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叙 (第2/3页)
者甚众而不改也。 驰逐苟达, 侧立势门者, 又共疾洪之异于己, 而见疵毁, 谓洪为傲物轻俗。 而洪之为人, 信心而行, 毁誉皆置于不闻。 至患近人, 或恃其所长而轻人所短, 洪忝为儒者之末, 每与人言, 常度其所知而论之, 不强引之以造彼所不闻也。 及与学士有所辩识, 每举纲领。 若值惜短, 难解心义, 但粗说意之与向, 使足以发寤而已, 不致苦理, 使彼率不得自还也。 彼静心者, 存详而思之, 则多自觉而得之者焉。 度不可与言者, 虽或有问, 常辞以不知, 以免辞费之过也。 洪性深不好干烦官长, 自少及长, 曾救知己之抑者数人, 不得已, 有言于在位者, 然其人皆不知洪之恤也。 不忍见其陷于非理, 密自营之耳。 其余虽亲至者, 在事秉势, 与洪无惜者, 终不以片言半字, 少累之也。 至于粮用穷匮急, 合汤药则唤求朋类, 或见济, 亦不让也。 受人之施, 必皆久久渐有以报之, 不令觉也。 非类则不妄受其馈致焉。 洪所食有旬日之储, 则分以济人之乏;若殊自不足, 亦不割己也。 不为皎皎之细行, 不治察察之小廉。 村里凡人之谓良守善者, 用时, 或赍酒肴候洪, 虽非俦匹, 亦不拒也。 后有以答之, 亦不登时也。 洪尝谓史云不食于昆弟, 华生治洁于昵客, 盖邀名之伪行, 非廊庙之远量也。 洪尤疾无义之人, 不勤农桑之本业, 而慕非义之jianian利。 持乡论者, 则卖选举以取谢;有威势者, 则解符疏以索财。 或有罪人之赂, 或枉有理之家。 或为逋逃之薮, 而飨亡命之人;或挟使民丁, 以妨公役;或强收钱物, 以求贵价;或占锢市肆, 夺百姓之利;或割人田地, 劫孤弱之业。 惚恫官府之间, 以窥掊克之益, 内以夸妻妾, 外以钓名位。 其如此者, 不与交焉。 由是俗人憎洪疾己, 自然疏绝, 故巷无车马之迹, 堂无异志之宾, 庭可设雀罗, 而几筵积尘焉。 洪自有识以逮将老, 口不及人之非, 不说人之私, 乃自然也。 虽仆竖有其所短, 所羞之事, 不以戏之也。 未尝论评人物之优劣, 不喜诃谴人交之好恶。 或为尊长所逼问, 辞不获已, 其论人也, 则独举彼体中之胜事而已。 其论文也, 则撮其所得之佳者, 而不指摘其病累, 故无毁誉之怨。 贵人时或问官吏民, 甲乙何如。 其清高闲能者, 洪指说其快事;其贪暴暗塞者, 对以偶不识悉。 洪由此颇见讥责, 以顾护太多, 不能明辩臧否, 使皂白区分, 而洪终不敢改也。 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 比方伦匹, 未必当允, 而褒贬与夺, 或失准格。 见誉者自谓己分, 未必信德也;见侵者则恨之入骨, 剧于血雠。 洪益以为戒, 遂不复言及士人矣。 虽门宗子弟, 其称两皆以付邦族, 不为轻乎其价数也。 或以讥洪, 洪答曰:“我身在我者也, 法当易知。 设令有人问我, 使自比古人, 及同时令我自求辈, 则我实不能自知, 可与谁为匹也。 况非我, 安可为取而评定之耶? 汉末俗弊, 朋党分部, 许子将之徒, 以口舌取戒。 争讼论议, 门宗成雠。 故汝南人士无复定价而有月旦之评。 魏武帝深亦疾之, 欲取其首, 尔乃奔波亡走, 殆至屠灭。 前鉴不远, 可以得师矣。 且人之未易知也, 虽父兄不必尽子弟也, 同乎我者遽是乎? 异于我者遽非乎? 或有始无卒, 唐尧、公旦、仲尼、季札, 皆有不全得之恨, 无以近人信其喽喽管见荧烛之明, 而轻评人物。 是皆卖彼上圣大贤乎? ” 昔大安中, 石冰作乱, 六州之地, 柯振叶靡, 违正党逆。 义军大都督邀洪为将兵都尉, 累见敦迫, 既桑梓恐虏, 祸深忧大。 古人有急疾之义, 又畏军法, 不敢任志, 遂募合数百人, 与诸军旅进。 曾攻贼之别将, 破之日, 钱帛山积, 珍玩蔽地, 诸军莫不放兵收拾财物, 继毂连担。 洪独约令所领, 不得妄离行陈。 士有摭得众者, 洪即斩之以徇。 于是无敢委杖, 而果有伏贼数百, 出伤诸军。 诸军悉发, 无部队, 皆人马负重, 无复战心。 遂致惊乱, 死伤狼藉, 殆欲不振。 独洪军整齐毂张, 无所损伤。 以救诸军之大崩, 洪有力焉。 后别战斩贼小帅, 多获甲首, 而献捷幕府。 于是大都督加洪伏波将军, 例给布百匹。 诸将多封闭之, 或送还家, 而洪分赐将士, 及施知故之贫者, 余之十匹, 又径以市rou酤酒, 以飨将吏。 于时窃擅一日之美谈焉。 事平, 洪投戈释甲, 径诣洛阳, 欲广寻异书, 了不论战功。 窃慕鲁连不受聊城之金, 包胥不纳存楚之赏, 成功不处之义焉。 正遇上国大乱, 北道不通。 而陈敏又反于江东, 归途隔塞。 会有故人谯国嵇君道, 见用为广州刺史。 乃表请洪为叁军。 虽非所乐, 然利可避地于南, 故黾勉就焉。 见遣先行催兵, 而君道于后遇害, 遂停广州。 频为节将见邀用, 皆不就。 永惟富贵可以渐得而不可顿合, 其间屑屑, 亦足以劳人。 且荣位势利, 譬如寄客, 既非常物, 又其去不可得留也。 隆隆者绝, 赫赫者灭, 有若春华, 须臾凋落, 得之不喜, 失之安悲? 悔吝百端, 忧惧兢战, 不可胜言。 不可为也。 且自度性笃懒而才至短, 以笃懒而御短才, 虽翕肩屈膝, 趋走风尘, 犹必不办大致名位而免患累, 况不能乎? 未若修松乔之道, 在我而已, 不由于人焉。 将登名山, 服食养性。 非有废也, 事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