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导善大师 (第1/5页)
第十九章 导善大师 这时,幽求忽然道:“如果我心中有不快,却连人也不能杀,那我岂不是更为可怜?” 听得此言,那僧人忽然脸色一变,再无笑意,而是沮丧至极! 他这时本已将其中一颗佛珠取下,这时却又连连叹息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这一颗…这一颗终还是又要挂回去了…这倒怪了…可是…唉!” 边说着,他已将那一颗佛珠串了回去,同时又探手入怀,摸索了一阵,竟又摸出一颗佛珠来,再将这一颗佛珠也串入。 幽求见他言语举止都古怪至极,饶是他一生见多识广,仍是大为不解,忍不住问道:“和尚此举何意?” 那僧人叹了一口气,方道:“我师父…哎呀不对,是有那么一个和尚,十年前将一颗佛珠挂在我胸前,说是如果能感化一个恶人,那么便可以摘下这颗佛珠去见他,他便成了我师父;如果我去感化一个恶人却不能成功,那这颗佛珠非但不能取下,还得再挂上一颗…” 说到这儿,他又叹了一声。 幽求哈哈一笑,道:“可你胸前现在却有了十八颗佛珠,自是因为你没有感化几人!” 他见这僧人似乎大智惹愚,又似大愚若智,实是天下罕见,独一无二,一时间倒忘了自己的伤势。 那僧人道:“不错!这十年我东奔西走,行遍大江南北,关中塞外,胸前的佛珠却一颗颗多了起来…” 说到这儿,他忍不住又摇头又叹息。 幽求正待说“你不必求那人做你师父了”却听得小木的声音突然响起: “能够被感化的就不是恶人了,所以你师父…不,是那个和尚当年这么对你说,分明是给你出了一个解不开的难题!” 小木是因为恨幽求残杀且冥顽不化,方如此说,意即幽求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不可感化之恶人。小木见那僧人言行与寻常僧人大不相同,既不自称“贫僧”也不称他人为“施主”所以他也直呼那僧人为“你” 僧人闻言一呆,眉头却已皱起:“能被感化的就不叫恶人,不能被感化的才是真正的恶人…咦?那么无论我感化了多少人,被感化的人全非恶人,那我岂非永远也无法摘下一颗佛珠?” 说到这儿,他忽然上前一步,跨到门旁,向小木合什道:“我又遇见了一位师父!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说着,他竟真的跪了下来,恭敬地叩了一个响头,方自站起! 幽求顿时傻了! 好不容易他才回过神来,大声道:“和尚,你为何要拜一个十岁小儿为师?” 僧人道:“这有何不可?我不但拜小儿为师,还拜老儿为师,拜女儿为师,拜尼姑为师…” 幽求惊愕至极,忍不住大笑几声…他自觉若不笑几声,恐怕会神智不清了! 僧人也大笑几声…却不知他为何而笑! 笑罢,幽求道:“和尚,你是老夫所见过的最糊涂的得道高僧!不知高僧法号如何称呼?” 他口中称对方为高僧,心中可半点也没有将对方当作得道高僧的意思! 那僧人也不以为意,答道:“贫僧法号无师!” 这是他第一次自称“贫僧” 幽求忍不住又笑了!好不容易才止笑道:“无师?无师…有趣,有趣!和尚,你处处认他人为师,法号却称为无师,不知是你糊涂,还是你师父…不对,你法号无师,自是没有师父的!” 他一边摇头,一边连说:“有趣…哈哈…奇怪!” 僧人无师认真道:“无师本有一师,可十年前他突然说能者为师,他的武功比我高,其他方面却未必就比我高,所以我应该认天下人为师,只要能让我有所悟的人都该称他为师。方才这位小兄弟一语惊人,让我感悟不小,自然不能不拜他为师,只是我对我师父…不对,是其中的那个师父恩重如山,我心中其实不愿认他人为师,最终他被我苦苦的哀求所打动,答应我什么时候胸前佛珠尽去,便可只认他一人为师!” 他添了添嘴唇,又道:“所以,我本有一师,后又无师了,再后来普天之下皆有我师,但最终我仍将是只有一师…”正当他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时候,小木忍不住又道: “你原先法号是‘有师’,对不对?” 无师一惊,失声道:“你…师父你如何知道的?” 小木道:“你当初的那位师父先是为你取法号为有师,后又改为无师,其实今天你已认天下人为师,你的法号应改为天师才对,将来你胸前佛珠尽去,便该称为‘一师’了。” 无师听得呆了!他苦思道:“有师…无师…天师…一师?不错!定是如此!” 他大声道:“由今日起,我的法号便是天师了!” 言罢,他又向小木合什恭声道:“师父,你一日间让我感悟两次,再称你为师父,似乎有些不妥了!” 小木因其姨娘水红袖之遇害而忧闷之极,此时遇见这古怪和尚,不期然地欲借他发泄心中的阴郁之气。 于是,小木道:“这有何难?感悟一次为师,感悟二次再为师,你便称我为重师吧。” 天师大喜,道:“如此甚好!”幽求心中也是有些高兴,因为他发现自己眼光没错,小木的确是一个天资不凡的人,虽年仅十岁,却语出惊人! 幽求之所以一心要收小木为徒,自有一番苦衷。 这时,只听得小木又道:“天师,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你胸前佛珠尽去!” 幽求颇有些奇怪,不明白一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