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第2/3页)
导我们做好孩子。毛泽东要中国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中国人努力建设国家,要中国人不要贪慕资本主义的腐化生活,说穿了,不过是想我们做老师口中的好孩子罢了。 做好孩子不是不容易,是不可能。我们自己做不到好孩子,却要求别人做好孩子: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常常太高。 陈世美不认妻,是卑鄙,但罪不至腰斩罢?五代时人对长乐老码道的评价很高,谁知今日的历史课本他变成了无耻的表表者。冯道是个“孤臣孽子”维持人民幸福,对改朝换代时的社会安定很有贡献,却不忠于一家一姓。在历史交替的今天,读《新五代史》的《冯道传》,很有以古喻今的意味。 叩头、转轨、擦鞋,不过人之常情,何必深究?极权之下,岂有不变态的卵?这是制度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东德的昂纳克、南韩的全斗焕、卢泰愚、还有许许多多的纳粹分子,下场未免太过悲惨了。做汉jianian、压迫人民,很多时只是为保性命,不得不已,何必深究? 何必深究。 嘉菲猫和腊笔小新就是对传统好孩子的一种反讽。 二、二 风翩翩又怕死、又贪慕虚荣,更是个同性恋者。怕死、贪慕虚荣、同性恋都不是罪过,所以,我把他写成一个好人。赵四公子显然也接受了他的缺点。 宽容是美德。李敖批评余英时曲学阿世为国民党涂脂抹粉,批评柏杨忘恩负义(其实只是“忘恩”没有“负义”),批评三毛帮助非洲黑人的伪善,批评钱穆、张大千霸占政府公地,批评台大校长钱思亮对师母胡适夫人江冬秀翻面无情(在胡适死后),都说得大义凛然。可是,对好人的标准定得这么高,这么苛刻,芸芸世上,又有多少好人? 古龙的《绝代双骄》中,小鱼儿宽恕了大jianian大恶的杀父仇人江别鹤,是千古绝唱的奇笔。 二、三 自从古龙开始,武侠小说的写法越来越现代,单看三五页,简直分不出是时装还是古装的故事。到了温瑞安,更加大玩文字花样,现代诗的技巧全都用上了,真是“现代”得要命。 现代的写法不是不好,古龙和温瑞安都是一流的武侠作家。 我则是“新古典学派”在我的武侠小说,文字尽量募拟说书,对白尽量募拟古人,速度、舒服、比率、思考、现象作用、现在、立场、批判、时间、等等、开明、专制这些现代的字眼尽量不用。然而快笔之下,难免漏网之鱼,尤其第一集《魔界转生》,那时候的笔法很现代,跟以后的故事风格上很不协调。 金庸完全不玩文字花样“说书”得很。梁羽生却是现代人说古代书。《云海玉弓缘》居然岔入一段海水涌入火山的科学原理,感觉很怪。黄易则是现代人拍武侠剧,总之但求情节紧凑,故事吸引,再加一个古代背景,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好看的就是好书,那管得文字说不说书,对白古不古人? 倪匡是很说书的“看官”、“得花点笔墨解释一下”、“一管秃笔、难写两段故事”说书口吻层出不穷;他的武侠小说当然没有科幻小说写得好。近年在中国大陆大行其道的熊沐笔法十足章回小说,国学根底出奇深厚,可惜他的《东邪黄药师前传》、《西毒欧阳锋大传》抄袭金庸的故事。我不喜欢他。 二、四 聪明的读者一定猜到“天”、神仙、后羿神弓是什么,可是我故意不明写出来。楚十力、赵四公子他们都是古人,不可能有现代的概念。我尽量希望用古人的眼光来形容这些事物。武侠小说毕竟是古人的故事。我不喜欢不协调。 二、五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把读者带进古人的年代。于是我不时插入一些古时的生活习惯、饮食、建筑、制度,这些都不是商业元素,不知道读者接不接受;我自已当然是喜欢的。 作者经常把自己喜欢的元素加入作品之内。《射雕英雄传》黄蓉与朱子柳、瑛姑斗文才、斗术数,琼瑶的女主角个个吟诗填词,如果他们的作品没有这些特色点缀,金庸与黄易、琼瑶与岑凯伦又有何异? 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人杨振亭说科学家要有个人品味(taste,或可译“风格”)。作家也是。当年倪匡写了第一篇卫斯理科幻小说《妖火》给金庸的《明报》连载(《妖火》是第三个卫斯理故事,先前的《钻石花》和《地底奇人》只是奇情,不是科幻),金庸大吃一惊,踌躇之下还是采用了。十五年后,卫斯理结集出书,结果一炮而成当代经典。这是倪匡的品味。 名山胜境、各地美食、衍圣公府、白鹿洞书院、武状元殿试、后羿与嫦娥的故事、《论语》的训诂,是我的品味。 二、六 小说家言,对于古代的考证,自然有真有假,不足为信。若然全部是真,那又怎会好看?若然全部是假,那又怎会好看? 《三国演义》历古常新,因为主角全都是真有其人的历史人物。若然把曹cao刘备关羽张飞换上了张三李四赵五王六,就算故事一模一样,大家也一定觉得索然无味。历史就是这样迷人的。刘定坚常以创作第一个无时代背景的武侠漫画《刀剑笑》而自豪,但我始终觉得,有学问的创作始终是比无学问的创作胜一筹的。 《侏罗纪公园》的原作者米高基顿近来大受欢迎,他的小说人物和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