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黑布鞋白布袜青布衫 (第1/4页)
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袜、青布衫 萧秋水没有死。 风大雨急夜黑,萧秋水却没有死。 他人在断崖之下“江水之中,江水滔滔,天地无情,他知道唐方看不见他,然而他却看见唐方。 他可以隐约看见,崖上的唐方,透白的脸,纤细的腰身。他想喊,却一连喝了几口水。 萧秋水不谙水性,他一直没有练好泳技,现在他凭憋一口真气,才勉强能把头部口鼻,浮出水面。 他发誓日后一定要学会游泳。但学会又怎样,就算学会又怎样?能叫嚷又怎样?天地那么大,水狼浩荡,唐方见不到,也听不见的。 他知道唐方等一定以为他已死了:想到唐方难过他心里就疼——他知道没有人会相信不谙水性而又中了屈寒山的剑和彭九的摈铁杖的人,还可以活着。 可是萧秋水知道自己一定能活——因为屈寒山的剑根本没有刺中他。 屈寒山的剑之所以没有刺中他,乃是因为彭九的拐杖! 在屈寒山剑破萧秋水衣襟之际,彭九已先一步击中他,把他震飞出去,落下悬崖。 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独脚彭九有意为之。这中间不得毫厘之差,不是巧合可以胜任的。 屈寒山当然没有料到彭九会救萧秋水,所以也并不留意自己有没有刺中萧秋水,而且他强敌当前,事后也毋容他细想。 彭九要救萧秋水,当屈寒山之面前,谁也不敢明目张胆,所以他只好顺势把萧秋水击落漓江,以绝痕迹。 彭九出杖自然不会太重,他只要震飞萧秋水,而不是要击毙他。 所以萧秋水安然无恙——他既未受剑刺,亦未受杖伤,只落在水里,载浮载沉而已。 萧秋水却知道彭九为何要救他——公亭里,铁星月等擒住“独脚锁千山”彭九,萧秋水却饶而不杀。 “我不能杀他。” 一因为彭九断腿,而且年老。 萧秋水动了这一下恻隐之心,却教彭九不借冒屈寒山发现之险,也要相报的—— 可惜萧秋水不知道,此刻独脚彭九,已为唐朋所杀,而唐朋还以为替萧秋水雪了大仇。 可是萧秋水现在绝对也不好受,他载沉载浮,耳鼻咽喉都灌进了不少水,后方在咫尺天涯,那般远又那般近,萧秋水身在险境,却依然想到他初识唐方那夜,那使他几乎睡不着时,所想到的那首畲族的歌: 郎住一乡妹一乡, 山高水深路头长; 有朝一日山水变, 但愿两乡变一乡。 然而这歌声却从柔婉变凄伤。萧秋水为接近唐方,试图竭力游过去,却被流水越冲越远,萧秋水不谙水性,费尽力气也无效,真似一场梦一样。 远处的唐方,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崖还是崖,明月还是明月,水狼满天,何处是岸? 却不见了唐方! 断崖明月,萧秋水心内是何其焦急—— 唐方,你要等我—— 神州结义的弟兄们,我还没有死,你们在哪里?! 然而流水依样地悠悠流着,悠悠地把他送出去。萧秋水因不会泅泳,随波而流,很容易便遭致没顶。 就在此时,黑夜里,山峡弯处,突然驰出一艘轻舟,乘风破狼,不消片刻便到了萧秋水面前。 这船来得十分之快,以致狭细的船首划出了一道白色的水狼,其时萧秋水的一口真气,已憋不住,眼看就要窒息,却见舟上四人,急速而熟练地划着船,用的却不是浆,而是长圆形状的棍子! 这四人一舟到了萧秋水面前,立刻不划了,停了下来,看萧秋水在水里挣扎,足足看了一会儿,只听一人沉声道: “便是这厮!” 萧秋水心里大奇:他并不认得这四人啊。心中转念之际,却见其中一人,用棍一拨,舟已摆向自己,另一人举起棍子,迎脸一棍,没头没脑地盖下来,棍梢响起了一道尖利的急风! 萧秋水在垂危之际,又遇此变,一惊之下,但过人的镇定与急智却促然未失,猛吸气低头,急潜入水里! “篷!”一棍击空、却击在水中,水流激荡,萧秋水虽避过了一棍,但水冲入耳鼻,萧秋水忍不住猛升出水面,实在辛苦不过,却见那人微微“哦”了一声,又是一棍击下! 这一棍打得更快,萧秋水无处着力,竭力一闪“砰”已被击中肩膊,痛入心脾,忍不住叫了一声,另一人见此情形,却十分兴奋,也一棍斜劈过去! 萧秋水负痛急闪,但不谙水性,挪是挪开了,棍却是避不开,依然被棍梢擦中头部“轰隆”一声,只觉脑门一黑,全身便软了下来,江水不断地呛入耳鼻去! 那人又要一棍打下去,却听原先说话的人倏道: “慢!” 要打的人奇道: “怎地?” 原先那人阴笑道: “这人乃萧西楼之子,留着大有用处!” 要打杀萧秋水的人也恍然道: “看来要个十万两不成问题。” 后来出手的人却问道: “却闻浣花剑派已给权力帮铲了,自顾不及,哪有钱给?” 另一个稳住舟子的人接道: “别管,先把他捞上来再说,死了的人,就没用了。”另三个颔首道是,这时萧秋水口咯鲜血,已渐沉入江中,只见原先那人用棍轻轻一挑“呼”地一声,萧秋水连人带着水珠子,划过明月夜空“砰”地被挑跌入舟中。此人臀力之大,可以想见。萧秋水人虽受伤,主要是因在水中,无处着力,又喝入不少水,以致无法闪躲,而今一旦登舟,摔得虽痛,但他天生意志力过人、居然可以恢复知觉,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