,不由得有些黯然。 赵燕恒欠身笑道:“此物刀法仿汉,但看其规制却似是唐末之物,恒于此无甚研究,着实难以断代。” 这话说得轻巧,但这东西是古物则确切无疑了。吴若铮拿在手中既喜爱又有些舍不得用,叹道:“此为古物,绮儿不该这般便拿出来。” 赵燕恒笑道:“便是古物,有其用处便胜于束之高阁,绮儿一片孝心,二舅笑纳便是。若用着顺手,便是此物的缘分了。” 吴知雯拿了一对雕成双蝶形的绿玉禁步,蝶身颜色浓绿,蝶翼略浅,且分布着几点黑色。工匠设计巧妙,将那黑点一对做了蝶眼,另外几点做了蝶翼上的眼斑,乍看去真如一对活生生的蝴蝶,边上再以赤金镶边,阳光下金碧辉煌,好不华丽。 再看吴知雪手里那一对白玉禁步,就着上头一层桔黄色的玉皮子雕成枝枝桂花,衬着白腻温润的白玉底子,清新淡雅。吴知霏那却是一对白玉球,球中套球,双层镂花,拿在手中晃晃,里头的玉球还能转动,实是精巧。自己将来嫁与周立年,若是身畔有这么随便一对禁步,出门也就拿得出手了,绮年却是随便就拿出了四副来送人。 乔连波得的是一对中规中矩的白玉鹤衔灵芝玉佩,玉质温润色泽均匀,雕得亦十分精致,她拿在手里看了看,便向绮年低声道:“多谢表姐,这玉禁步着实精致。” 绮年点头淡淡一笑:“表妹不弃便好。”转身拿了一块小砚台向吴知霖晃了晃“知霖看这个!” 吴知霖还是那么胖乎乎的,迈着两条小腿跑过来叫了一声:“小砚台!” 绮年笑眯眯地道:“给你写字用,好不好?” 这砚台雕成一片荷叶,边上还雕了一只蜻蜓承笔,吴知霖看着喜欢,紧紧抱在手里,仰头笑道:“谢谢表姐,谢谢表姐夫。” 旁边杜姨娘忙小声教他:“哥儿,要称世子。” 赵燕恒笑道:“什么柿子梨子的,叫表姐夫便对了。”弯腰伸手把吴知霖抱起来放到自己腿上,捏了捏他的小鼻子笑问道“会写几个字了?” 吴知霖虽是庶出,自小却也颇得郑氏宠爱,并不怕人,见赵燕恒问,便絮絮地将自己学会的字比划给他看。他嘴巴笨,说得结结巴巴的,杜姨娘急得不行,几次想抱他下来,但见赵燕恒极有耐心地含笑听着,还是悄悄退了开去。 李氏捉空儿将绮年拉到身边,低声问道:“过得可好?”其实今日见小夫妻说话这样无拘束,便知必定相处甚欢,只是不放心,还是要问一句才行。 绮年脸上就微微红了红,低头捏了捏裙带:“很好的,舅母放心。” “那就好,那就好。”李氏这才放下了心,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舅母这就放心了。日后好生孝顺公婆,尊敬夫主,早日生了儿子是正经。” 儿子——绮年险些被噎着。这才成亲第三天,就讨论起生儿子来啦!不过想想,当初她还没出嫁呢,李氏就带她去送子观音庙烧香,现在提生儿子已经很合时宜了。再说,生儿子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只是她才十六岁,不知道身体行不行,郡王府里又还不怎么安生,也许这个孩子现在还是不敢生的,应该回去跟赵燕恒讨论一下才是。 “老太太,老爷,二老爷,太太,二太太,三姑太太和四姑太太来了。”小丫鬟雨儿一路匆匆跑进来,脆声回禀“三姑太太带着三位表小姐,四姑太太带了两位表少爷呢。” 颜氏顿时眉头一动。两位表少爷,就是说阮麟也来了? 人还未到,吴若蓉的笑声就传进来了,绮年早和赵燕恒起身,挨个儿见礼。吴若蓉进门便笑道:“才到门口,就听小厮们说世子和世子妃宛如一对玉人儿一般,我这急不得地就进来了。”因着是严幼芳当时把事闹开的,虽则不是针对绮年,最后绮年又得了一桩好亲事,她仍是有几分内疚,除了添妆之时送了好些东西来之外,更是拉了绮年的手不停地夸赞“看这样儿,真是比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又出挑了好些,跟世子真是好一对神仙眷侣。”随即又自嘲道“久在那蛮地儿,如今说话也还改不过来,世子切莫怪我唐突。” 赵燕恒笑道:“三姨母如此爽快,正是将门之风,何谈唐突。”叫菱花拿了一柄鞘镶宝石的匕首上来“听绮儿说表兄正在广东历练,区区薄礼,还请姨母代转罢。” 吴若蓉跟着丈夫从军这些年,见这匕首以牛角制柄,匕身轻薄锋利,贴身佩用是极好的。海战不宜重甲,这样的轻薄匕首反而灵活好用,显然这礼物挑出来也是极用心思的,不由得大喜,连声道谢。 赵燕恒瞥一眼绮年正在给严家三女分赠礼物,便转向阮夫人身边的兄弟二人,微微一笑:“珊瑚,将两位表弟的礼物取上来。” 阮麒自进了门,目光便忍不住时时地往绮年身上看。今日阮夫人带他二人前来,出门便看着他冷笑了一声,不阴不阳地提醒他到了外祖家切勿失礼。他自是明白阮夫人让他守的是什么礼,可是看见绮年眉眼含笑的模样,就忍不住一眼眼地去看。只是绮年虽进门便与他见了礼,却只是浅浅一福,连头都没抬,更不曾正眼瞧过他。 正在心里伤感,赵燕恒已经取了送他的礼物递了过来,却是薄薄一本《礼记》。赵燕恒漫不经心地道:“此是前朝米芾的抄本,不知是否合表弟的心意。” 阮麒目光落在封面那两个字上,不由得眉头一跳。米芾的抄本自是难得之物,尤其《礼记》抄本,几乎无人听闻,几可称孤本了,拿来做回门礼不可谓不重。可是问题就在这抄本却是一本“礼”记,这分明是在提醒他要知道礼义廉耻,知道守礼! 阮夫人觑到那本抄本上书《礼记》二字,心里也不由得一跳。阮麒丢脸,她既幸灾乐祸,又觉得自己也跟着丢脸,心中极是矛盾,只得开口打个圆场道:“这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