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今古双龙 (第4/9页)
已然去过,也就是与“金手书生”司空奇,弄假成真,结为夫妇的定情之处! 第二幅图形,画的是五座高山,在靠右面高山的一个三岔形山峰的山腰飞瀑之旁,有一方形红点! 这是“泰山”秘洞,也就是淳于琬毁容铸恨之处! 第三幅图形,画的是一条奔流,高山夹岸,在一片平削如砥的山壁险径之处,有一个指向壁下奔流的红色箭头! 这幅图形所画,更是淳于琬极熟之地,她就是在那红色箭头所指的幽僻水谷之中,获得了无数珍宝的敌国财富! 换句话说,四幅“藏珍图”有三幅所画宝窟,业已有过淳于琬的足迹! 她不曾去过的只剩第四幅,而这第四幅所画,赫然正是一片黑茫茫的玄色波涛,波心有块兽形巨石,兽头双眼部位,并涂了两个小小红圈! 淳于琬看完“藏珍图”不仅明白自己适才为何对目前景色,感觉熟悉之故?并也知道那潭心狮形怪石的一双巨目以上,定必还有花样! 这“毒龙池”水,虽尽十二三丈方圆,但池心兽形巨石,距离淳于琬所立足之处,却也有五丈远近! 淳于琬不再复迟延,真气微提,一式“仙子凌波”便自闪身纵起,落在池心巨石上! 人落石上,自然看得分明,原来这形若巨狮的怪石颈间所垂,并非长发,而是一丛色呈墨黑,其叶如剑的细长异草! 淳于琬数了一数,见这墨黑细长异草,共是十三茎,知道定然是“万妙夫人”鲍玉容命自己来此寻取的复容所需药物! 她尊重对龙古作所诺言,不敢贪多,只把这“夜光草”连根拔了三茎,卷成小圈,藏入一只玉瓶以内! 然后,心中又复寻思,要不要按照“藏珍图”所示,从狮形怪石的双眼之上,探求宝藏秘密? 淳于琬自然好奇,愿欲一试,但因觉龙古对自己颇为友善,是否应该在对方慨允赠送“夜光草”之下,还要对人家搜寻多年的其他宝物,再动妄念? 微一寻思以后,淳于琬觉得人贵知足,更应不欺暗室,自己业已身怀罕逢敌手的惊世绝艺,又有富可敌国的无数宝藏,何必再动甚么贪得好奇之念? 淳于琬想到此处,正准备提气腾身,离开这狮形怪石之际,忽又听得洞外传来龙今、龙古互相叱喝的声息! 古洞既静,闻声必远,淳于琬听得龙今、龙古的叱喝声息越来越高,自然猜出他们的搏斗情势,也越来越激列,越凶险! 由于这点声息,竟使淳于琬的主意,立即改变! 因为,淳于琬突然想起,自己若能从狮形巨石的双眼之中,发现秘密道路,岂不可以帮助龙古完成“今不如古”的心愿?胜出那龙今一筹? 至于宝藏方面,则不论是“道书”也好“宝剑”也好,若是被自己寻得,便以之赠送龙古,不使她枉费了多年心血,也就无愧于她了! 淳于琬主意既定,遂立即对那两只狮眼仔细察看! 这两只狮眼,虽然形若巨球,仿佛是秘密门户的锁钥,但淳于琬凝劲往下略按,却似与狮身是通体浑成,无法按动! 她万般无奈,只好又把那幅画有玄色波涛,兽形怪石的“藏珍图”取出,与实地情景,互相对照,以期有所发现? 果然,此举有了灵验! 淳于琬发现“藏珍图”上所画兽形怪石,涂有红圈的一双巨目,似乎有点向外突出? 她触动灵机,以右手拇食中三指,钳住右面狮睛,猛力往外一拔! 右面这只狮睛,应手而动,淳于琬拔起寸许,略略突出眶外! 淳于琬心中大喜,遂收起“藏珍图”再对左面狮睛,如法炮制! 左右狮睛,同被拨起寸许以后,淳于琬旋又试加左右旋转! 这回,那对狮睛,竟轻轻易易地,可以随手旋动! 淳于琬向左右旋转三次以后“砰”然一响,一颗巨大狮头,竟自炸得离颈飞去! 狮头一飞,那十茎“夜光草”遂纷纷散坠地,落向“毒龙池”内! 淳于琬好生惊怕,慌忙伸手抢捞,总算是抢了三茎在手! 她一面把三茎“夜光草”纳入怀中,一面寻思,俏若一无所成,却有何颜面向龙古交代? 一面惭愧寻思,一面目光微注,只见那狮头断处,业已成了一个可容人蛇行而入的洞xue! 事到如今,淳于琬哪有畏缩不前之理?遂凝足神功,防护当面,头下脚上地,向那狮头断孔之中,慢慢钻入! 洞仅容人,又垂直向下,自然异常凶险! 在这等暗洞之中,视觉已无用处,只有凭藉听觉嗅觉,来略察周围情况! 淳于琬倾耳凝听,听不见丝毫声息!用鼻嗅,也嗅不出丝毫异味! 她一面用手扶壁,一面缓缓下行,一面将内家真气,凝成一线,从口中不断吹出。 这凝气成丝向前吹送之举,含有相当防御作用,倘若洞下有甚蛇虫?必为所发声息所惊,使自己有所准备。 约莫下降丈许,淳于琬口中所吹真气,忽然有了障碍。 淳于琬知道前面不远,便是xue底,或洞势有了转折! 果然,转眼之间,人落实地,洞势转向右方,已可容人直立,不必再蛇伏而行! 这时,忽又有些凌乱声息从洞口来处传入。 淳于琬心想必是龙古龙今之战,业已结束,有人赶到“毒龙池”边,寻找自己。 如今,一事无成,又把池心怪石毁去,更糟踏了七茎“夜光草”有何面目见人?淳于琬只好闷声不响地,继续向前走去! 洞势越来越广,也渐渐有了一些暗淡光芒,不像先前那般伸手不见五指! 最使淳于琬感觉好受的,是不时有习习凉风吹来,使她胸襟一爽,不再有气闷窒息之苦! 又是三处转折过去,眼前突然一亮,淳于琬注目打量之下,不禁既颇高兴,更颇懊丧。 造成她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是洞势已到尽头,眼前竟是一间干干净净,宽宽敞敞的石室。 这石室以内,有榻儿有炉有鼎,并且在几上放着一册道书,壁上挂着一柄宝剑,分明传说中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