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_第七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第2/2页)

先生?”

    “我再说一遍,部长先生,当时我父亲一逃回来,我马上就明白我们在预审法官面前说的最初的那些话至关重要。我原以为,只要支持我父亲的供词,我便能帮他摆脱那些事情。今天,面对无法逃避的事实,我又回到那单纯的朴素的真相上。”

    他的回答清晰、迅速。毫无疑问,他沿着一条事先就已设计好的路线走,什么也不能使他偏离。

    莫雷斯塔尔和约朗塞惊恐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

    玛特一动不动。两眼盯着她的丈夫,一言不发。

    勒科尔比埃得出结论:

    “这也就是说您不想承担这方面的责任。”

    “我对我做过的所有事负责。”

    “可您退出了争论。”

    “与我有关的,是的。”

    “那么我必须取消您的证词,维持莫雷斯塔尔先生不可动摇的断定,对不对?”

    菲律普缄默不语。

    “嗯!什么呀!”莫雷斯塔尔喊道“你不回答吗?”

    在老人的声音里仿佛夹杂着哀求和对菲律普美好感情的绝望呼唤。他不幸地看见自己的儿子,他的孩子,遭受如此精神错乱的折磨,他几乎要大发雷霆了。

    “对不对?”他重新和气地问道“部长先生能够而且必须维持我的证词,对不对?”

    “不。”菲律普执拗地说道。

    莫雷斯塔尔浑身颤栗。

    “不,可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为什么?”

    “因为,爸爸,假如你的证词的性质没有改变,你三天来的态度也能证明你的话中有一些保留和犹豫的成分。”

    “你从何而知?”莫雷斯塔尔问道。他全身发抖,但还能控制自己…

    “你不能绝对肯定。”

    “你从何而知?指控别人,先要拿出证据来。”

    “我没有指控,我只是试图把我的感觉明确地表述出来。”

    “你的感觉!与这些事实摆在一起,它又有什么价值呢?我所说出来的全都是事实。”

    “是些被你阐述过的事实,爸爸。但你对此不能肯定。是的,你不能肯定!你还记得吗,那天早晨,也就是星期五早晨,我们返回这里,当你再次让我看你们走过的那条路时,你是这么喊的:‘我要是错了就好了!我要是改道向右边走就好了!我要是弄错了就好了!’”

    “这是夸大了的顾虑!我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想法都恰恰相反…”

    “没有什么好想的!甚至没有必要回到这条路上来!如果你回来了,那是因为有一个疑问使你苦恼。”

    “我没有丝毫的疑问。”

    “你以为没有疑问,爸爸!你盲目地相信你是正确的,你相信这一点,因为你看不明白。你的身上有一种感情统治着你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行为…一种令人赞叹的使你显得伟大的感情,那就是对法兰西的热爱。在你看来,法国有理由不顾一切,也不顾众人反对,因为犯错误对它来说是一种耻辱。你就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在预审法官面前做证的。正是这种精神状态,部长先生,我请求您考虑。”

    “你呀,”老莫雷斯塔尔最后暴跳如雷地大声说道“我指控你受不知是什么样的对抗你父亲、对抗你的祖国的罪恶感情的驱使,受不知是什么样的可耻思想的驱使…”

    “我的思想与此无关…”

    “我猜想你的思想是你的行为和你精神错乱的原因。如果说我对法国倾注了过多的爱,你则过多地忘记了你对它所承担的义务。”

    “我爱它跟你一样多,爸爸,”菲律普激烈地说道“也许比你更爱它!当我想到它曾经是、现在还是那么美丽、那么睿智、那么高尚、那么因其优雅和真诚而令人崇敬的时候,这是一种有时能让我感动得流泪的爱!我爱它,因为它是所有伟大思想的发祥地。我爱它,因为它的语言是最清晰、最高贵的。我爱它,因为它总是冒着跌断腰身的危险走在最前面,还因为它一边前进一边引吭高歌,那么欢快、敏捷、充满活力,总是充满希望和幻想,因为它是世界的微笑…但我并不觉得假如承认它有一名警察在离边境线二十米远的右边被拘捕的话,它会因此而逊色。”

    “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为什么要承认它!”莫雷斯塔尔说道。

    “为什么不承认呢,如果由此可以导致和平的话?”菲律普回敬道。

    “和平!这是一个多么懦弱的大词啊!”莫雷斯塔尔讥笑道“和平!你也一样,你也被时下的理论毒害至深!以耻辱为代价换取和平,是不是?”

    “以自尊心的微不足道的牺牲为代价。”

    “这是丢脸的行为。”

    “不!不!”菲律普激情洋溢地反驳道“在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上站起来是一个民族的美德。法国配得上有这种美德。在你的不知不觉中,爸爸,四十年来,自从那个可恶的日子以来,自从那场该诅咒的战争①以来,战争的回忆萦绕在你的心头,让你看不见所有的现实,而就在这时,另一个法兰西诞生了,它的目光转向了别的现实,这是一个想摆脱艰难的过去、放弃从前的野蛮行为留下的一切、解除流血和战争的律法的法兰西。它暂且还不能这样,但它正以它所有的年轻的热情和所有的日益增强的信心走向这个目标。十年以来,已经有两次了——在非洲的中心,面对英国;在摩洛哥海岸,面对德国——两次,它都控制住了它古老、野蛮的本性。”

    ①指1870年的普法战争——译注

    “充满耻辱的回忆,所有的法国人都会为此而脸红!”

    “这是光荣的回忆,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有朝一日,这将会成为我们时代的最美丽的篇章,这些岁月将会抹去那个可恶的日子的。这才是真正的复仇!但愿一个从来没有害怕过的民族,一个总在它的历史的悲惨时刻按照古老的野蛮的方式手持利剑解决争端的民族,但愿这样一个民族上升到一个美丽而聪明的民族,我认为这才是它最美丽的光荣称号。”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这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争取和平的论调,这就是你要向我建议的谎言。”

    “不,这是我请你承认的可能的事实,尽管他对你来说可能是那么残酷。”

    “可事实,”莫雷斯塔尔挥动着双臂,大声喊道“你是知道的。你已经发过三次誓!你用你的名字签过三次字!那就是我们受攻击的那天夜里你耳闻目睹的事实。”

    “我不知道,”菲律普语气坚决地说道“我不在那里。我没有参与你们的劫持事件。我没有听见约朗塞的叫喊声。我以我的名誉发誓。我以我的孩子们的脑袋发誓。我当时不在那里。”

    “那么,你当时在哪里?”玛特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