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0·幕府将军_第二十五章知己之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知己之人 (第4/4页)

要惹我动怒!”

    “老枘很是意外。存心惹大人动怒有何好处?即便大人震怒,和尚亦不惧。要是因此噤口不言,便对不起将军大人对老衲的厚爱。正因如此,老衲才要言无不尽。”

    “唉。”家康低吟一声。当今之世,能够在他面前说出这等话来的,除了天海不会再有他人。他明知应虚怀若谷,可心中愈想愈气。天海甚是明白家康心思,悠然看着门外,信心十足。

    “和尚,你是说,即便世人以为我挟持人质,也要如此?”

    “事情并非如大人想象的那般简单。”

    “但请一品亲王下关东,人言可畏啊。”

    “恕老衲直言,老衲方才只是想打探将军大人是否有此用心。”

    “大师,我怕留下洗不掉的污点,才那般说。”

    “老衲自然想到了。将军大人想以儒道教化百姓,把世人都改造成圣人,大人此念,便是犯了佛法贪戒。”

    “是啊。人人都有克服不掉的缺点。以净土为念,以圣人君子为标,哪怕十成学到一成也好啊。若不如此,世间自会堕落为修罗场。我相信,这世上的学问、佛法,都是为了使人间尽量接近佛国,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老衲也这般认为。人原本便是神佛创造,故即便一时堕落为恶鬼罗刹,仍然要尽快让他们恢复人身。为了不让人们忘记这些,上苍便把原本是神明的皇族降到人间,遂有了日本国。因此,为了保住皇族血统,这些考虑并不违背将军大人苦心。”天海看看藤堂高虎,又道“将军大人未等我说完,便朝我发火。嗨,将军真是性急。”

    家康闭眼不语,他平静了下来。

    “将军大人。”天海压低声音“将军大人深知世道人心。大人要是过于注重心志,有人便会成为难以驾驭的怪物,将军大人亦会被吃掉。将军大人被吃掉,便无法给后世构筑太平根基。因此,请将军请一位一品亲王下关东,牢筑磐石,以防皇统断绝。”

    “…”“即便有人说是人质,大人也万万不要在意。您可调查有无此成例。从箱根往东,有一处神社,请亲王驾于此地。老衲有二三计策,请务必将此事定下来。在江户建造亲王府邸,严加保护。”

    “哦。”

    “这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另,若知将军大人有此用心,西边那些企图谋逆之徒便会自行打消念头。于关键之处置一把锁,便是拯救盗贼之法。”

    家康依然不语。但天海知,话已经打动了家康。他继续喋喋不休:“人不能不讲情义,但也不能被情义左右。同样,人不能无志,但若志向离世太远,便会一事无成。将军大人这般圣人,绝不可急于退隐。当然,将军大人并非要逃避,而是想尽早调教担此重任之人。来春进京之时,将军大人的队伍自不必说,即便是秀忠公子的队列,也要极尽豪华威武,只两三万人绝对不够。要让看到队伍的众生,都不敢生有平视之心。无此声势浩大的队伍,必会令某些人生起异心。到了京城后,权大纳言大人以见女婿为由,招秀赖进京。斯时,大人向二人细细说明,将将军一职传给秀忠公子,将右大臣一职与秀赖。然后,奏请一位一品亲王下关东。将军大人从此便可埋首于隐退之后的事务,放心向海洋而去…”

    家康只是认真听着,仍一言不发。

    “像将军大人这样的人也在意清议,错失良机,必会成为后世笑柄。”天海愈加慷慨激昂“难道不是吗?大人想,太阁归天时,他把谁当成了依靠?正是大人您。他常道,除了大人您,再无人值得托付。对于此事,稍有见识之人都明白。可将军大人还顾虑什么呢?”

    家康身如磐石,沉默不语。

    “若大人顾虑太阁,便再无比此更侮辱他、贬损他之事了。”

    “贬损太阁?”

    “正是。太阁弥留之时,虽有些糊涂,但其器宇之宏大、心性之豁达,均可论为世上独一无二,太阁为古今不二的英雄豪杰。然而将军大人对太阁大人的知遇之恩无法报答,惧累及太阁名声。世人会认为,太阁不过目光短浅之人,说不定就连石田发动sao乱,也是太阁的亡灵指使…”

    “等等!你这和尚,为何在此处屡屡提起太阁?”

    “唉。太阁认为,将军大人乃是掌管天下的不二人选。大人只有对得起这种信任,才符合英雄识英雄的老话,这便是老衲的意思。”

    “那么,太阁的遗志…太阁遗志…”

    “绝非孤儿寡母可担当的卑小志向。”天海接过话头道。

    “你是说,过于在意世议,反而会玷污太阁?”

    “正是。”天海敲了敲榻榻米,道“大人的这些顾虑,只会助长那些企图利用秀赖、以谋逆乱之徒的野心。大人必有一日要出兵平定。但那个时候出兵,世人却无法明白将军大人真意。”

    “那是为何?”

    “人们会以为,那是丰臣德川为争夺天下的较量。太阁成了只顾自家儿孙而忘记大志的卑小人物,将军大人也成了为实现野心而残忍杀戮丰臣遗孤的寻常武将。大人要是认为这也无妨,便不妨依了原计。”

    家康额上再次暴出言筋,但很快就消失了,为一声叹息取代“唉!大师,你所言句句在理。”

    “虽然合理,但于情,大人无法接受。”

    “正是。可是,大师方才所言,家康也并非全不采纳。我会努力报太阁知遇之恩。唉,请大师见谅。”家康的脸色变得甚是难看,似欲泪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