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黑咖啡 (第3/5页)
系”了。只要他不触犯法条,就不在你管辖范围内。你公安部门要横加干涉人家的正常行动,人家是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倒过来告你侵权、违宪的。事情一旦闹大,惹得那些媒体追踪炒作,最后被动的和丢面子的可能还是你公安厅。这结局当然是省厅领导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二,省厅虽然得到“密报”知道有几个在职的公安司法人员掺和了这个“秘密调查”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搞清这几个人到底是谁。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省厅的领导觉得,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他们一定还要防止让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省公安厅作为一级组织,在蓄意地压制下边的人“反腐败”在蓄意庇护省上“有问题”的领导。社会上对那位顾代省长确有种种传闻,说什么的都有。作为省里厅局一级的领导干部,他们也听说过这些“传言”他们甚至从内部还听说,中纪委接到过来自下边的“揭发信”和“告状信”曾派人“秘密”地来省上对这位代省长做过一番“暗查(?)”…“传言”由来已久,似真似假,真真假假。但不管它出自内部,还是外部,传言总归是传言,在上边对相关问题做出正式表态之前,他们作为掌管一个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当然要以大局为重,以稳定为重,以组织原则为重,尽力地维护省上这个班子的领导权威。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谨慎地做好两手准备。俗话说,既要防一万,也要防万一。也就是说,万一今后传言成真,那位代省长真有些什么事,被查处了,他们也不至于陷入被动才行。要知道,他们毕竟都是一些历练弥久,且又富有经验的从政者。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活中,这种谨慎的“两手准备”历来都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他们觉得必须劝阻劳东林这样的老同志在外“私自调查”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问题,同时又不给人造成是以“公安厅”组织的名义出面在“干预”和“劝阻” 经过反反复复地慎重考虑,他们决定派刚调到省厅来工作,但还没有正式定岗定职,为人又比较憨厚、机敏和勤谨的邵长水去做劳爷的工作,同时又决定让离职病休,但在群众中仍有相当威望的办公室前主任李敏分出面去找邵长水布置这个任务。他们甚至特别关照李敏分,布置任务时,不要把邵长水找到省公安厅大院的办公区来谈,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尽量地抹去“组织出面”的色彩。 最后,李敏分是把邵长水找到他自己家里去谈这档子事的。 家,从政治色彩上来说,应该是最中性、最恬和的了。 … … 李敏分家在省城著名的大列巴巷中。那里曾经是一片高地。高地上曾经筑有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铁路两旁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白杨林。铁路早拆除了,迁移了,白杨林却依然还生长着。后起的巷子看起来却和白杨林同样古老。因此,很难说得清是巷子建在白杨深处,还是白杨长在巷子深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现在走遍整个省城,已经很难再找得到长得如此高大粗壮茂密的白杨林了,也很难再找得到特点如此鲜明纯正的俄罗斯“木刻楞”小木屋了。这样一种小木屋,你在中国整个高纬度地带,比如说,即便上哈尔滨,也不多见了。而李敏分住的就是这样一幢小木屋,外带一个不算小的“小院儿” 那天谈完话出来,已经过了吃晚饭时间。天色擦黑。初春潮湿的林下风再度变得阴冷生硬。但邵长水却浑身燥热,像一个高烧中的病人似的,止不住地战栗着,甚至战栗到上下牙齿都在捉对嗑击。他只能紧紧地抱住自己,一边往外走,一边不断地回顾那耸起在栅栏和杂草丛中的铁皮屋顶和高大的砖砌烟囱,不断地回顾李敏分家那幽暗宽大的雕花木窗户,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昂奋和茫然之中。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昂奋什么,更说不清那种莫名其妙的茫然感又从何而来。但当时他就是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也不能从茫然中清醒过来。已然三张开外、好歹也当了一二十年刑警的他,真还没这么“昂奋”和“茫然”过。走出不多远,他便在无比寂静的白杨林中呆立了下来。呆立了好大一会儿,他才慢慢明白过来,这种昂奋和茫然居然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一种“对抗”在潜意识中,他没法让自己真正相信刚才李前主任跟他讲的那一切都是真实的,是已经发生的。他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它们是“真实”的。但他又必须承认它们是真实的,必须承认这一切不仅已经发生了,并且还在进行之中。正是这种突然发生在内心深处的“自我对抗”骤然间把他推到了一个风光无比美好,但确实又面临万丈深渊的悬崖边上,让他一时间陷入了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兴奋和恐惧的心理漩涡中。 邵长水是伐木工的后代,父母和弟妹至今还在林区安着家。前边说过,他为人憨厚,勤谨,听话,本分,但又非常肯干,非常聪明,还愿意学习。这些特点决定了他前半生的人生之路走得相当的顺畅。高中毕业,成绩极其优异的他本来满可以去考全国重点大学,但出于家境和生活压力,也出于一种本能和直觉的选择,他考了省警校。很重要的原因,省警校不仅免去一切学杂费用,每月还有相当数量的津贴发放。除此以外,小小年纪的他,当时直觉到,像他这样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人,只有当警察,今后才能不受欺负,也才会有一点可能去为别人办一点自己想办的事。(他的确是一个很愿意为人办事的人。)警校毕业,他被分回到偏僻的林区公安分局,当了一名刑警,而且就在这偏僻的经常会发生一些恶性大案的深山老林里,接连侦破了几起全省挂号的命案,很快引起了上头的注意,被提起来当了刑侦中队的中队副。那年他还不满二十二岁。后来就一直很顺,基本上两年一个台阶,一路往上走,一直到县局副局长任上,又赶上个好时机,被荐送到公安大学深造,去年调回省警校,搞了一段时间的刑事侦查教学和理论研究。前不久又接到调令,让他到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报到,内定了要他担任大要案支队的支队长一职。人说,当警察的时间长了,老在管别人,老在跟坏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