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决斗之前 (第4/5页)
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老婆婆摇摇头,自言自语地呼叨起来:“唉,我可真是老糊涂了,这里是金陵,你当然是扬州那一家的,而且绝对是前三号的牌子。我早该想起来才是,真是的,真是的......” 芦中人心在往下沉。 她知道得真不少。她每一句都说对了。他的确从扬州来,也的确是“那一家”前三号的“牌子” 芦中人用阴冷的声音缓缓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听不懂你的话。我不想再多听一个字,我也希望你不要再多说一个字。” 他说了四句话,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你是哪一家的我不清楚,我从未听说过有你这号人物。 ——你违反了规矩,但我不想深究。 ——我要走了,我的事不允许你插手。 ――如果你胆敢泄露我的身份,坏了我的事,我饶不了你。 芦中人说完这四句话,就慢慢站了起来。 老婆婆嘟嚷道;“年轻人火气就是大,我老婆子还不是为你好,有心想帮你一个忙?” 芦中人冷冷道:“我从来不帮别人的忙,也不让别人帮我的忙。” 他缓缓离开桌子,缓缓走向楼梯、他浑身每一块肌rou都已被警觉调动了活力,他的精神和体力足以应付来自任何地方的突袭。 小季随着刑堂堂主杨雪楼及总舵的二十多名高手已经出发, 他们的任务是维持秩序,以便使决斗顺利进行。 这是韦松涛的命令。 至于韦松涛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绿林盟总舵的首脑们都有数—— 韦松涛也接到了命令。 杨雪楼伤已痊愈,鼻尖上的青记又已开始油光发亮。 这个人就像是铁打的,受了那么重的伤,居然这么快就恢复了。 小季跟在杨雪楼身后,心里在默默算计着自己要如何出手,才能一招杀掉杨雪楼。 小季最近几年一直在琢磨如何杀人。他对自己遇到的任何人,都要这么算计一下,直到他有把握在心里把这个人“杀掉”他才会换一个算计对象。 他对自己这种特殊的自我训练十分得意。他发现自己“杀人”的本领已越来越高,高到他已看不起绿林盟绝大多数高手的地步。 他早已算计过韦松涛。这位绿林盟的大盟主只经过他半个月的算计,在他心中就已成了一个“死人” 他现在正算计杨雪楼。对这位新任刑堂堂主。他感到想“杀死”实在不容易。 在心中“杀人”经验一多,小季的眼力已十分老练。 江湖上的一流好手在他心里,值不得半天算计。就连威名赫赫的绿林盟主,也只花了他半个月时间。 可小季本能地感觉到,杨雪楼比韦松涛更难“杀”甚至比鲍孝还难“杀” 小季“杀”鲍孝,用了二十六天时间。 小季已算计杨雪楼十一天了,居然还一点头绪也没想出来。 小季这么刻苦训练自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掉毁了季家的那个,现在他已知道那个人是郑愿。 谁会想到,绿林盟主韦松涛身边的小踉班,一个诚实质朴的小伙子,心里一直在“杀人”呢? 如果那些“被杀”的人知道了,心里又会是什么感受呢? 杨雪楼突然心里一悸,后背顿时耸起了鸡皮疙瘩,麻酥酥的。 那是背后有了危险时才会有的警觉。 那是高手对带有敌意的杀气的反应。 杨雪楼没有回头,连脚步也没丝毫停滞,他用不着回头,也知道这杀气来自何人。 只可能是小季!只有小季走在他背后。 杨雪楼马上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个小季为什么要杀自己。 小季奉了谁的密令。 杨雪楼决不动声色,诱使小季出手。 他并不知道小季不可能出手。 如果他知道小季这么做,只不过是在训练如何杀人时,他又会怎么想? 四月十五的黄昏,温暖、柔和、美丽,随处都是诗情画意。 黄昏的金陵城庄严、华丽,气象万干。 宋捉鬼过了长江,他终于看见金陵城了。 宋捉鬼跳进江水里,痛痛快快地穿着衣裳“洗了个澡”让奔流冰凉的江水冲去他浑身的灰土汗污和浑身的酸痛。 然后地跃出水面,落到岸上,就那么湿淋淋地大步往金陵城里走去,他甚至还在路边的小饭馆里打了二斤酒,切了半只狗腿,边走边吃。 他知道急也没有用,好在他总算赶到了,郑愿和秦中来的决斗就很有可能打不起来。他只要在三更天赶到雨花台就行了,在此之前,任何举动都徒劳无益。 就算他再能耐,他也不可能现在找到秦中来。像秦中来这样的“地头蛇”现在一定已躲在一个极其难找的地方安静去了。 而如果他事先找不到秦中来的话,决斗就不可能避免。 找郑愿是没有用的。 宋捉鬼对金陵虽不陌生,却也不很熟,他的大半捉鬼生意是在中原和西北做的,偶尔有机会到江南~行,也都是来去匆匆。 他到金陵来过两次,第一次是捉鬼来的,第二次也是捉鬼来的,只是两次的鬼不一样,其中第二个鬼,后来就成了他的好朋友。 这个鬼就是郑愿。 那是在六年前,宋捉鬼应江南大名捕苏州字文备邀请,去苏州帮忙查一件案子。 这件案子说复杂也不复杂,说困难还是真困难,案情是这样的—— 杭州大绸缎商米暄晖带着管家米资和儿子米金宝来苏州进货,住在一家大客栈里。三天后,货已办齐,米暄晖准备第二天一早开船回家,当天晚上,父子主仆数人喝了点酒,就早早安歇了。第二天一大早,米贵来叫主人父子起床,却发现米暄晖已被人杀死,米金宝也昏迷不醒,但没有受伤。 就这么一件案子,字文备查了三个月,一点头绪也没有。恰巧有一日听人说起南阳有个宋捉鬼,很有两把刷子,便辗转托人将宋捉鬼请来帮忙。 宋捉鬼查阅了案卷,发现米暄晖身上的伤口很奇特,本想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