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代我向如梦问好 (第4/6页)
与他宝贝的金鱼搬进了这间房。我将在这儿看到瓦西夫和如梦,两个人盯着金鱼瞧,或是翻阅瓦西夫的剪报收藏,而我会加入他们。一如往常,如梦和我会像小时候那样好一阵子不讲话,仿佛刻意掩盖瓦西夫又聋又哑的事实,然后用我们自己发明的手语比划交谈,为瓦西夫演出一幕我们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的老电影。或者,如果我们这几个星期都没有看到任何值得回放的电影,我们就会从总是让瓦西夫兴奋莫名的《歌剧魅影》中选一场戏,巨细无遗地扮演,好像我们才刚看过似的。过一会儿,比任何人都容易受感动的瓦西夫转身到一旁,或是回到他的宝贝金鱼旁边,留下如梦和我四目相视。那时我将会问你,自从今天早上我就没再见到的你,自从昨天晚上我就没再面对面说话的你“你好吗?”而你,一如往常,回答:“噢,还好。”我会停顿一下,仔细思索你话语中有意无意的弦外之音,藏起自己空虚脑海中的翻腾思绪。这一次,也许,我会假装自己不知道你并没有在翻译你说总有一天会进行的悬疑小说,反而一整天慵懒地翻阅那些我始终没有能力阅读的旧书,我会问:“你今天做了什么?”我将会问你:“如梦,你今天做了什么?” 耶拉曾在另一个专栏里写道,小巷公寓楼的天井里弥漫着睡意、大蒜、霉菌、石灰水、煤炭和油炸的气味,和之前的配方稍有出入。按门铃前,卡利普心想:我要问如梦,今天傍晚打了三个电话给我的人是不是她。 荷蕾姑姑打开门,问道:“怎么!如梦在哪儿?” “她还没来吗?”卡利普说“你没打电话给她吗?” “我打了,可是没人接。”荷蕾姑姑说“所以我以为你会告诉她。” “也许她在楼上,在她父亲家。”卡利普说。 “你伯伯和其他人都已经在楼下了。”荷蕾姑姑说。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 “她一定在家里,”卡利普断言“我马上回家找她来。” “你的电话一直没人接。”荷蕾姑姑说,但卡利普已经转身走下阶梯。 “好吧,可是快一点。”荷蕾姑姑说“艾斯玛太太已经开始炸你的rou馅千层酥了。” 冷风夹杂湿雪,把他穿了九年的风衣(耶拉另一篇专栏的主题)吹得劈啪飞扬。卡利普一路疾走。他早已算好了,如果他不走大马路,而是沿着小巷,经过打烊的杂货店、仍在工作的戴眼镜裁缝、守门人的宿舍以及可口可乐和尼龙丝袜的黯淡霓虹广告,那么,从他姑姑和伯伯的公寓到他自己的住家需要花十二分钟。如果他回来的时候也走同样的马路和人行道(裁缝拿了一根新线穿针,同一块布料依然还在他的膝盖上),一趟下来总共要二十六分钟。 当卡利普回来时,他告诉开门的苏珊伯母以及餐桌前的其他人,如梦感冒了,而且因为服用了太多抗生素(她把所有抽屉里找得到的药全吞了),所以一直昏睡。虽然她听见了电话铃声,可是头昏脑涨没办法起身接电话,也没有食欲,她躺在病床上问候大家。他明白他的话将激起餐桌前众人的想像(可怜的如梦卧病在床),他也猜到他将引发一场口舌sao动:众人口沫横飞七嘴八舌地提起药房柜台后面卖的抗生素名称,盘尼西林、咳嗽糖浆和喉片、血管扩张剂、感冒专用止痛药,不仅如此,大家仿佛在谈论甜点上的奶油似的,还加上必须与它们同时搭配服用的维他命品牌名称,并转译为土耳其文发音,在子音之间加入额外的元音,更不忘补充这些药品的服用方法。若是在别的时候,这场创意发音和业余用药的庆典或许能带给卡利普乐趣,像是阅读一首好诗,然而,他满脑子全是如梦卧病在床的画面,甚至过了一会儿后,他再也无法分辨自己脑海中孕育的画面,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想像的。生病的如梦一只脚露在棉被外,她的细发夹散落在床上,这些大概是真实的景象,可是其他画面,比如说,披散在枕上的头发、一盒盒药品、玻璃杯、水瓶以及床头桌上的书本,则来自别处(来自电影,或是那些翻译得很糟的小说——她阅读它们的速度就好像囫囵吞咽阿拉丁商店买的开心果),是从学习和模仿中得来的影像。稍后,当卡利普简短地响应他们“热心”的询问时,至少他也不忘特别花费心力,努力学习一位推理小说侦探的聚精会神,试图去区别真实的和想像的如梦景象。 是的(当众人就座用餐时),如梦应该已经睡了。不,她不饿,所以苏珊伯母不需要为她煮汤。而且她说不想给那个医生看病,他满口大蒜味,医疗箱臭得像间制革厂。没有,她这个月也还没有去看牙医。的确,如梦几乎足不出户,每天都关在公寓里。然而,不对,她今天一整天都没出门。你在马路上碰巧遇到她?想必是她出去了一下但没告诉卡利普,不对,她说了。所以,你是在哪里遇到她的?她一定是出门到布料行的针线专柜去买一些紫纽扣,路过清真寺。当然,她跟他讲过了。她一定是在冰冷的户外受了风寒。她又咳嗽又抽烟,一整包。没错,她的脸白得像纸一样。噢,没有,卡利普没有察觉自己的脸色也是如此苍白,他也不知道何时他和如梦才会停止这么不健康的生活。 外套。纽扣。开水壶。等这场家族质询结束后,卡利普发现自己脑中冒出这三个词,但他并没有太过惊讶。耶拉在一篇专栏中以巴洛克式夸张的愤怒写道,潜意识并非源于我们本身,而是产生自西方世界里华而不实的小说,以及他们电影中我们始终学不像的英雄(那时,耶拉刚看完《夏日痴魂》,影片中,伊丽莎白·泰勒一直无法理解蒙哥马利·克里夫心中的“黑暗角落”)。当卡利普发现原来耶拉的私生活已经变成了一座图书馆和博物馆后,他回想起自己以前读过一些译文经过删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